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倩

作品数:192 被引量:2,087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6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3篇建筑科学
  • 9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4篇隧道
  • 28篇围岩
  • 20篇隧道工
  • 20篇隧道工程
  • 19篇海底隧道
  • 19篇衬砌
  • 16篇铁路
  • 15篇地铁
  • 15篇支护
  • 14篇浅埋
  • 14篇开挖
  • 13篇沉降
  • 12篇盾构
  • 12篇模型试验
  • 11篇铁路隧道
  • 10篇隧道施工
  • 10篇隧道围岩
  • 10篇高速铁路
  • 9篇地铁车站
  • 9篇车站

机构

  • 176篇北京交通大学
  • 7篇中国铁路总公...
  • 5篇北京市市政工...
  • 5篇苏交科集团股...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 4篇北京城建设计...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南洋理工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青岛地铁集团...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76篇房倩
  • 119篇张顶立
  • 30篇侯艳娟
  • 30篇苏洁
  • 23篇张成平
  • 18篇陈铁林
  • 16篇刘艳
  • 14篇李鹏飞
  • 13篇王军
  • 11篇李兵
  • 10篇孙振宇
  • 9篇刘翔
  • 9篇台启民
  • 8篇陈立平
  • 6篇孙锋
  • 6篇李鹏飞
  • 5篇张素磊
  • 5篇李兵
  • 5篇骆建军
  • 5篇宋浩然

传媒

  • 1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0篇岩石力学与工...
  • 9篇现代隧道技术
  • 8篇土木工程学报
  • 8篇岩土力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铁道标准设计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隧道建设(中...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隧道与地下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隧道建设

