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农民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视角
  • 1篇对移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心理
  • 1篇休闲
  • 1篇休闲活动
  • 1篇移民
  • 1篇赠答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社会福利
  • 1篇市民
  • 1篇市民化
  • 1篇丝绸之路
  • 1篇农民工
  • 1篇农民工市民化
  • 1篇自由贸易

机构

  • 9篇西安外国语大...

作者

  • 9篇李彦
  • 7篇李开宇
  • 6篇王垒
  • 5篇唐倩倩
  • 5篇刘美月
  • 1篇张泽宇
  • 1篇郭静花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神州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低碳经济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社会福利对移民的城市融入影响研究综述
2014年
利用国外有关社会福利和移民城市融入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梳理分析社会福利在移民城市融入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解决国内城市新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社会福利对移民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时间上,两代移民在同一城市融入显现差异;空间上,不同地区福利政策的差异影响移民的城市融入。此外,不同的社会福利类型和层次对移民城市融入的影响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社会福利的水平会影响移民城市融入的程度,其次,社会福利的类型影响移民城市融入的途径,第三,社会福利的获取难度影响移民城市融入的速度。
李彦李开宇王垒刘美月唐倩倩
关键词:移民社会福利
歴史的な変遷から見る日本贈答の文化心理
赠答是日本社会里一个古老且被制度化了的习惯。尽管在日本,从近代起“虚礼废止”的呼声从未间断过,但是日本国民却一直坚持着这一传统的交际行为。从日本赠答习俗的历史来看,古代、近世、近现代这几个阶段的发展对日本赠答习惯产生了决...
李彦
关键词:文化心理
文献传递
基于专业实习与就业调研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改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严重错位、旅游行业人才大量流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引起业界的关注。对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在实习与求职中面临的专业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反思现存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不足。研究通过对国内三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习进行调查,对有关实习、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
王垒李开宇郭静花李彦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空间冲突与治理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社会生活行为的重要场所,在空间上表现为人群集中活动的区域,很大程度上,也是为居民提供日常社会生活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平台。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日常化的休闲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个性化、多层次的...
李彦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休闲活动
文献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陕西省外贸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对陕西省外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外向型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低附加值商品比例大,贸易质量有待提升,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国际竞争力较弱,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投资软环境较差,因此,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
刘美月李开宇唐倩倩李彦王垒
关键词:政府职能自由贸易区
西安市回族聚居社区治理与更新研究
2014年
少数民族居住社区,不仅是事关国家或城市民族政策的问题,也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更新与治理既有一般居住社区的共性,也有民族特色与个性。少数民族社区的更新与治理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对民族政策的落实与城市发展建设造成潜在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社区环境、社区基础设施、社区人口教育和其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等对城市社区治理、更新的影响问题,提出西安少数民族社区治理与发展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西安市回族社区的特点是“依寺而居,依街而商”、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并且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强烈、民族文化特色浓厚、具有较强的历史传承性、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是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社区群众居住环境差,可用公共空间少、社区基础设施较差、社区自治意识淡薄;治理与更新的主要路径是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社区的综合竞争力、原地整建,使其空间质量提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少数民族生存空间、发挥宗教组织自身优势,提升居民自制能力、弥补社区管理漏洞,定岗招聘、增加社区各民族内部交流。
张泽宇李开宇李彦
关键词:回族社区
低碳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2015年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内容。随着西安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低碳城市的构建带来更大的挑战。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及城市各要素具有一定锁定效应,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手段,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低碳城市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西安市为例,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唐倩倩李开宇刘美月李彦王垒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建立了西安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指标,提出了构建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对西部地区、全国有序推行以农民工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刘美月李开宇唐倩倩李彦王垒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分担机制
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理论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测度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了相关数据,构建了城市融入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分为居住空间及经济空间融入、社区生活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3个递进阶段;2探讨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理论优化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品质和状态;3总体来看,西安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并不高,不同居住区位、不同年龄及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李彦李开宇王垒刘美月唐倩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