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京明 作品数:18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淮北矿工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尿病足溃疡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探讨引发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和早期征象。方法 对1996年至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4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糖尿病水疱病、血糖水平和血浆白蛋白的高低有关。结论 糖尿病水疱病是引发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瑞明 卓勤俭 郑恂 段京明 孟彩云关键词:糖尿病足 溃疡 FcRL3基因与安徽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Fc受体样基因3(FcRL3)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安徽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RA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187名。用Mass—Array TM SNP检测仪对FcRL3基因上的SNP位点:FcRL3-1(rs0158440)、FcRL3—2(rs2225828)、FcRL3—3(rs7528684)、FcRL3—4(rs11284799)、FcRL3—5(rs945635)、FcRL3—6(rs3761959)、FcRL3—7(rs2210913)、FcRL3—8(rs2282284)、FcRL3—9(rs2282283)SNP进行检测。单倍型构建采用PHASEv2.1软件完成。结果在RA组中FcRL3—3(rs75286841—169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43.8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48,P=0.007,OR=1.558,CI:1.130~2.150)。单倍型FcRL3—1~9 CCCGGGGAA、CTCGCAAAC、CCTACAAAA、CCTGCGGAA、CTCGCGA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A组中FcRL3—1~9CCCGGGGAA、CTCGCAAAC单倍型频率明形高于时照组,FcRL3—1~9CCTACAAAA、CCTGCGGAA、CTCGCGAAC单倍型频率明屁低于对照组。结论FcRL3基因可能与安徽籍汉族RA的易感性相关。 桑道乾 李志军 陈琳洁 段京明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倍性 皖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4基因亚型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中的HLA-DR4基因亚型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皖北地区汉族人群102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人HLA-DR4基因亚型,分析其与RA发病及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结果①对HLA-DRβ1基因亚型研究结果发现仅仅HLA-DRβ1*0405基因与RA有显著关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LA-DRβ1*0405基因是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基因的主要亚型。②HLA-DRβ1*0405阳性组晨僵时间明显比阴性组长(P<0.05),RF滴度阳性组明显比阴性组高,肺部病变阳性组比阴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皖北地区RA易感性与HLA-DRβ1*0405基因相关。HLA-DRβ1*0405基因与晨僵时间、RF有关,HLA-DRβ1*0405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间质纤维化。 段京明 李志军 王瑞明 李季青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人类白细胞抗原 双能X线检查联合骨代谢指标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双能X线检查联合骨代谢指标在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情况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n=58)和非骨质疏松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双能X线检查指标及骨代谢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双能X线检查、骨代谢指标及二者联合对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年龄>55岁、女性、糖化血红蛋白>9%、空腹C肽<1.58μg/mL、腰椎L1-4骨密度<0.96 g/cm^(2)、股骨颈骨密度<0.87 g/cm^(2)、骨钙素>14.02μg/L、β-胶原降解产物>0.32μg/L、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53.42μg/L、骨碱性磷酸酶>221.84 U/L是导致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0.871(95%CI:0.831~0.916)]、敏感度(92.13%)和特异性(82.22%)均明显高于双能X线检查[0.822(95%CI:0.783~0.867)、88.24%、76.12%]和骨代谢指标[0.747(95%CI:0.713~0.781)、81.54%、67.78%]单独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有效性较好。结论双能X线检查及骨代谢指标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年龄、性别、骨代谢指标等也均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有关,临床上应给予密切关注。 李祥双 谢一帆 段京明关键词:骨代谢指标 糖尿病 骨质疏松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胰岛素生长样因子-1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RA患者血清IL-6及IGF-1浓度,分析其于RA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结果1.骨质疏松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而男性组与女性组、RF阳性组与阴性组、ACCP阳性组与阴性组、无+轻度贫血与中度+重度贫血、白细胞减少与白细胞不减少、血小板升高与无血小板升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IGF-1与ACCP滴度、RF滴度、病程、ESR、年龄、CRP均无相关性(P>0.05),与疼痛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数呈负相关(P<0.05)。3.