年份

  • 5篇2025
  • 14篇2024
  • 10篇2023
  • 6篇2022
  • 16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12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16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8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渗流问题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与普通山岭隧道不同,海底隧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着无限的水源对海底隧道进行补给。海底隧道开挖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结构水荷载的确定问题,二是涌水量的预测问题。将围岩看作各向同性连续介质,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明确孔隙介质中水压力的实质;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山岭隧道和海底隧道不同的边界条件,对各向同性渗透系数下平面半无限含水空间圆形隧道稳定渗流的涌水量和水压力分布的解析解进行分析;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方法比较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以及围岩渗透系数、水深、注浆圈渗透系数和注浆圈厚度的改变对围岩孔隙水压力和洞内涌水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的成拱效应对围岩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和洞内涌水量的大小影响不大;在不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水深一定条件下,渗透系数的改变不会影响毛洞孔隙水压力的分布;隧道洞内涌水量随着围岩渗透系数或围岩上覆海水深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注浆圈渗透系数的减小和注浆圈厚度的增大都可以达到减小隧道洞内涌水量的目的,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在注浆的经济性和其堵水效果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化的注浆参数。
房倩张顶立黄明琦
关键词:隧道工程海底隧道渗流水压力涌水
一种台阶分部开挖法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模拟隧道施工试验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台阶分部开挖法模型试验装置,解决了目前无法对隧道开挖后有无未知护段进行模拟,无法模拟未支护段和台阶不同长度的影响、无法定量控制隧道开挖速度和长度、地层材料清理不便、无法...
房倩于霖张顶立徐曈陶文斌张雨苏洁
文献传递
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研究被引量:30
2007年
由于海底隧道工程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为保证海底隧道运营安全,必须对海底隧道进行长期的结构健康监测,以此了解隧道结构在复杂环境中的受力变化状况,从而及时了解隧道结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进而对结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并加以有效处理。在对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现状进行总结后,针对海底隧道工程特点,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通过必要的数值模拟计算,首先确定出该隧道的监测内容及重点监测部位,随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断面位置、监测项目及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点布置等内容。同时,研究结果表明:(1)不良地质段隧道结构安全监测,除对该位置隧道结构进行重点监测外,还应当在邻近较好地质条件处设立辅助监测断面,便于分析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作用;(2)海底隧道结构的渗漏情况可通过监测其重点部位,如拱部的衬砌开裂情况,并配合相应位置的衬砌结构水压变化情况而间接获得。研究结果将对我国在建或拟建的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房倩
关键词:隧道工程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在含水地层中开挖隧道,地下水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隧道周边地层的力学参数,另一方面也会在围岩中产生渗流体积力,进而影响地层的应力和位移.对于埋深较浅而水压力较高的海底隧道而言,支护结构除承受围岩压力外,还要承受很高的水压力.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受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间接触面剪应力、隧道顶板厚度、水深、围岩侧压力系数以及支护结构的厚度和刚度等因素的影响,而经典隧道支护结构内力弹塑性解假设的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文中阐述了弹性力学应力函数法推导支护结构内力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底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FLAC3D程序验算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Ⅴ级围岩海域段支护结构的内力,比较分析了断面形状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李鹏飞张顶立房倩刘艳李兵
关键词:隧道工程海底隧道支护结构水压力影响因素
一种能够半自动安装的钢拱支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半自动安装的钢拱支撑,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弧形钢拱,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钢拱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铰接的H型钢,一个所述H型钢上转动连接有搭接扣,另一个所述H型钢上对应所述搭接扣设置有卡...
房倩杜建明张顶立刘光宇王赶李建业刘艳周墨臻海路麦海颖
文献传递
风险系数法在海底隧道平面线位确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海底隧道平面线位的选取是整个海底隧道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为了综合考虑海底隧道平面线位对隧道建设经济、安全、技术适用性及环境的影响,从风险系数角度入手,找出各方面的致险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海底隧道平面线位评估体系.将这套评估方法应用于厦门海底隧道,对拟取的4条平面线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出最优线位,为海底隧道工程的规划选线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兵张顶立房倩孙锋王婷
关键词:海底隧道层次分析法
隧道锚固系统的协同作用及设计方法被引量:15
2019年
基于隧道围岩的复合结构特性,阐明了隧道锚固系统协同作用原理,建立了锚固体系协同作用力学模型,得到了锚固体系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答。隧道围岩由内部稳定性较差的浅层围岩和外侧承载能力较强的深层围岩复合而成,锚杆通过"组合梁"或"压缩拱"效应形成"围岩整体结构",锚索则将此结构悬吊至外侧稳定的深层围岩,其协同作用核心为调动深层围岩承载;基于锚杆参数敏感性分析,指出增大锚杆长度、预应力以及布置密度可显著减小围岩变形,而锚杆直径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小,计算表明锚杆长度以穿过浅层围岩伸入深层围岩第1组结构层为宜,合理的锚杆参数取值具有明显的匹配效应;锚固体系协同作用本质为变形协调和荷载的合理分配,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相互匹配时能充分发挥组合构件效能,提高围岩稳定性;将围岩变形量和支护协同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锚固体系协同效果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基于锚固系统协同作用的隧道锚固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该文研究成果对隧道锚固系统的协同作用给出了全面认识,可为隧道和地下工程中锚固体系的定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孙振宇张顶立房倩
关键词:隧道工程锚固体系设计方法
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地表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地表建筑物产生扰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是穿越工程的关键所在。以青岛地铁3号线错埠岭站~清江路站区间下穿建筑物群工程为背景,以控制地层变形为核心,选择适宜的掘进参数,提出超前小导管和超前预注浆加固地层、隧道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建筑物变形补偿注浆、隧道堵水注浆等控制地层变形和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措施。现场实测表明,建筑物沉降分微弱变形、急剧发展、稳定、微弱抬升四个阶段,最大沉降为13.84mm,最大差异沉降为8.21mm,满足控制标准。研究结果为青岛地铁后期下穿建筑物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李永宽张顶立房倩王剑晨
关键词:地铁隧道建筑物沉降
浅埋海底隧道的围岩应力解析解被引量:12
2015年
海底隧道属于浅埋隧道,较之普通隧道水源补给无限,水的作用对海底隧道围岩应力场的影响不可忽略。基于Verruijt提供浅埋隧道求解基本方法,同时考虑自重及水的作用,将海底隧道问题分解为四部分进行求解。根据求得的浅埋海底隧道的围岩总应力场,考虑海底隧道开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分别得到了海底隧道开挖后短期、长期有效应力。基于该解析解研究水的作用对海底隧道围岩应力场的影响,结果显示:(1)考虑水的作用洞周环向有效应力较不考虑水有了较大提升,长期效应由于超静孔压的消散较短期效应洞周环向有效应力显著增长;(2)围岩最易发生破坏的位置是拱腰位置,而水的作用使得隧道洞周较不考虑水更易破坏;(3)不管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水深越大整个隧道的洞周环向有效应力越大。
宋浩然张顶立房倩
关键词:海底隧道保角映射复变函数浅埋隧道
地表收敛沉降预测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应用方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收敛沉降预测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应用方法、系统,涉及地表沉降预测领域,本发明先对辅助模型和主要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辅助模型和主要模型,通过辅助模型可以得到完整的盾构掘进参数,进而可以保证盾构施工...
房倩 高修强 彭达 王赶 王军 杜建明 赵冠远 周墨臻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