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来

作品数:48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11篇出血
  • 9篇脑出血
  • 7篇脑损伤
  • 6篇血肿
  • 6篇外科
  • 5篇引流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颅内
  • 5篇机器人
  • 5篇高血压
  • 4篇外科学
  • 4篇膜下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硬膜
  • 3篇硬膜下
  • 3篇硬膜下血肿

机构

  • 41篇延安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41篇张国来
  • 16篇韩繁龙
  • 14篇赵开胜
  • 13篇吴生贵
  • 12篇陈延
  • 11篇白茫茫
  • 9篇周志武
  • 8篇衣志刚
  • 8篇田增民
  • 7篇向言召
  • 7篇闵怀伍
  • 7篇赵全军
  • 6篇曹宁
  • 5篇尹丰
  • 5篇卢旺盛
  • 4篇王小龙
  • 4篇朱强
  • 4篇孙红星
  • 3篇刘达
  • 3篇王小龙

传媒

  • 7篇延安大学学报...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枕下乳突后钻孔引流治疗小脑半球出血被引量:3
2007年
赵开胜陈延张国来
关键词:CT钻孔引流小脑出血
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室管膜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室管膜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84例室管膜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3 cm),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EGFR的表达情况。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室管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室管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EGF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分级为Ⅲ~Ⅳ级的室管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EGF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84例室管膜瘤患者预后好转68例,预后不良16例,预后好转与预后不良室管膜瘤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情况、EGF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幕下、组织学分级为Ⅲ~Ⅳ级、Ki-67阳性表达、EGFR阳性表达均为室管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Ki-67、EGFR在室管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肿瘤部位为幕下、组织学分级为Ⅲ~Ⅳ级、Ki-67阳性表达、EGFR阳性表达均为室管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文涛曹宁张国来
关键词: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室管膜瘤预后
无框架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33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结合显微手术微侵袭治疗脑内小病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33例脑内小病灶患者,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病变全切除30例,占90.9%,次全切除2例,占6.0%,大部分切除1例,占3.0%,无手术死亡。本组19例症状性癫痫起病的患者,15例(78.9%)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4例(21.0%)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效果良好。结论: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微侵袭治疗脑内小病灶,具有微创伤、精确性高、可重复性好及安全性强等优点,是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手段。
白茫茫周志武田增民陈延吴生贵王建清赵全军张国来衣志刚尹丰赵开胜韩繁龙朱强郭杰卢旺盛王亚明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复杂,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而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死残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颅脑损伤术后应高度警惕其脑梗死并发症的可能,提高对该并发症的病因、危险因素的认识,以便在术中避免医源性损伤,防止因减压窗不充分导致血管嵌顿受压,术后尽早行颅脑CT或MRI明确诊断,同时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脑保护剂等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国来闵怀伍向言召韩繁龙曹宁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后并发症脑梗死
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CAS-BH5)的临床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应用CAS-BH5实施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远程遥操作手术10例。术后随访10 ̄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40例,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定位精度为(1.05±0.13)mm,手术有效率95%,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CAS-BH5设计结构合理,操作集成实用性强,定位精确且操作方便。无框架立体定向遥操作安全可行的。
尹丰田增民王田苗赵全军卢旺盛王亚明魏军张国来刘达白茫茫郝秋星于雪陈延衣志刚
关键词:机器人立体定向技术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近几年,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是颅脑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头颅CT检查具有滞后性,从而导致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因此入院时评估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回顾性研究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5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其中颅脑损伤后脑梗死35例与颅脑损伤后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张国来闵怀伍向言召韩繁龙曹宁孙红星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塞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3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炎、神经恢复药物、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GY2672/0.3-16IV型高压氧舱在患者身心状况基本稳定后予以高压氧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中定向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和计算能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风险,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和可控性高,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韩繁龙张国来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
高压氧联合磁刺激、醒脑静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磁刺激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1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外科治疗以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HBO)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机体炎症因子、临床预后、记忆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52/55),与对照组的总治疗率相当(89.23%,P>0.05);观察组患者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瞬时记忆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磁刺激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下调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苏醒及记忆功能的恢复。
孙红星闫忠军韩繁龙曹宁张国来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昏迷高压氧磁刺激醒脑静注射液
脑出血并发脑疝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死亡42例,存活74例。死亡主要原因为术前脑疝时间较长,术后脑疝不能缓解26例,占死亡总数的61.9%。其他原因有术后二次出血6例,肺部感染4例,肾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各2例,其他原因2例。对存活的74例患者,随访3~6个月,按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标准(ADL)评定,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Ⅴ级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手术的预后主要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早期清除血肿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张国来王小龙
关键词:颅内出血预后
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应用CA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仪和CAS-BH5型机器人对22例患者进行颅内病变活检,获取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脑肿瘤16例;脱髓鞘病变1例;放射性脑坏死1例;炎性病变3例;1例未取得阳性病理结果,活检阳性率>95.5%,2例并发颅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明确颅内占位病变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可靠方法,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它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灵活、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完成高质量的定向活检术。
白茫茫周志武田增民陈延吴生贵王建清赵全军张国来衣志刚尹丰赵开胜韩繁龙朱强卢旺盛王亚明
关键词: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占位病变活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