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引通

作品数:26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前庭
  • 5篇源性
  • 5篇前庭诱发肌源...
  • 5篇肌源性
  • 5篇肌源性电位
  • 4篇气导
  • 3篇眼肌
  • 3篇声刺激
  • 3篇外科
  • 3篇外科学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 3篇内镜
  • 3篇鼓室
  • 3篇鼓室成形
  • 3篇鼓室成形术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软骨

机构

  • 25篇西安市第四医...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6篇杨引通
  • 10篇陈谊辉
  • 9篇高卓平
  • 9篇陈鹏
  • 8篇刘军
  • 8篇段学军
  • 6篇张睿
  • 5篇陈彦飞
  • 5篇孙安
  • 4篇张青
  • 4篇许珉
  • 3篇赵大庆
  • 3篇任蓉
  • 3篇张艳
  • 2篇席爱民
  • 2篇许映龙
  • 2篇高楠
  • 2篇齐永平
  • 1篇吴彩芹
  • 1篇任容

传媒

  • 10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鼻孔和鼻瓣区形态异常矫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鼻呼吸不畅,除鼻腔、鼻甲、鼻窦病变外,前鼻孔和鼻瓣区、鼻阈的结构异常也是影响鼻呼吸的重要因素。矫正这些异常结构,扩大重塑前鼻孔和鼻瓣区形态结构,可消除鼻呼吸的障碍,恢复生理气流流场。
段学军杨引通齐永平
气导声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传导性耳聋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张睿张青陈耔辰徐勇杨引通陈彦飞许珉
低温等离子刀酒糟鼻鼻赘消融外鼻成形术1例
2012年
患男,52岁。因鼻部渐进性肿胀30年就诊。30年前因感冒后出现鼻尖充血、红肿,无疼痛,在当地医院以"酒糟鼻"给予口服中药及局部涂药治疗好转。本次因鼻尖部反复感染,并出现鼻尖部肿大以酒糟鼻鼻赘形成入院。查体:外鼻肿胀畸形,鼻尖肿大,可见直径约4cm,表面皮肤粗糙、红肿、毛孔增大,加压后可见毛囊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上起内眦水平,
陈谊辉杨引通
关键词:酒糟鼻低温等离子刀鼻成形术鼻尖部口服中药
颈内动脉喉段异位1例
2019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以'咽部不适异物感半年'于2017年5月9日来院就诊。患者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未诉咽痛、吞咽困难及憋气等不适。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颈部皮肤无充血,皮温正常,颈部未触及包块及淋巴结肿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及压痛。颈软无抵抗,活动自如。
范红利杨引通
关键词:颈内动脉CT咽旁间隙
自体脂肪组织即时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组织即时修补鼓膜穿孔后的组织愈合特点及时间。方法选取鼓膜正常成年兔15只(30耳),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10耳),分别制作成不同大小的外伤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其中,第一组双耳鼓膜紧张部直径2mm中央型穿孔;第二组:双耳鼓膜紧张部直径3~4mm中央型穿孔;第三组:双耳鼓膜紧张部直径〉4mm中央型穿孔。各组动物分别用自体脂肪组织修补鼓膜穿孔,2周后观察鼓膜生长情况,取再生鼓膜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鼓膜的组织学结构。结果第一、二组鼓膜穿孔外观全部生长良好,第三组有2只(3耳)移植脂肪部分液化,遗留穿孔。第一、二组鼓膜穿孔愈合耳数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鼓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共有三层结构,上皮层细胞与黏膜层的细胞生长良好,与正常鼓膜细胞基本一致,中间的纤维层较正常鼓膜纤维层薄,上皮层和纤维层之间疏松,有一定的间隙。结论新生的鼓膜在2周时已经完成生长,组织结构接近正常鼓膜。
孙安高卓平赵大庆杨引通陈鹏许映龙陈谊辉刘军张艳
关键词:脂肪组织鼓膜穿孔兔子免疫组化
小鼠前庭神经核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定位和发育
2008年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 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1和NMDAR2A/B在小鼠前庭神经核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谷氨酸受体在小鼠前庭神经核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结果NMDAR1和NMDAR2A/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的分布在前庭神经上核、外侧核及部分下核、内侧核,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上。生后早期的NMDAR1和NMDAR2A/B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天(P7)的表达微弱,随后逐渐上调,至P21达高峰,然后维持此水平。结论NMDAR1和NMDAR2A/B是构成前庭神经元功能性NMDA受体的重要亚基,NMDA受体可能参与小鼠出生后神经元成熟调控过程。
孙安高卓平赵大庆许映龙杨引通陈谊辉席爱民陈鹏张艳
关键词:动物小鼠前庭神经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不同材料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下(颞肌筋膜、薄层软骨-软骨膜瓣复合物)行改良夹层法鼓膜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100耳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双盲法行自体颞肌筋膜(对照组)及薄层软骨-软骨膜瓣复合物(研究组)行改良夹层法鼓膜成形术,分别就术后愈合情况、听力效果及鼓室曲线等进行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鼓膜穿孔者,愈合效果组间无差异(P>0.05)。②鼓膜大穿孔者,听力及鼓室曲线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鼓膜中、小穿孔,听力及鼓室曲线等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修补鼓膜穿孔时,鼓膜愈合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修补鼓膜大穿孔时,听力及鼓室曲线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听力效果较好,对于鼓膜中、小穿孔,对照组明显优于研究组。
杨引通段学军戴朴高卓平陈鹏
关键词:耳内镜夹层法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激素给药途径。方法:240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和对照组(112例),研究组: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1次/2 d,冲击治疗,10 d共5次;对照组:全身应用激素(地塞米松10 mg,3 d,5 mg,3 d)冲击治疗,两组同时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金纳多105 mg静滴,1次/d,治疗10 d后复查听力。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9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0%与2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平均听阈(250、500、1000 H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局部应用激素冲击治疗较单纯全身应用效果好,并发症少,突发性聋患者局部应用激素可作为全身应用激素的补救、序贯治疗以及部分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
李丽娟杨引通罗家胜段学军高卓平陈鹏郭长林刘军朱国霞霍美旭
关键词:突发性聋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家族性鼻腔底额外牙含牙囊肿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11岁。左上唇部及鼻旁隆起1个月余,伴鼻塞,无鼻出血.无头痛及牙痛。曾在外院以“鼻前庭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2012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
杨引通段学军陈谊辉刘军
关键词:异位牙额外牙上颌窦含牙囊肿
不同种类刺激声对国人青年正常人群气导声刺激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刺激声音对正常青年人群气导声刺激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ACScVEMP)各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40耳)19-30岁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男10例,女10例。刺激声分别采用500Hz Tone Burst、1 000Hz Tone Burst、Click进行双耳ACS-cVEMP检测,比较各种刺激声下ACScVEMP的引出率、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及耳间对称性。结果:500Hz Tone Burst的ACS-cVEMP的引出率为97.5%(39/40),1 000Hz Tone Burst的ACS-cVEMP的引出率为87.5%(35/40),Click的引出率为67.5%(27/40)。500Hz Tone Burst与1 000Hz Tone Burst的引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Hz Tone Burst和1 000Hz Tone Burst与Click的引出率组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500Hz Tone Burst诱发的ACS-cVEMP的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较其他2组参数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波形参数耳间对称性组间波形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刺激声可以对国人正常青年人群ACS-cVEMP的引出率和各波形参数造成影响,500Hz Tone Burst是已知的ACScVEMP的最佳刺激声之一。
杨引通张青张睿陈彦飞吴彩芹寇小会孔德敏井晓红许珉
关键词:前庭球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