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荧光
  • 4篇荧光性
  • 4篇荧光性质
  • 4篇配合物
  • 4篇光性质
  • 2篇电容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配位
  • 2篇配位聚合
  • 2篇配位聚合物
  • 2篇羟基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2篇苯二甲酸
  • 2篇比电容
  • 2篇AC
  • 1篇电吸附
  • 1篇电吸附除盐
  • 1篇性能表征
  • 1篇三元稀土配合...

机构

  • 6篇西安工程大学

作者

  • 6篇王娟
  • 4篇朱文庆
  • 2篇赵蓉
  • 2篇李海红
  • 2篇李卓
  • 1篇瞿芳
  • 1篇李红艳
  • 1篇李扬
  • 1篇李莉
  • 1篇陈浩军
  • 1篇常华

传媒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纺织高校基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Tb(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Ln2(H2-DHBDC)3(H2O)4](H2O)2}n(H2-DHBDC=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40(8)nm,b=1.1239(9)nm,c=1.5232(12)nm,α=99.351(11)°,β=99.511(11)°,γ=92.482(12)°,V=1768(2)nm3,Z=2。八个氧原子在铽离子周围形成一个变形的三角十二面体配位环境,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结构。荧光分析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
朱文庆王娟赵蓉甘蕊琳
关键词:铽配合物荧光性质
4-甲基水杨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1,10-邻菲啰啉,4-Me-SA=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24(3)nm,b=1.2644(5)nm,c=1.7493(7)nm,α=90.00°,β=100.404(7)°,γ=90.00°,V=1 810.8(12)nm3,Z=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朱文庆王娟李卓赵蓉
关键词:邻菲啰啉铜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功能材料
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Eu(Ⅲ)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16年
以水/乙腈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Eu(Ⅲ)配合物{[Eu_2(H_2-DHBDC)_3(H_2O)_4](H_2O)}n(其中H_2-DHBDC表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49 25(6)nm,b=1.029 9(7)nm,c=1.056 5(7)nm,α=98.164(10)°,β=111.352(10)°,γ=111.969(10)°,V=835.65(10)nm^3,Z=1.且9个氧原子在铕离子周围形成一个三帽三棱柱配位环境,Eu(Ⅲ)通过配体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结构;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朱文庆李扬王娟李莉
关键词:铕配合物荧光性质
三元稀土配合物Ln(5-Cl-SA)_3(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被引量:5
2014年
以水/乙醇/乙腈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异质同晶稀土配合物Ln(5-Cl-SA)3(Phen)2(Ln=Nd(1)、Ho(2),5-Cl-SA=5-氯水杨酸,Phen=邻菲啰啉)。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两种稀土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其中钕配合物(1)为十配位的双帽四方反棱柱构型,由于镧系收缩效应的影响,钬配合物(2)为九配位的三帽三棱柱构型,且两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朱文庆李卓瞿芳陈浩军王娟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ZrO_2-AC电极材料制备工艺的确定及性能表征
2018年
采用浸渍-焙烧法对活性炭(AC)进行载锆改性,选取浸渍浓度、浸渍时间和焙烧温度为影响因子,以比电容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ZrO_2-AC电极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BET、SEM、EDS及FT-IR对载锆前后活性炭材料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ZrO_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渍浓度1.5mol/L,浸渍时间16h,焙烧温度500℃;活性炭负载ZrO_2后比电容增加了72.6%,比表面积降低了12.75%;ZrO_2-AC电极材料的表面及孔道出现絮状和颗粒状的ZrO_2,Z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8%,表面形成Zr—O键的含氧官能团。活性炭负载ZrO_2后加速了电极双电层的形成,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电吸附除盐的电极材料。
李海红王娟李红艳常华
关键词:比电容
PPy/AC电极的理化性能表征及电吸附除盐性能研究
2020年
为了提高活性炭电极在电吸附去离子实验中的除盐效果,实验采用化学原位合成法对活性炭进行负载聚吡咯改性,得到聚吡咯改性活性炭(PPy/AC)并制备电极,研究PPy/AC电极在硝酸钾溶液中的电吸附除盐性能。利用SEM、接触角测试仪、CV、EIS和GCD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电极的理化性质和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之后,活性炭电极的平均接触角从85.7°减小到60.45°,润湿性变好;比电容由89.66 F/g增加到283.5 F/g,提高了68.37%;电极的导电性变好,电阻变低,离子扩散属于半无限扩散过程;经过1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比电容仅降低了20%,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再生性。
王玥李海红王娟张茜
关键词:聚吡咯电吸附比电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