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建媛

作品数:38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中医
  • 9篇胆管
  • 9篇萎缩性
  • 9篇慢性
  • 9篇慢性萎缩性
  • 8篇萎缩性胃炎
  • 8篇胃炎
  • 8篇慢性萎缩性胃...
  • 7篇疗效
  • 7篇梗阻
  • 6篇中药
  • 6篇介入
  • 5篇中医药
  • 4篇胆管梗阻
  • 4篇胆汁
  • 4篇胆汁引流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引流

机构

  • 31篇深圳市中医院
  • 2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38篇康建媛
  • 17篇郭绍举
  • 11篇李健
  • 10篇李京伟
  • 6篇黄彬
  • 4篇黄明河
  • 3篇刘冬厚
  • 3篇王天星
  • 3篇张竞超
  • 3篇郑传彬
  • 2篇吴海滨
  • 2篇刘禹翔
  • 2篇彭立生
  • 1篇谢伟昌
  • 1篇李丽
  • 1篇何力
  • 1篇王德萍
  • 1篇魏春山
  • 1篇王建军
  • 1篇潘华峰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光明中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萎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其对COX-2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萎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胃黏膜组织及血清环氧化酶-2(COX-2)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萎胃颗粒组)和对照组(胃复春组)各41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萎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病理检查较胃复春组有明显改善(P<0.05),萎胃颗粒组降低COX-2表达量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萎胃颗粒能够降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量,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从而发挥其对CAG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郑焕填康建媛李健郑传彬刘冬厚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复春环氧化酶-2胃痛
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摩罗丹浓缩丸治疗,治疗组予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征象及胃黏膜组织病理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组胃镜下征象评分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Ⅰ号方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不适表现、改善胃镜下病变征象分级及胃黏膜组织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情况,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京伟吴海滨陈玉琴康建媛谢伟昌黄彬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评价
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取石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茵栀黄注射液胆道冲洗加中药结合内镜)32例,对照组(内镜治疗)27例。)[结果]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在术后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临床症状口苦咽干、上腹饱胀等多个指标上优于内镜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道冲洗加中药口服结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康建媛
关键词:胆管结石内镜治疗胆道冲洗茵栀黄注射液
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结合介入技术治疗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例)和对照组(n=19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GGT)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后胆汁生化、胆汁引流量的情...
王天星康建媛李健黄明河
关键词:胆管梗阻推按运经仪ERCP胆汁引流
文献传递
推按运经仪对胆管梗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推按运经仪对胆管梗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治疗后肝功能(ALT、TB、GGT)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治疗后胆汁生化和胆汁引流的情况,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4 h胆汁引流量(376±96.2)ml明显多于对照组(281±85.4)ml;治疗后1.5 h胆汁引流量(22±6.5)ml多于对照组(17±5.2)ml;胆汁Ca2+(1.81±0.32)mmo;/L低于对照组(2.06±O.35)mmol/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按运经仪能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增加胆汁分泌和排出,改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
康建媛王德萍黄学芬
关键词:胆管梗阻推按运经仪ERCP胆汁引流
介入技术结合运经仪治疗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胆管梗阻性疾病是胆道病变的常见问题,其梗阻的程度越完全、时间越长,则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其临床表现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因、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临床差异较大,表现形式亦多变。早期不完全梗阻时,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康建媛
关键词:胆管梗阻推按运经仪胆汁引流介入技术
文献传递
血必净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 系统评价血必净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关于血必净联合西医疗法对比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月,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1项研究,48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较单用西医疗法的总有效率更高[RR=1.20,95%CI(1.17,1.24)],腹痛缓解时间[MD=-1.64,95%CI(-1.87,-1.40)]、腹胀缓解时间[MD=-1.48,95%CI(-1.78,-1.18)]、住院时间[MD=-4.84,95%CI(-6.78,-2.90)]更短,降低血淀粉酶[MD=-112.45,95%CI(-152.24,-72.67)]、白细胞[MD=-2.44,95%CI(-3.13,-1.76)]、CRP[SMD=-2.12,95%CI(-2.51,-1.72)]、IL-6[SMD=-2.11,95%CI(-2.54,-1.69)]、IL-8[SMD=-1.98,95%CI(-2.57,-1.40)]、TNF-α[SMD=-2.06,95%CI(-2.43,-1.68)]的作用更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良好,值得推广。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小、文献质量低、异质性高、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徐思思李芳斓康建媛李海文郭绍举
关键词:血必净西医疗法急性胰腺炎META分析
黄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经验
2021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于癌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西医暂无阻断或逆转萎缩的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甚至逆转萎缩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黄彬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CAG的发病基础,痰瘀、热毒互结是病机关键,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瘀、解毒散结为法,运用自拟方消萎化肠方作为基础方,别脉遣方,识症用药,形成“验方+时方+识症”的用药模式,并重视药后调护,常能有效控制CAG的发展,甚至逆转萎缩。
郭玲珑洪欣欣李京伟许艺飞康建媛黄彬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
萎胃汤对肠上皮化生大鼠胃黏膜病理与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肠上皮化生(IM)大鼠胃黏膜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萎胃汤对IM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给予SD大鼠以MNNG自由饮用,建立I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叶酸组,萎胃汤低、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以叶酸、萎胃汤相应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变化。结果:萎胃汤各治疗组大鼠胃黏膜黏液空泡及细胞质缺染减少;固有层腺体更为丰厚,腺体排列规则;细胞、细胞核固缩程度减轻;分别提示IM、萎缩、组织异型性程度减轻。此外,萎胃汤各治疗组AB-PAS蓝染较浅,也提示IM程度减轻。超微结构方面,可见主细胞粗面内质网结构和酶原颗粒结构的改善和丰富。萎胃汤治疗还恢复了壁细胞线粒体结构,减少分泌小管、小泡结构系统黏液分泌,改善膜结构。以萎胃汤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萎胃汤具有改善大鼠胃黏膜IM的作用。
周荻书王爱玲李海文宋书雅张伟健潘华峰蔡甜甜康建媛朱梦露杨良俊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
中医药辨治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综述近年来中医药辨治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结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被认为具有恶变的高度风险,故积极防治结肠息肉可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发生。结肠息肉可归属中医学中的"息肉""肠覃""肠澼"等范畴,其病因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畅等有关,痰、浊、瘀、滞为结肠息肉的病理因素,脾虚湿滞为结肠息肉的主要病机。中医药疗法如中药辨证施治、中药保留灌肠、针灸、穴位埋线等均对治疗结肠息肉有效,可降低复发率,减轻症状。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研究报道尚少,多数仅局限于临床观察,故今后需开展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康建媛黄彬张春虹
关键词:结肠息肉腺瘤结肠癌肠覃肠澼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