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娟
-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更多>>
- 《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劳动合同法》在市场经济深化、企业用工制度变化的背景下开始起草,在立法的过程中经历的争论主要围绕立法宗旨与价值展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本质上是对劳资不平等的社会不公的一次矫正,但在实施后也因劳工标准的提高面临来自用工企业的挑战,劳务派遣成为规避企业责任的渠道。《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也是对此挑战作出的立法回应。
- 李亚娟
-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工劳工标准立法博弈
- 电子邮箱废弃后相关数据法律属性之探析
- 2021年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已成为当今大多数网络用户的基础通信工具,但同时,亦存在大量网络用户放弃使用或长时间未登录其注册的电子邮箱的情形。在此情形下,存放在用户电子邮箱内的电子邮件等数据信息应如何处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当用户放弃使用电子邮箱、长时间未登录电子邮箱等情形出现时,有必要明确用户与电子邮箱运营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用户对相关数据信息和内容的权利、电子邮箱服务条款的法律效力及邮箱服务终止时电子邮箱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等问题。
- 李亚娟
- 关键词:电子邮箱通信工具个人信息保护法法律属性网络用户
- 浅谈就业平等权的司法保障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认为司法程序在救济平等权时可能面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工作中平等权利的法律规定不足;鉴别歧视是否存在时的正当理由抗辩;平等权诉讼的个体形式如何在结果上让群体收益;诉讼制度本身对平等权实现的影响。但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以国家在立法与行政上的积极义务履行为前提。
- 李亚娟
- 关键词:就业平等权法律救济诉讼歧视
- 航天发射行为对第三人损害之危险责任研究
- 2014年
- 航天发射活动中航天器相关零部件或碎片坠落可能导致一国领土、领水及领海范围内第三人的人身、财产权利或利益遭到损害。此类侵权行为应属于民事侵权,遭受损害的第三人是受害人,参与航天器发射的各方是侵权关系中的责任人。航天发射活动致人损害应适用高度危险责任,其归责原则应为严格责任。
- 李亚娟丁鑫
- 关键词:航天发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
- 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探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从劳动关系主体出发,分析了劳动关系复杂性、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劳动关系调整进行恰当的干预是政府应尽之责。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应担当起平衡器、扬声器、宣传器、稳定器、调和器的角色,以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目的。
- 李亚娟杨云霞
- 关键词:政府劳动关系角色
- 陕西省县域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 2024年
- 县域电商发展与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和数字化直接相关。陕西省县域电商发展潜力巨大,但调研发现基层电商存在物流发展不充分、人才缺乏、金融支持有限、品牌化不够及产品结构单一等方面问题。推动陕西省县域电商健康发展,要整合物流资源,建设电商物流生态圈;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加强县域电商发展的金融支持;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的品牌整合;丰富电商产品结构,培育县域富民特色产业;制定《陕西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提升县域数字竞争力。
- 李亚娟苗启萱温馨刘咏芳
- 关键词:共享平台生态圈发展潜力农产品
-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与教育平等权被引量:6
- 2009年
- 高等教育存在的性别隔离,本质上是性别歧视,是对社会结构中的男女地位与职业隔离的复制,并通过教育制度强化了这一结果。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并从司法上提供相应救济,保障女性教育平等权的实现。
- 李亚娟
- 关键词:高等教育性别隔离教育平等权
- 金融企业信贷业务中的社会责任被引量:1
- 2009年
- 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企业作为专业的融资机构,有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特性。其独特性主要体现为通过信贷业务引导金融资金流向,实施社会责任,因此本文提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绿色信贷、红色信贷、阳光信贷和诚信信贷。
- 李亚娟
-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贷
- 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的困境与优化
- 中国自1986年开始自上而下的普法教育,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时至今日已经进入“七五”普法,但普法三十余年效果却远未至预期。法治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必然的选择,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的法治中国也是执政党确立的依法治国...
- 李亚娟
- 关键词:法治教育法律认同政府公信力
- 文献传递
- 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 2017年
- 延安时期中共区域执政的宝贵经验,为1949年后的国家治理打上了延安的烙印。边区政府的法律制度出于抗日战争、民主政权与社会治理的需要,侧重于打破传统的宗法制度和家长权威,废除落后的、男尊女卑的婚姻制度,从传统的家庭关系中解放民众,动员民众参与抗日、参与民主政权建设,建立平等的婚姻制度,重构边区的社会秩序。通过对边区民众的政治参与、社会教育、婚姻自由和司法实践的研究,发现边区法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在于:立法考虑民众的需求;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助推器;注重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养成;通过司法活动进行心理教育的实践。
- 李亚娟
- 关键词:延安时期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