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蓉 作品数:33 被引量:231 H指数:9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情危重,近年来AP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胰腺假性囊肿(PPC)是AP的常见并发症,AP并发PPC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敏感指标有效地预测PPC的发生。目的探讨AP并发PPC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防控,积极干预,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6—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AP患者57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48 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并发症(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AP患者根据是否并发PPC,分为病例组78例(13.7%)和对照组493例(86.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并发PPC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严重程度分级、病因、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胰腺炎发作史、糖尿病病史、清蛋白(ALB)、脂肪酶(LIP)、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4.662,95%CI(1.520,14.304)〕、饮酒史〔OR=3.686,95%CI(1.701,7.987)〕、既往胰腺炎病史〔OR=1.448,95%CI(1.068,1.676)〕、糖尿病病史〔OR=3.741,95%CI(1.927,7.260)〕、D-二聚体〔OR=1.483,95%CI(1.283,1.714)〕是AP并发PP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BMI高、饮酒史、既往胰腺炎病史、糖尿病病史、D-二聚体高是AP并发PPC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因素的AP患者,应密切随访。 杨子云 张海蓉 何佳薇 张景丽 李若畅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胰腺假性囊肿 并发症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机制及免疫/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免疫/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等共同构建的促癌微环境,以免疫抑制为突出特征,不仅可以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也是患者对抗肿瘤治疗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环境出发,设计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以逆转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对提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和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杨佳妮 张海蓉关键词: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肿瘤微环境 治疗学 云南省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237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最常见的 NEN 类型,约占所有NEN的65%-75%[1].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EP-NEN的发病率呈稳定上升趋势[2-4].我国对GEP-NEN的认识和研究相对滞后,肿瘤登记系统尚未覆盖全国各省市及自治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缺乏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5].目前云南省对该病的报道极少,相关发病情况及诊治现状尚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获得云南省 GEP-NEN的发病情况、诊断水平、治疗现状等流行病学资料,建立云南省GEP-NEN开放性资料库,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同时为全国GEP-NEN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 谢凤梅 张海蓉 张元森 王磊 李宗帅 陈建 左丽婷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胰 诊治 NEOPLASM 神经内分泌细胞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2020年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50%,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对SAP的早期识别、及时有效地干预处理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AP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预测指标。本文就RDW与AP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王文梅 张景丽 张海蓉关键词:胰腺炎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 E R 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近些年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y l o r i)认识的深入和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H.pylori感染呈下降趋势,而同时GERD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使得H.pylori感染与GERD之间的关系成了消化学界颇具争议的话题.GERD的发生与食管的保护屏障、食管的动力、胃内酸度以及胃的排空有关,H.pylori感染可能会作用上述因素对GERD产生影响. 张元森 张海蓉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017年 高脂血症已成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上对HLP的相关发病机制及诊治认识不足,加上其发病和治疗有一定的特异性,HLP的诊治易被延误。降脂药物、血液净化、低分子肝素、胰岛素、分子生物学治疗等是治疗HLP的主要措施,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诱发因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HLP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对其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因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治疗的革新,HLP的诊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本文就HLP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左丽婷 陈建 张海蓉关键词: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类 胰腺炎 益生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2014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感染和菌血症是SAP患者主要的死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倡益生菌治疗.益生菌通过促进肠道动力、抑制肠道致病菌过度生长、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及减轻胰腺、肺、肝损伤来改善SAP患者的预后.近年研究表明益生菌联合免疫营养能改善SAP患者的预后.目前,益生菌应用于SAP还存有争议. 谢凤梅 张海蓉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益生菌 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点,根据有无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及持续时间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中重度、重度3级[1]。临床上约80%是轻中度急性胰腺炎,通常经过对因治疗和保守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然而约20%会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李瑞 张海蓉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生物学标志物 miRNA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的肿瘤。pNET通常起病隐匿且具有高度转移性特征,患者确诊时往往处于晚期远处转移状态。微小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发育、代谢、凋亡等过程,其异常表达与pNET的发生、发展相关。 杨佳妮 张海蓉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微小RNA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转移 肝脏穿刺活检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王磊 张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