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方

作品数:24 被引量:237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环境保护科研课题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污染
  • 4篇污染特征
  • 4篇颗粒物
  • 4篇PM2.5
  • 3篇臭氧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物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象
  • 2篇气象要素
  • 2篇污染防治
  • 2篇污染监测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 2篇相色谱
  • 2篇灰霾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机构

  • 24篇杭州市环境监...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杭州市气象局
  • 1篇聚光科技(杭...
  • 1篇浙江求实环境...

作者

  • 24篇应方
  • 9篇洪盛茂
  • 6篇焦荔
  • 5篇凌晨
  • 5篇沈建东
  • 5篇何曦
  • 5篇包贞
  • 4篇许燕冰
  • 4篇姚琳
  • 3篇叶辉
  • 3篇张天
  • 3篇华融泓
  • 3篇徐昶
  • 3篇杨乐
  • 2篇陈超
  • 2篇毕晓辉
  • 2篇阮东德
  • 2篇陈峰
  • 2篇唐访良
  • 2篇叶贤满

传媒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与发展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能源工程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环境保护前沿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市主城区VOCs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9年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仪,2013年在杭州市主城区对56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开展1年的连续观测.研究VOCs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和日变化规律,总VOCs年均体积分数为42.1×10^(-9),其中烷烃占54.0%,烯烃占23.4%,芳香烃占14.4%,炔烃占8.2%.日变化规律表现为夜晚体积分数高于白天,在14:00达到全天最低值.分析VOCs特征物种发现,机动车尾气可能是主城区VOCs的主要来源.丙烯等效体积分数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均表明,VOCs反应活性较大的是烯烃,对OH活性和OFP的贡献率均超过60%,其次芳香烃和烷烃.分析气象要素与VOCs体积分数关系发现,在11~40°C下VOCs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湿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光照对VOCs体积分数的影响较大,降水对VOCs的冲刷不明显.杭州全年以东风、北风为主导风向,但不同风向下的VOCs体积分数分布规律不明显.不论是主导还是非主导风向,VOCs体积分数始终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不同季节,风速影响幅度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夏季.
李康为应方陈玲红郑仙珏韩黎霞吴学成高翔岑可法
关键词:城市污染日变化气象要素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被引量:9
2019年
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故亟需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本文以金纳米溶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增强基底,结合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实现了倍硫磷与对硫磷等常用有机磷农药的多靶标同时检测。结果表明倍硫磷和对硫磷分别在1053cm^-1,1216cm^-1和857cm^-1,1112cm^-1处具有特征拉曼谱峰,且两者互不干扰。同时进一步研究表明,倍硫磷和对硫磷的浓度与其特征拉曼谱峰强度线性相关,故可实现定量检测,其中倍硫磷检测限可达0.01μg/mL对硫磷检测限可达0.025μg/mL。同时,该SERS方法可直接用于菠菜实际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多靶标快速检测,检测限达到0.05μg/mL。该SERS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多靶标同时检测等优点,有望实现农药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
应方梁苗苗李剑锋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农药残留
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
洪盛茂焦荔冯银厂陈建民马万里颜鹏常杰何曦徐昶叶贤满沈建东杨成军孙鸿良徐鸿杨乐包贞林丰妹应方毕晓辉孔令东葛滢张裕芬高丽娜齐冰杜荣光姚琳祝斌管丽莉张天何纪平姚晗张丽娜凌晨张海洋朱英俊张昊
背景与来源:近年来,杭州市区灰霾现象发生比较频繁,每年发生天数都在150天左右,对市民身体健康、城市生态建设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针对灰霾现象成因及控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
关键词:
杭州市道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及其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研究了夏季杭州市主要类型道路(隧道、快速道路、主干道和支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以及2010年11月—2011年7月间快速道路空气中VOC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道路空气中VOC浓度显著大于风景区内VOC浓度,隧道浓度最高(828.4μg·m-3),其它道路空气中VOC浓度随着车流量减少而降低.源解析结果发现道路空气中VOC的主要贡献者为机动车排放,但同时也受到溶剂挥发、煤或生物质燃烧的影响,风景区内VOC则受煤或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影响更大.快速道路空气中VOC浓度和反应活性由机动车排放、植物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决定,呈现夏>秋>冬>春的季节变化特征.机动车排放的烯烃和芳香烃是道路空气中主导的活性VOC物种,说明机动车排放是杭州市大气反应活性的最大贡献者.此外,在夏、秋季节,植被排放的异戊二烯显著的增强了道路空气中VOC的反应活性.
