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β-内啡肽、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在军事应激时的变化被引量:15
- 2002年
- 以实弹射击考核为应激源 ,研究新战士受到军事应激时体内应激激素的变化。 4 2名男性新战士 ,以其考核前半个月平静状态下抽血为对照组 ,实弹射击考核就地抽血为应激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对β -内啡肽 (β -EP)、甲状腺激素 (T3 、T4)、皮质醇 (C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应激时 ,β -EP、COR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0 1) ;T3 偏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T4虽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这提示军事应激时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含量的变化 ,因此建立应激激素的检测 ,对于提高部队军事应激能力 。
- 韩翠华刘青漆兵张瑾赵军武
- 关键词:应激激素应激源Β-内啡肽甲状腺激素皮质醇
- 畸胎瘤误诊巧克力囊肿1例
- 2003年
- 席晓萍张瑾
- 关键词:误诊巧克力囊肿病例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卵巢皮样囊肿
-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因素,为临床选择性进行^(153)Sm-EDTM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首次应用^(153)Sm-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放射性比值(T/NT)、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比(MC/TC)以及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总面积的百分比(MA/TA)进行分组,对以上6种因素及其它3种因素(性别、年龄、治疗剂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6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9.74%。前列腺癌组和乳腺癌组疗效明显好于肺癌组(P<0.01);腰痛组和腰痛伴其它部位疼痛组疗效明显好于髋关节或下肢疼痛组(P<0.001);T/NT为1.2~2.0组疗效明显好于T/NT小于1.20组(P<0.005)。影响疗效的因素依次为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MC/TC,而治疗剂量、骨转移数目、疼痛程度、性别、年龄等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前列腺癌与乳腺癌骨转移者、主要表现为腰痛或腰痛伴其它部位疼痛者及T/NT小于1.2~2.0者,^(153)Sm-EDTMP治疗后疼痛缓解较好,宜行^(153)Sm-EDTMP治疗。肺癌骨转移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或下肢疼痛者及T/NT小于1.20者疗效较差,对他们行^(153)Sm-EDTMP治疗应慎重。
- 欧阳巧洪田嘉禾滕小梅刘加昌张瑾文志道
- 关键词:骨转移癌姑息治疗影响因素
- 市区与郊区青少年骨密度变化的比较
- 2003年
- 目的:了解市区与郊区12~14岁男女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613例健康中学生男女行全身扫描。其中,市区307人,郊区306人;男生296例,女生317例。结果:市区12~14岁男女孩的身高、体重及全身总BMD和总骨矿含量(BMC)等分别都高于郊区同龄男女。市区男女身高比郊区男女高2~5cm,市区男女的体重比郊区男女重2~10kg,市区男女孩的BMD和BMC明显高于郊区男女(P<0.01)。女孩BMD值高于同龄男孩,且女孩BMD年增长速度快于同龄男孩,女孩BMD年增长2.7%~8.1%,男孩BMD年增长2.1%~2.5%。结论:该年龄段(12~14岁)女孩BMD高于同龄男孩,郊区男女生长发育比市区同龄男女晚约1~2年。
-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刘青滕小梅
- 关键词:青春期骨密度
- 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测量分析
- 目的为使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具针对性,应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状况有较好的了解。观察了6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及27例正常老年人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
- 李平生韦兴殷亚昕唐志雄彭朝津张瑾刘加昌候晓霞蔺静黄志红欧阳巧洪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测量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显像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
- 2001年
- 本文对106例临床怀疑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病人进行了高锝酸盐(^(99)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以评价甲状腺显像对亚甲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受检者共106例,男37例,女69例,平均年龄41.91岁。最后经临床各项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为亚甲炎7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8例、桥本氏炎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6例、甲状腺腺瘤伴出血4例、无甲状腺疾病6例。
- 张瑾欧阳巧洪刘加昌刘青
-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甲状腺内分泌腺亚甲炎
- 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测量分析
- 目的:为使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具针对性,应对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骨代谢状况有较好的了解。观察了65例骨质疏松症病人及27例正常老年人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希望在骨代谢水平上对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深一步的分...
- 李平生韦兴殷亚昕唐志雄彭朝津张瑾刘加昌候晓霞蔺静黄志红欧阳巧洪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测量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观察12~14岁青少年男女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对306例健康男女中学生行左前臂、腰椎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一岁分一个组。结果:该年龄段(12~14岁)女孩 BMD 年增长速度快于同龄男孩,其 BMD 值也高于同龄男孩。各部位 BMD 值腰椎最高,其次为全身总BMD 和前臂远端1/3处,前臂远端1/10处最低。男女 BMD 年增长速度以腰椎和前臂远端1/10处较快。腰椎与全身总 BMD 相关性最好(P<0.001,r=0.674~0.811)。结论:该年龄段男女各部位 BMD 增长快慢不一,松质 BMD 增加快于皮质 BMD。测量腰椎 BMD 能反映全身 BMD 状况。
- 刘加昌欧阳巧洪张瑾滕小梅刘青
- 关键词:青少年骨密度
- 400例北京城区少女骨密度结果分析
- 2001年
- 刘加昌张瑾欧阳巧洪刘青滕小梅
- 关键词:少女生长发育身高体重
-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15 3 Sm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76例首次应用15 3 Sm EDTMP治疗的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 ,分别按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病灶骨与正常骨组织 (T/NT)放射性比值、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以及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总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组疗效与统计检验 ,并对以上 6种因素及性别、年龄和治疗剂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6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6 9 74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明显好于肺癌 ( χ2 =1 1 .1 86 ,P <0 .0 1 ) ;腰痛和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疗效明显好于髋关节或下肢疼痛 ( χ2 =1 8.980 ,P <0 .0 1 ) ;T/NT比值为 1 .2~ 2 .0时疗效明显好于T/NT <1 .2 0时 ( χ2 =1 2 .894 ,P <0 .0 1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疗效的显著因素依次为主要疼痛部位、原发癌类型、骨转移灶占全身骨骼放射性总计数的百分率 ,而治疗剂量、骨转移数目、性别、年龄等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原发癌为前列腺癌与乳腺癌骨转移者、疼痛主要以腰痛或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者及T/NT为 1 .2~ 2 .0者 ,行15 3 Sm EDTMP治疗疗效更佳。
- 欧阳巧洪田嘉禾滕小梅刘加昌张瑾文志道
- 关键词:^153SM-EDTMP影响因素骨肿瘤EDT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