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建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电场
  • 8篇粉末法
  • 7篇交流电场
  • 4篇渗硼
  • 3篇渗铝
  • 3篇45钢
  • 2篇低碳钢
  • 2篇直流电场
  • 2篇渗碳
  • 2篇双相
  • 2篇双相不锈钢
  • 2篇碳钢
  • 2篇箱式炉
  • 2篇内表面
  • 2篇扩散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叶轮

机构

  • 13篇常州大学

作者

  • 13篇潘建伟
  • 13篇谢飞
  • 5篇孙力
  • 3篇程健
  • 2篇朱丽曼
  • 1篇闫梦龙
  • 1篇袁海
  • 1篇张格
  • 1篇薛忠华
  • 1篇翟建祥
  • 1篇焦世辉
  • 1篇徐新进

传媒

  • 3篇常州大学学报...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铝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提高金属零部件抗氧化及抗渗碳能力的交流电场加速粉末法渗铝的方法与装置,其采取在粉末渗铝剂中放置两个平行的板状电极,两电极分别由导线联接在一个电压在0~250伏范围连续可调的50Hz交流电源上,被处理零件位...
谢飞孙力潘建伟
文献传递
管形零件内表面的直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金属管形零件内表面强化的直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方法与装置,其采取在欲处理管形零件内部填充粉末渗硼剂,在渗剂中央放置一个柱状电极,管形零件两端密封、绝缘,以柱状电极作为正极、管形零件作为负极,两极相互平行,...
谢飞潘建伟
文献传递
Al-Ti-B合金对Al-4Ti变质剂组织与细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一般Al-Ti中间合金中TiAl_3常以粗大长条状存在、对铝合金的细化作用较差的问题,以Al-5Ti-B合金来改善Al-4Ti中间合金组织及其变质效果。分别从Al-5Ti-B合金的用量、尺寸及Al-4Ti合金浇注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加入Al-Ti-B对Al-4Ti合金组织及其变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Al-4Ti合金在1150℃时浇入铺有单屑尺寸为长25~35 mm×宽3~4 mm的Al-5Ti-B合金屑的金属铸模中,能够得到TiAl_3长度为10μm左右、呈短棒或小块状均匀分布的Al-4Ti合金;此Al-4Ti变质剂对Al-Cu合金具有良好的变质细化作用。
陈迎军谢飞戴连心潘建伟
交流电场增强45钢中低温粉末法渗硼特性被引量:14
2014年
通过在粉末法渗硼过程中施加交流电场,对45钢进行中低温粉末法渗硼,研究交流电场增强中低温粉末法渗硼特性.结果表明,位于交流电场平行电极间不同位置处试样渗硼效果一致.施加适当的交流电场,可显著增加中低温(450~800℃)下的渗硼速度,硼化物层厚度与渗硼温度呈线性关系.交流电场增强渗硼渗层的形貌与常规渗硼的相似,呈锯齿状垂直楔入基体,其厚度与渗硼时间关系曲线呈抛物线型.采用交流电场易于获得单一Fe2B相渗层.在800℃渗硼时,交流电场增强渗硼的硼化物层厚度随电场电流增加而增加.交流电场的促渗作用是电场强化试样内的扩散、渗剂中的反应与扩散及提高渗罐内的实际温度等的综合结果.
程健谢飞孙力朱丽曼潘建伟
关键词:交流电场中低温扩散
低碳钢节能高效表面的渗铝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自行设计的交流电场增强装置强化粉末法渗铝。该装置通过渗罐壁电极和置于渗罐中央的柱状电极,对置于两极之间的试样与渗剂施加交流电场。对低碳20钢进行中低温下的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铝试验,研究新渗铝技术的特性。结果表明:施加适当的交流电场可以显著促进低碳20钢在中低温外热条件下的渗铝过程,改善渗层表层相结构;在低至600℃的外热温度时,施加2A电流的交流电场,渗铝层厚度可达到130μm以上。
闫梦龙谢飞潘建伟
关键词:交流电场节能