应方包贞杨成军姚琳朱利中焦荔洪盛茂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城市道路机动车尾气
带有风速检测功能的声级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风速检测功能的声级计,包括声级计本体,所述声级计本体上端安装收音筒,声级计本体下端安装测风头,测风头侧面开设连接槽,声级计本体前端安装固定罩,固定罩前端设置拉门,固定罩内安装固定块,固定块一端安装...
应方程咏旻凌晨冯晓峰华融泓
固相微萃取-便携式GC/MS快速测定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In-situ SPME/GC-MS)分析地表水和废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6种有机磷农药在2.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33μg/L^1.22μg/L,低、高质量浓度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6.8%~17.5%,加标回收率为84.9%~109%,与实验室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陈欢应方孙丽丽许燕冰邓家辉沈毅马乔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固相微萃取地表水废水
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PM2.5和O3污染特征与区域传输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分析了2016年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8月24日至9月6日)的环境空气质量,利用WRF-CMAQ模型研究了区域传输对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PM2.5和O3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G20峰会保障期间,杭州市PM2.5日均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1.3μg/m^3,逐日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75μg/m^3)的要求,8月31日出现PM2.5浓度上升趋势,9月1日达到最高47.0μg/m^3;O3最大8h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59.9μg/m^3,8月24日至25日和8月28日至31日两个时段O3浓度出现了超过GB 3095-2012二级标准(160μg/m^3)的情况。杭州市本地减排对PM2.5浓度下降贡献70%,浙江省其他地市贡献16%,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与江西省分别贡献了8%、4%、2%,区域联防联控对杭州市PM2.5浓度的改善具一定的作用。精准控制上风向O3前体物排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杭州市的O3污染。
应方来勇江斌焕张强闫柳叶辉郑逸璇洪超鹏张鑫
关键词:G20峰会PM2.5O3
杭州市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2
2017年
利用2012~2016年杭州市近地面臭氧(O_3)的连续观测资料以及气象数据,分析了杭州市近地面O_3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杭州市O_3年平均浓度较10年前升高10μg/m^3左右,光化学污染形势日趋严重.O_3浓度冬季较低,其余季节均较高,日平均浓度大于100pg/m^3主要分布在4~10月.O_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5:00~7:00出现最低值,14:00出现峰值,超标时段主要出现在11:00~18:00.O_3浓度变化与紫外辐射、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紫外辐射大于0.02MJ/m^2、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低于70%时,O_3浓度会出现超标情况.风向风速对O_3浓度有一定影响,当风向为北风或偏北风时,O_3浓度较低;当风向为东风或偏东风时,O_3浓度较高,说明影响杭州O_3浓度升高的污染源也主要来自东部,南部和北部地区较少.
齐冰牛彧文杜荣光于之锋应方徐宏辉洪盛茂杨焕强
关键词:臭氧气象要素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分粒径来源解析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二次有机碳对细颗粒物的贡献,重新构建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杭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分粒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小粒径段中,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为主要贡献源类;在粗粒径段中,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的贡献逐渐增多,二次粒子与机动车尾气尘的总分担率下降到50%左右.
沈建东焦荔徐昶何曦应方洪盛茂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贡献的来源解析
2017年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杭州市五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对主要消光组分特征进行分析。SO_4^(2-)、EC、OC和NO_3^-对杭州市颗粒物消光能力相对分担率之比为8.7%:15.4%:27.8%:30.3%。二次转化生成的硝酸盐是杭州市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CMB模型和IMPROVE公式得出,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土壤风沙尘、(NH_4)_2SO_4、NH_4NO_3、机动车尾气尘、粗颗粒物和二次有机碳对杭州市细颗粒物(PM_(3.3))消光能力相对贡献率之比为0.04%:3.66%:0.30%:10.20%:11.66%:48.87%:10.81%:14.46%。汽车尾气尘对颗粒物的消光能力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了48%以上,是杭州市能见度下降的首要污染源,因此,要有效控制杭州市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应首要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包贞毕晓辉应方洪盛茂焦荔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CMB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