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峰 作品数:4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运城盆地洪积扇全新世时期的野火与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对运城盆地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洪积扇全新世野火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 B.P.),气候向温湿过渡,但仍较干旱,炭屑含量较高,野火活动比较频繁,说明气候干旱是野火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全新世中期(8500~3100 a B.P.),除夏商文化时期外,炭屑含量在整个全新世时期居于最低,野火活动最为微弱,与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密切相关.但在夏商文化时期(3800~3500 a B.P.)炭屑浓度出现峰值,野火活动较为频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的结果.全新世晚期(3100~0 a B.P.)炭屑含量大幅度增加,野火活动最为频繁,一方面与气候向干旱化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干旱的气候背景条件下,人类活动加速了野火的发生频率和活动强度. 曹艳峰 黄春长 庞奖励关键词:运城盆地 洪积扇 野火 干旱化 古气候学 运城盆地全新世时期的野火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 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运城盆地DXF-S和DXF-N两个全新世典型黄土-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浓度的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域野火活动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马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干旱而不稳定,植被呈现荒漠草原或半荒漠草原景观,地方性和区域性野火频繁发生;全新世早期,气候开始由冷干向温湿过渡,但仍比较干旱,野火活动仍然较为频繁,地表植被应为干草原或含有森林成分的干草原景观;全新世中期是全新世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野火活动微弱,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并掺杂少量亚热带植物,但在夏商文化时期,由于人为焚林、围猎、取暖、刀耕火种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使野火活动的频率提高,标志着人类开始影响生态环境演变的进程;全新世晚期,气候向干旱化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为野火活动频繁发生,使地表的自然景观逐渐向半自然半人工景观过渡,尤其,近百年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聚落规模的迅速扩大,地表已转变为农田景观。 曹艳峰 韩军青关键词:运城盆地 全新世 野火 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东西部全新世剖面炭屑记录的火环境变化 被引量:24 2007年 对黄土高原东、西部全新世3个典型黄土—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炭屑浓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探讨该区域剖面中炭屑含量变化及其所记录的火环境变化特征。马兰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干旱而不稳定,地方性和区域性火频繁发生,炭屑含量较高;全新世早期,气候由冷干向温湿过渡,但仍较干旱,炭屑含量相应也较高;全新世中期是全新世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炭屑含量出现全新世时期的最低值,但在夏商文化时期和庙底沟文化时期炭屑含量出现峰值,则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全新世晚期,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人类活动加速了火的频率和强度,炭屑含量大幅度增加。在全新世不同时期,黄土高原东、西部的炭屑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黄土高原东部火活动较为微弱,而西部火活动相对频繁,这是火环境条件区域差异性的表现。 曹艳峰 黄春长 韩军青 李云岗 张珊珊关键词:黄土高原 全新世 火环境 黄土高原东西部全新世野火与环境变化对比研究 本文在了解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定黄土高原全新世时期的野火与环境变化作为课题。通过大量野外细致缜密的考察,在黄土高原选取了东部和西部三个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进行研究。三个剖面地层发育连续完整,保存良好,具... 曹艳峰关键词:黄土高原 全新世 野火 环境变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