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峰

作品数:3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银行
  • 12篇金融
  • 7篇行长
  • 6篇银行业
  • 3篇银行业务
  • 3篇融资
  • 3篇农村
  • 3篇资本
  • 3篇资产
  • 3篇金融体系
  • 3篇保险
  • 2篇地产
  • 2篇信贷
  • 2篇信实
  • 2篇银监会
  • 2篇证券
  • 2篇证券化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民生银行
  • 2篇荣誉

机构

  • 1篇国家信息中心

作者

  • 34篇张志峰
  • 2篇李霞
  • 2篇余欣
  • 1篇张奇
  • 1篇毛欢喜
  • 1篇王东升
  • 1篇史蔓丽
  • 1篇徐亚丽
  • 1篇祝宝良

传媒

  • 34篇中国金融家

年份

  • 21篇2005
  • 13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岁仍旧披盔甲 回首金融不了情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沈日新传奇
2005年
百岁人生,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如果一个百岁老人再伴着许多传奇的荣誉与经历,就会让许多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沈日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与中国的金融事业结下了不解情缘,直到现在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想了解他的传奇经历吗?想知道他长寿的秘诀吗?本期《金融家风采》中关于他的故事,一定让您读起来感觉酣畅淋漓。
张志峰
关键词:批注办公桌金融经济理论
踏平坎坷成“大道”——记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经叔平的思与行
2004年
民生银行董事长经叔平仍然活跃在中国的政经舞台上, 并为民生银行的发展殚精竭虑。在这里,我们只能记录下他思与行的一些片断,勾画出一位时代巨子历经艰辛、终成“大道”的动人风采。
张志峰
关键词: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坎坷磨难笑容
如何防范土地融资中的金融风险——访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樊志全被引量:2
2004年
在宏观经济局部过热,房地产泡沫若隐若现的背景下,银行该如何规范自身的房地产信贷行为,并从土地这个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本刊独家专访了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樊志全。
张志峰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融资金融风险银行
在求真务实中展现希望——银监会合作部主任张功平回顾展望农信社改革历程
2004年
随着国务院决定将试点范围扩大到21个省(市),此次农信社改革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银监会合作金融监管部主任张功平指出:农信社改革要做到改革、监管、发展、稳定四者缺一不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
张志峰
关键词:农信社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务院银监会部主任
群星怎样闪耀——优秀共产党员李向党和“向党工作站”启示录
2004年
值此中国共产党诞生83周年纪念日之际,本刊隆重推出金融界四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的李向党同志,把服务工作当作一门艺术,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客户,体现了新时期先进典型的独特魅力;由李向党引发而创办的“向党工作站”,学先进活动出现了依托载体,纳入管理,目标量化,操作具体的创新方向,读来使人耳目一新。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的杨晨霞同志,以改革促服务,创绩效,她所带领的团队,成为一片瑰丽的“银海彩霞”。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的周洪胜同志,心系“三农”,战洪涝,驱贫困,17个春秋不言苦累,他所在的营业所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老百姓的水上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吉林分行的齐宏延同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银行业务的电子化而忘我工作,以一位知识女性的青春和智慧,成为一朵令人骄傲的“科技之花”。他们都是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贡献。读一读他们的事迹,你会有所感动、有所启发,从而在中国共产党高高飘扬的旗帜下,书写壮丽的人生篇章。
徐亚丽张志峰余欣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
诺贝尔经济学奖离中国有多远
2005年
张志峰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荣誉
迎接开放金融体系的到来
2005年
开放的金融体系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开放不可逆转,但如何把握好度至关重要。本栏目从“施压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动”、“外资入股”、“产品创新”、“金融人才”几个角度分析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冲击以及决策管理层面对压力所作出的努力。
张志峰
关键词:金融体系美洲银行外资入股投资额度QFII金融人才
施压人民币:大国博弈中的金融角力被引量:1
2005年
张志峰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金融界
薛暮桥:巧计立大功
2005年
张志峰李霞
关键词:大功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生命轨迹
后汇率时代的十大猜想
2005年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这一公告是历史性的,它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汇率时代。而此次汇率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后汇率时代里,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本刊精心策划了一组文章,《后汇率时代的十大猜想》,邀请专家学者一起来对此进行探讨。
王东升张志峰李霞余欣毛欢喜史蔓丽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猜想汇率改革精心策划历史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