交流电场对45钢粉末法铝硅共渗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一对平行电极对45钢试样与渗剂施加交流电场,进行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铝硅共渗。通过分析对比电场增强粉末法铝硅共渗与常规铝硅共渗渗层的厚度、组织、微区成分、相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研究电场对45钢粉末法铝硅共渗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交流电场能够显著促进粉末法铝硅共渗,渗层厚度和硅含量随电场强度增加而增加,渗层相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当渗扩温度≥650℃、电场电流≥0.5 A时,富铝相消失;常规工艺700℃共渗4 h的渗层厚度仅约24μm,但在电流为0.7 A的电场作用下,可获得约100μm厚渗层;900℃循环氧化试验表明,电场铝硅共渗试样的抗氧化性能远高于常规铝硅共渗试样。
徐新进谢飞潘建伟
关键词:交流电场45钢抗氧化性
耐热钢HP40Nb的中温粉末法渗铝及其抗渗碳特性被引量:7
2012年
以铝铁为供铝剂、氯化氨为活化剂、碳化硅为填充剂,研究了耐热钢HP40Nb在800~900℃间的粉末法渗铝特性,采用固体强化渗碳方式来研究不同状态试样的抗渗碳能力。研究表明:渗层表面质量很高,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渗层主要由沉积区和过渡区两部分组成,较之高温渗铝,渗层厚度较薄;采用直流电场增强法对HP40Nb粉末法渗铝渗层相组成种类影响不大,但能使其800℃时的渗铝速度提高近7倍。所试验渗铝层在1000℃强化渗碳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抗渗碳特性。
潘建伟谢飞孙力焦世辉翟建祥
关键词:抗渗碳耐热钢
一种双相不锈钢热处理工艺的优化(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对一种双相不锈钢设计并进行了不同的热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双相不锈钢的组织、相结构、硬度及在几种腐蚀介质中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提高固溶温度可略提高双相不锈钢的硬度而基本不影响其耐蚀性;固溶后时效使δ相中析出σ相,一些δ相转变为γ相,钢的硬度显著增加。阳极极化实验表明时效后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较固溶态降低,降低程度与腐蚀介质有关;在1mol/LNaCl中,时效后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剧烈降低;但时效对双相不锈钢在0.2mol/LH2SO4与1mol/LH3PO4中的钝化区基本无影响。由于材料的腐蚀磨损抗力与其耐蚀和耐磨能力均有关,因此在一定服役条件下,可以通过时效适当提高双相不锈钢的硬度来提高其腐蚀磨损抗力。
谢飞潘建伟袁海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铸造双相不锈钢叶轮开裂分析与改进措施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开裂叶轮裂纹位置的观察、裂纹附近区域材料的宏观与微观分析、叶轮生产工艺过程及热处理设备的现场调研,确定铸造双相不锈钢叶轮开裂是由叶轮材料自身存在的铸造缺陷和零件热处理热应力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造成,叶轮结构上的厚薄不匀是加重热处理应力的重要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给出了防止铸造双相不锈钢叶轮开裂的措施。
潘建伟孙力谢飞
关键词:开裂叶轮双相不锈钢
Q215钢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6
2014年
以Q215钢为试验对象,通过在粉末法渗硼过程中施加4A电流的交流电场,分别在873,973和1073K进行不同保温时间(0~360min)的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并与常规粉末法渗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电场增强渗硼的渗层在基本形态上与常规渗硼一致,以齿状楔入基体,但在相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前者渗硼保温超过30min即为单相Fe2B,后者在各条件下均为双相FeB+Fe2B,且电场增强渗硼层的表层硬度低于常规渗硼的;电场增强渗硼速度显著快于常规渗硼;渗层生长与渗硼时间的抛物线关系说明电场增强渗硼也是一种扩散控制工艺;电场增强渗硼的原子扩散激活能为24.66kJ/mol,远低于常规渗硼的扩散激活能166.30kJ/mol.从交流电场提高试样内部空位浓度及其迁移能力方面初步分析其加速渗扩及影响渗层相结构的机制.
程健谢飞孙力潘建伟
关键词:交流电场动力学扩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