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广晖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通化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性
  • 1篇硬化斑块
  • 1篇预后
  • 1篇治疗不稳定心...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功能损害
  • 1篇尿激酶

机构

  • 4篇通化市第三人...
  • 3篇通化市中心医...
  • 1篇通化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广晖
  • 2篇崔润林
  • 1篇王乙飞
  • 1篇王永霞
  • 1篇白洁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卡托普利致肾功能损害28例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王乙飞王广晖崔润林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控制1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控制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对照组为1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是肯定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广晖
关键词:拉莫三嗪癫痫儿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大面积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王广晖崔润林
关键词:脑缺血脑梗死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05年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综合症。UAP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1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王广晖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尿激酶治疗小剂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稳定型心绞痛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收集5年312例罹患过第一次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经过12个月随防,结果51例罹惠第二次缺血性脑卒中,第1年复发率8.6%。本文对7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进行了分析,表明第二次缺血性脑卒中,仅有高血压(P<0.05)及高血压十心律失常(P<0.01)与第1次脑卒中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还表明心电图证实:房颤(P<0.01)及心力衰竭(P<0.01)也是明显增加第二次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无房颤和高血压患者相比,伴有房颤和高血压患者的复发率是前者的3倍。因此,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惠者的高血压、心房纤颤、心力衰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复发机会,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广晖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意义。方法将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112例脑梗死进行分组,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梗死部位、脑彩超、颈部彩超结果与非进展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症加重以24 h内最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纤维蛋白增高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针对可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王广晖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病因
影响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的因素探讨
2010年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急骤起病,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约占脑卒中患者5%,该病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高,且存活患者中50%遗有严重的功能障碍。
王广晖王永霞白洁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