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继杰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政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血吸虫病
  • 3篇卫生防疫
  • 3篇卫生防疫站
  • 3篇吸虫
  • 3篇吸虫病
  • 3篇防疫站
  • 3篇虫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源
  • 2篇政府
  • 2篇政府拨款
  • 2篇县级站
  • 2篇防疫
  • 2篇防疫经费
  • 2篇拨款
  • 2篇传染源控制
  • 1篇信息网
  • 1篇信息网建设
  • 1篇预防保健

机构

  • 4篇江西省卫生厅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江西省人民政...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熊继杰
  • 3篇彭元珍
  • 3篇汪忠武
  • 3篇姜国和
  • 2篇周晓农
  • 2篇郭家钢
  • 1篇夏刚
  • 1篇郝阳
  • 1篇王陇德
  • 1篇王立英
  • 1篇范为民
  • 1篇吴晓华

传媒

  • 3篇卫生经济研究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2
  • 3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鄱阳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被引量:79
2009年
目的探索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湖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新策略,观察其防治效果。方法在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进贤县三里乡爱国村、新和村和光辉村全面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改水改厕和人居环境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传染源控制措施,并辅以人畜化疗和健康教育,连续4年定期监测人群血吸虫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钉螺感染率、水体危险性、虫卵对环境污染状况变化。结果综合防治措施实施4年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原属一类疫区的爱国村由试点前2004年的11.35%下降至2008年的0.18%,下降幅度为98.41%;二类疫区的新和村和三类疫区的光辉村均下降至0。人群血吸虫感染度亦呈逐渐下降趋势。人群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27.57%和61.98%下降至2008年的3.82%和7.47%。虫卵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减轻。试点区草洲感染螺点数2004年为49个,2008年无感染螺点;感染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感染螺点数和水体危险性均大幅度下降。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可在短期内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取得净化草洲、有效防制人群再感染的效果,亦有利于改变疫区农民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并减轻其他肠道寄生虫病流行。
陈红根曾小军熊继杰姜唯声洪献林胡神助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卫生防疫站(所)经济资源配置研究——课题材料之一
1995年
汪忠武姜国和熊继杰彭元珍胥四新
关键词:经济资源卫生防疫事业卫生防疫站防疫经费卫生事业经费县级站
血吸虫病控制新策略的研究被引量:60
2009年
目的: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关系密切,采取以前的防治策略难以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的传播。研究旨在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新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每年常规实施化疗防治措施的2个干预村和2个对照村进行现场研究。新的干预措施于2005年全面实施,主要措施包括封洲禁牧、"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渔船民粪便管理等措施,并强化健康教育措施,以降低人和耕牛作为钉螺传染源的作用。并于2005—2008年间连续观测了人群感染率、钉螺感染率以及哨鼠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经3个传播季节后干预组的血吸虫人群感染率降到1.0%以下,其中爱国村从11.3%降到0.7%,新和村从4.0%降到0.9%(两两比较均P<0.001),且在第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持续下降至0.2%和0%。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出现上下波动,但仍维持在原来的基线水平。干预组一个草洲上的感染性钉螺密度在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从2.2%和0.3%下降到0%(两两比较均P<0.01),而暴露于水体中的哨鼠感染率从79.3%降至0%(P<0.001)。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综合性防治策略能有效地降低日本血吸虫病在耕牛、人群和钉螺间的传播,这一策略现已被采纳为中国新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
王陇德周晓农陈红根郭家钢曾小军洪献林熊继杰吴晓华王立英夏刚郝阳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关于卫生防疫站经济收支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
1995年
汪忠武姜国和熊继杰彭元珍胥四新
关键词:经济收支卫生防疫站县级站离退休人员政府拨款总支出
江西省卫生信息网建设及展望被引量:1
2002年
2000年3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启动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的通知>,拉开了江西省卫生信息网建设的序幕.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网络建设的初期目标已基本完成,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及时实现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疫情数据的网上传输,并于2002年4月顺利通过了卫生部疾控司组织的考核验收.
熊继杰范为民
关键词:卫生信息网
卫生防疫站政府拨款的预测研究——课题材料之三
1995年
汪忠武姜国和熊继杰彭元珍胥四新
关键词:政府拨款县级卫生防疫站预防保健防疫经费政府财政支出
鄱阳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策略费用-效果/效益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评估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费用-效果和费用-效益,为调整和完善血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西省进贤县选择实施新策略的爱国村和新和村为干预组,以采取常规血吸虫病控制措施的星子县西庙村和渚溪村为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改水改厕、沼气池建设"等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并辅以人群查治、健康教育措施(以下简称新策略);对照组实施人、畜查治,健康教育和易感地带灭螺等措施。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常规血吸虫病防治费用、综合治理费用及各项措施的单位费用/效益。对两组进行费用效果和效益的比较分析,并进行效益预测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干预组平均每100人、每100头牛、每100只钉螺感染率下降1%的总费用分别为480.01元、6851.24元和683.63元,分别为对照组的2.70、4.37和20.25倍。虽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益费用比(BCR)均小于1,但干预组(0.94)远大于对照组(0.08);敏感性分析显示,干预组BCR在接近1的区域变动,而对照组在0.5以下变动。干预组的总BCR在第4年可达1.13,实现成本回收。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具有更佳的防治效果和远期效益,可产生血防、社会(生态)和经济等三重效益,并具持效作用。
林丹丹曾小军陈红根洪献林陶波李宜锋熊继杰周晓农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