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桐
- 作品数:63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壮志未减 心仍年轻——“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研讨会发言摘录被引量:3
- 2003年
-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精心筹备三年,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与共和国一起成长——首届中国电影导演研讨会》,于2003年7月19日~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广电总局副总局长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牧,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志今,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副局长吴克,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谢铁骊,副主席李国民、王晓棠、丁荫楠、谢飞、苏叔阳、李前宽、李雪健,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和电影事业家13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研讨“第四代”导演所创造的宝贵艺术经验,并为中国电影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人民欢迎,无愧历史的精品力作献计献策。 与会的电影理论家充分肯定了“第四代”导演的创作成就和历史意义。“第四代”导演在电影语言上的探索,对于不同电影风格样式的尝试,为中国电影留下了珍贵的理论资源和优秀的艺术作品。特别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文革之后,作为“文革”重灾区的中国电影界,曾一度积重难返,青黄不接。在中国电影产业濒临危机的关头,正是他们的崛起使中国电影重新迎来了艺术的春天。“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关注现实,思考历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人性关怀。本次研讨会是对他们为新中国电影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的一次全面总结,深具现实意义?
- 吴贻弓倪震李少白张颐武陈旭光陆小雅王学新黄会林林洪桐陆绍阳黄健中郑国恩黄式宪王志敏延艺云尹鸿孙沙郑洞天彭吉象王君正谢飞华克吕晓明邵牧君张华勋干学伟张刚
- 关键词:电影导演纪实主义性别意识创作手法电影文化
- 演员成功的非技巧性奥秘——从蒋雯丽的表演谈起被引量:2
- 2003年
- 林洪桐
- 关键词:金鸡奖女演员《台湾往事》表演《牵手》
- 品味“世俗神话”的魅力──谈表演兼及其它
- 1999年
- 林洪桐
- 关键词:中国电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生命体验”之震撼传达被引量:3
- 2004年
- 林洪桐
- 关键词:《可可西里》影片评论创作题材导演艺术
- 表演教学法的突破与改革——刻不容缓的命题被引量:2
- 2010年
- 表演艺术的教学不同于工科、理科的科技学科的教学,往往更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然而它仍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教学思维与教学法在提高表演教学质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法,供大家对这该问题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期能够获得一定的解决方法。
- 林洪桐
- 关键词:表演教学法
- 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另一种阐释被引量:11
- 2011年
- 表演艺术的核心课题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目的是塑造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而在这一对矛盾关系中,演员是主导,是"我"改变了"我的一切",而"我"又按"角色的一切"体现出来。因此,充分发挥演员自身的独特魅力并将其和谐地注入角色,则成为创作的一个关键。
- 林洪桐
- 关键词:演员角色关系表演艺术艺术形象
- 永远珍藏 心灵深处 纪念艺术家章泯诞辰100周年(上)
- 2007年
- “人,能读吗?”
“能。”
“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使人变得越来越耐读起来。尽管人们面额上没印有文字,但仍然可读,特别是到了成熟的中、老年,每个人都是一部辞典、一部历史、一部经卷。世间的一些人是很值得一读的.这些人生命中的某些很重要的东西值得被写出来,值得脱颖而出,被更多的大家去体验。”
- 林洪桐
- 关键词:艺术家珍藏心灵
- 永远珍藏 心灵深处 纪念艺术家章泯诞辰100周年(下)
- 2007年
- 1935年,章泯从排练《娜拉》开始,就注重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说指导演员的创作实践,引导演员重视案头工作,认真对台词,讲究戏的节奏感和场面调度,同时也注重布景和舞台气氛的真实。中国话剧舞台上初次出现了天幕、月亮和乐队伴奏。
- 林洪桐
- 关键词: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灵《娜拉》案头工作
- 在形象塑造中展示自我魅力
- 1991年
- 在理论学习、专业训练和实践、观摩中外影片的过程中,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演员是怎样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展示自我的魅力的?这也是我在电影学院二年学习中受到较大启迪的问题之一。我将它作为我论文的中心议题,希望与老师同学共同更深入地探讨。
- 郭旭新林洪桐
- 为“演员”的导演喝彩
- 2000年
- 林洪桐
- 关键词:电影评论演员导演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