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梅娟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脑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外环座、内环转体、平行四连杆组、导向套和调节转轴,外环座圆周边缘的上部等间距分布有一些列卡条,内环转体匹配套装于外环座内侧且能够相对转动,在内环转体的内壁铰接平行四连杆组,平行...
- 康梅娟李征张保朝陶雅非温昌明付莉萍党永霞李慧李瑞文牛桂林李平杨钰楚黎君茹睿席腾飞程双蕾吴应颖
- 文献传递
- 泌尿外科术后熏蒸清洗器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泌尿外科术后熏蒸清洗器,包括熏蒸清洗桶,熏蒸清洗桶上铰接有盖体,熏蒸清洗桶内由横板分隔为消毒区及控制区,消毒区内套设有废液槽,废液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流通孔;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组件和废...
- 李征李平康梅娟程双蕾马菊刘磊杨立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
- 本发明属于神经内科用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神经内科检查器,针对现有的设备不够便携使用,不具有可折叠式座椅结构,每次敲打的力度有差别,影响医生的判断,医生的工作强度高,不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使用的问题,现如...
- 周静李连冲温昌明康梅娟王彦平余洋陈笛
- 文献传递
- 硒对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后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硒对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后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60只小鼠,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20只。观察组肌内注射20μg/kg亚硒酸钠注射液,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肌内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第8天,观察组和对照A组经腹腔注射600万U/kg青霉素,对照B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将三组小鼠的水迷宫逃脱时间、脑组织中MDA、GSH-Px活性和小鼠癫痫发作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三组小鼠出现癫痫的时间、癫痫发作级别、MDA、GSH-Px活性、水迷宫潜逃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急性癫痫会导致脑组织氧化损伤,而对小鼠进行补硒可以显著改善MDA含量、GSH-Px活性,减少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
- 康梅娟关方霞
- 关键词:硒小鼠急性癫痫脑组织
- 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TREVO支架取栓再通有效性及对Vaspin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应用TREVO支架取栓再通的有效性及其对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1—2019-12南阳市中心医院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TREVO支架取栓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72 h、90 d的NIHSS评分、MoCA评分、血清Vaspin水平,术后90 d mR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72 h、90 d相较术前NIHSS评分均降低,MoCA评分、血清Vaspin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90 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优于对照组,mRS评分≤2者占比观察组(58%)显著高于对照组(38%),2组患者术后90 d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REVO支架取栓再通对超时间窗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术后患者血清Vaspin水平,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认知功能,改善预后。
- 康梅娟温昌明张保朝孙军刘义锋汪宁张东焕楚黎君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血管再通
- 一种脑血管造影患者穿刺侧肢体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血管造影患者穿刺侧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矩形滑孔,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矩形滑孔,安装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
- 康梅娟李征温昌明王洁杨钰楚黎君李平
- 文献传递
- 法舒地尔用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脑动脉瘤对患者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1∶1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意识状态、日常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损伤、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Caspase-3、ET-1水平、预后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栓塞程度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Barthel均显著上升,NFI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GCS、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3、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呕吐以及颜面潮红等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脑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及时使用法舒地尔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Caspase-3、ET-1水平,延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李芳英高军陈笛康梅娟
- 关键词:脑动脉瘤法舒地尔半胱氨酸蛋白酶-3
- 血清VILIP-1 CXCL16联合ox-LDL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VILIP-1、CXCL16结合ox-LDL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以2020-05—2021-12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取100例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依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患者半年内的临床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以患者临床预后为因变量,VILIP-1、CXCL16、ox-LDL为自变量拟合多分类或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指标对患者病情或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ILIP-1、CXCL16、ox-LDL等均是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分级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VILIP-1的AUC值为0.834,灵敏度69.45%,特异性80.29%;CXCL16的AUC值为0.830,灵敏度69.38%,特异性81.02%;ox-LDL的AUC值为0.824,灵敏度69.40%,特异性80.3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38,灵敏度83.56%,特异性93.11%。结论血清VILIP-1、CXCL16、ox-LDL水平的异常变化与疾病分型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效能良好。
- 康梅娟温昌明张保朝孙军裴双杨银雪崔萍
- 关键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清
- 血清Lp(a)、GAL3、Vaspin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revo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半乳糖凝集素3(GAL3)、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revo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Trevo支架取栓。根据患者术后第14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优良组(76例)及转归不良组(36例)。对比两组入院、术后即刻、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的血清Lp(a)、GAL3、Vaspin水平,采用Spearmen分析血清Lp(a)、GAL3、Vaspin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revo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转归优良组的血清Lp(a)和GAL3均低于转归不良组(t=7.725、10.602、9.578,2.888、5.875、9.45,P均<0.05);Vaspin水平均高于转归不良组(t=23.416、14.754、8.428,P均<0.05);Spearme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revo支架取栓术后转归优良与血清Lp(a)、GAL3正相关,与Vaspin水平负相关。结论血清Lp(a)、GAL3、Vaspin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revo支架取栓术后转归情况具有相关性,可参考对患者血清Lp(a)、GAL3、Vaspin进行监测及时给予相应临床措施以改善患者取栓术后转归情况。
- 康梅娟温昌明张保朝孙军汪宁张东焕张缦莉
- 关键词:血清脂蛋白A半乳糖凝集素3
- 桥接法与直接取栓法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桥接法和直接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其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51~74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直接机械取栓治疗者34例纳入直接取栓组,采用静脉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桥接治疗者33例纳入桥接治疗组。术后即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血管再通率,术后48 h复查CT评估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前及术后第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90 d内病死率。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上述各观察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90 d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因分型、发病时间、血管闭塞部位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桥接治疗组与直接取栓组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占比分别为9.1%(3/33)和32.4%(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5,P<0.05)。桥接治疗组术后第90天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评分为0~2分)的患者占比高于直接取栓组,分别为51.5%(17/33)和29.4%(10/34),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01,P>0.05);桥接治疗组、直接取栓组术后血管再通率和术后90 d内死亡率分别为75.8%(25/33)、58.8%(20/34)和27.3%(9/33)、29.4%(10/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治疗组患者术后48 h并发颅内出血1例(3.03%),直接取栓组则无一例并发颅内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时NIHSS评分为术后90 d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为1.208(1.059~1.377),P<0.01]。结论直接取栓治疗与桥�
- 张东焕张保朝高军康梅娟刘义锋汪宁孙军陈笛王洁温昌明
- 关键词:卒中后循环机械取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