男性RA患者IL-6水平明显比女性RA患者水平低(P<0.05),ACCP阴性组明显比阳性组低(P<0.05),骨质疏松组明显比无骨质疏松组低(P<0.05)。而RF阳性组与阴性组、无+轻度贫血与中度+重度贫血、白细胞减少与白细胞不减少、血小板升高与无血小板升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IL-6水平与ACCP滴度、疼痛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数呈正相关(P<0.05),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RF滴度、病程、ESR、年龄、CRP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6及IGF-1与RA病情活动有关。女性患者Il-6高。 段京明 王瑞明 李祥双 王璨 孟彩云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中的HLA-DR1-HLA-DR10等位基因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表现、关节X线片影像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方法:选取RA患者80例与健康对照40名,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的HLA-DR1-HLA-DR10基因型,分析RA患者临床表现、X线片影像分期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上述HLA-DR等位基因的关联性。结果:RA组HLA-DR4基因阳性率为35.0%,正常对照组为1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并发肺部病变的RA患者HLA-DR4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5和P〈0.005)。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RF滴度较高,血沉较快,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较高(P〈0.05-P〈0.01);HLA-DR4阳性组患者晨僵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P〈0.001)。关节功能为Ⅲ或Ⅳ级和X线分期为Ⅲ或Ⅳ期者亦以HLA-DR4阳性组显著为多(P〈0.01)。结论: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性与HLA-DR4基因有关联性。HLA-DR4基因与晨僵时间、血沉、RF、抗CCP抗体、骨质侵蚀有一定联系,HLA-DR4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部病变。 李志军 段京明 陈琳洁 李茂胜 范晓云 杨珂珂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性 人白细胞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抗SmD1抗体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抗SmD1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E)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探讨血清抗SmD1抗体水平与SLE病情的关联性。方法:将137例确诊为SLE患者和75例非SLE患者先采用线性印迹法定性检测SmD1。阳性者再采用ELASA法作定量分析,统计分析抗SmD1抗体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以及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线性印迹法检测抗SmD1抗体敏感性为84.9%,特异性为96.0%。抗SmD1抗体定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线性印迹法检测抗SmD1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抗SmD1抗体定量对判断SLE病情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京明 李茂胜 李志军 李季青 谢长好关键词:红斑狼疮 抗SMD1抗体 Paget’s骨病伴皮肤蕈样霉菌病一例报告 2008年 Paget’s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又称畸形性骨炎,系原因不明骨吸收增加的慢性、局限性骨骼病变。可致骨再建异常,新形成不正常骨质增加,局部骨膨大、疏松、血管增多,易畸形和骨折。本病国内少见,伴发皮肤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更为罕见。本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卓勤俭 王瑞明 苏小芳 孟彩云 郑恂 段京明 况成国关键词:骨病 畸形性骨炎 骨骼病变 骨吸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及与病情活动度有无关联。方法:利用超声骨密度仪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跟骨进行骨密度检查。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酶联吸附免疫法测定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与临床表现有无关联。结果: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组病程长,抗CCP抗体阳性率高,类风湿因子滴度高,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性别、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查,发现骨质疏松者应早期治疗,对预防骨折、保存劳动力、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段京明 王瑞明 卓勤俭 孟彩云 朱明贞 余海林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性 骨质疏松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腺垂体功能减低26例 2008年 目的分析26例腺垂体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复习病案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占位及希恩综合征为腺垂体功能减低主要原因,占所有病因3/4,特发性、头部创伤、糖尿病并颅内感染分别占15.4%、7.69%及3.85%。合并尿崩症5例,冠心病6例,脑梗死5例,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鼻咽部肿瘤、肺结核、干燥综合征各1例。仅50%患者首诊内分泌科,误、漏诊14例(53.8%)。伴低血糖45%,低血钠62.5%。空蝶鞍6例,为非占位病变75%。继发甲低、性腺功能减低、PRL、皮质醇及GH分泌低下分别占被检者92.3%、100%、55.6%、92.3%、100%。入院时垂体危象11例,救治成功10例。随访24例,7例死亡,死因包括未治垂体危象3例、心肌梗死2例、终末期糖尿病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腺垂体功能低减病情复杂,内分泌首诊率低,误、漏诊率高。除病史外,低血钠、低血糖、空蝶鞍应作为重要的诊断线索。应注意评估鞍区占位、头部创伤患者垂体功能。对患者应长期激素替代以及积极病因治疗,终生随访。 卓勤俭 王瑞明 孟彩云 郑恂 段京明关键词: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