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中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将这些病例分为两组。A组:EOS%≤2%,100例,B组:EOS%>2%,200例。分析两组中不同分级的COPD患者所占比例,所有受试者均采静脉血2 ml,通过UniCAP100全自动荧光检测系统对其静脉血进行血嗜酸细胞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和住院天数比较,A组患者NLR水平低于B组,A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 EOS%≤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NLR水平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出院后1年死亡率低表示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能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指标。
- 尚晓霞刘金丽李佳王春波唐颖慕丽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分析
- 坠积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坠积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坠积性肺炎患者中,110例经过治疗病情好转,12例因感染导致病情危重或合并多脏器疾病导致死亡,3例因感染导致病情较重或经济负担重等原因家属不能完全配合治疗,直至最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选用有效抗生素,早行留置胃管,尽量减少误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交叉感染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 王春波颜新星尚晓霞慕丽娜
- 关键词:坠积性肺炎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在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dO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抽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 reactionpmtein,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水平,同时行痰培养、胸片等检查。结果:PCT在肺部感染组尤其痰培养阳性患者升高明显,浓度高于0.5ng/ml,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97%,均高于CRP和WBC。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的早期指标,而且可以反映病情程度。
- 王佐岩尚晓霞李佳慕丽娜彭翠兰
- 关键词:降钙素原肺部感染
-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采用综合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内科综合方案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呼吸内科综合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s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等呼吸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PEF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呼吸内科综合方案治疗重症哮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 慕丽娜
-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
- 匹多莫德对于老年性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老年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60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运用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安慰剂治疗。对患者服药30天内T细胞亚群、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统计结果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表明P<0.05时则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CD3+、CD4+、CD8+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慕丽娜
- 关键词:匹多莫德老年性哮喘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微小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微小RNA(miRNA)-181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COPD组,1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的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miRNA-181a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外周血miRNA-181a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IL-8、IL-18的水平升高(均P<0.05)。COPD组miRNA-181a表达水平与TNF-α、IL-1β、IL-6、IL-8、IL-18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低表达的COPD患者,以及TNF-α、IL-1β、IL-6、IL-8、IL-18低水平的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累积发生率和累积病死率更高(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1a、TNF-α、IL-6是COPD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miRNA-181a、IL-6、IL-18是COPD组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外周血miRNA-181a表达水平降低,其可负调控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且是稳定期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和死亡的影响因素。
- 李翠娟唐颖彭翠兰慕丽娜杨雪王春波李佳王琳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促炎细胞因子预后
- 沟通铸就和谐医疗
- 2007年
- 目的沟通技术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法,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良好的沟通铸就和谐医疗。方法针对临床常见纠纷的主要原因,强调优质服务一沟通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提出沟通策略。
- 李秀莉王姝井玉芳慕丽娜朴影李迎晨
- 无创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究无创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无创心血管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实施心血管超声诊断后,均能够确诊是肺动脉栓塞疾病,待与病理检查相对比后得知,其检查结果具有同一性,诊断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100%。对于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其中三尖瓣反流轻度患者48例、中度患者20例、重度患者12例;同时在三尖瓣反流愈加严重,肺动脉收缩压和反流程度呈现递增趋势,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无创心血管超声诊断之后,其临床可应用性的价值也更高,不但能够将诊断准确率加以提升,还可以对三尖瓣反流情况作出反馈与分析,以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李佳李玉华尚晓霞慕丽娜唐颖王春波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 两种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的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支气管镜检查(以下简称镜检)是临床上既常用又重要的检查手段,不但可以直观地观察气道病变,对一些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镜刷检(用细胞刷刷取分泌物或脱落细胞)临床诊断率高,是一种有效诊断方法。我们在镜检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支气管镜诊疗的成功与否,不良反应发生与否都和支气管镜检查前麻醉效果密切有关。
- 鹿翠香何平尚晓霞慕丽娜李玉华逯九凤银翠荣
- 关键词:支气管镜麻醉方法
- 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miR-181a与炎性因子的关系及对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miR-181a与炎性因子的关系及对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09—2018-0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的稳定期COPD组,同期体检且一般资料匹配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检测血清miR-181a的表达量及炎性因子(TNF-α、IL-6、IL-8)的含量,随访患者急性加重及死亡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miR-181a对急性加重及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miR-181a低表达及高表达患者急性加重及死亡的差异。结果: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miR-181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miR-181a表达量与TNF-α、IL-6、IL-8含量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6、-0.413、-0.323(P<0.05);与miR-181高表达稳定期COPD患者比较,miR-181低表达稳定期COPD患者第一次急性加重的中位时间、生存的中位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miR-181a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最佳截点为0.575,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死亡的最佳截点为0.480。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miR-181a减少与炎性因子释放增多有关且对急性加重和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李翠娟唐颖慕丽娜彭翠兰
- 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因子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