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志强 作品数:40 被引量:188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基于一种新型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的健康青年坐位躯干控制能力评估的信度研究 2020年 躯干对人体姿势的维持、稳定和直立有着重要作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躯干平衡及姿势控制的恢复是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基础和关键[1]。临床研究证实,虚拟现实技术对患者姿势控制、平衡、步态等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1]。BioMaster虚拟现实训练系统(Virtual Reallity Training System,VRTS)包括姿势控制评估与虚拟训练系统两个部分,不仅能够提供视觉反馈基础上的平衡功能训练,同时可提供躯干摆动角度等客观评估指标,对躯干姿势控制及训练过程中摆动角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可探讨性。鉴于国内关于VRTS在躯干控制角度评估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该系统评估健康人群的坐位时躯干倾斜角度变化的信度,旨在明确其用于姿势控制评估的可信度。 刘慧华 金冬梅 庄志强 洪忠秋 燕铁斌关键词:视觉反馈 虚拟训练系统 单次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比较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前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本科实习生1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每例受试者均随机接受电针和TEAS治疗,间隔1周。治疗前后检测SEP的N20、N9潜伏期及波幅。结果电针治疗后,刺激侧N20潜伏期明显延长(Z=-2.620,P<0.01);非刺激侧N9潜伏期延长(Z=-2.454,P<0.05),N9波幅降低(Z=-2.330,P<0.05)。TEAS治疗后,刺激侧和非刺激侧N9潜伏期均明显延长(Z>2.695,P<0.01)。两组治疗前后刺激侧及非刺激侧N20和N9潜伏期、波幅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Z<1.817,P>0.05)。结论单次电针及TEAS治疗均可对SEP的N20、N9潜伏期及波幅产生影响,两种治疗对SEP的影响组间无明显差异。 刘慧华 王颖敏 何晓阔 赵敬璞 金冬梅 庄志强 林锦丰 燕铁斌关键词:电针 经皮穴位电刺激 体感诱发电位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缺血半暗带GSK-3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是否与缺血半暗带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相关。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FES治疗组,每组均分为治疗0天(治疗前)、3天、7天、14天四个亚组。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并进行皮下电极埋置。术后3天开始行FES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在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定神经功能,随后取材,用Western Blot检测半暗带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第7、14天FES治疗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ES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大鼠神经功能较第0天和第3天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7天,GSK3β磷酸化水平FES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FES治疗组治疗第7天的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第3天和第14天(P<0.05)。结论:FES能通过增高GSK-3β磷酸化水平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 蔡传萍 金冬梅 录欣欣 刘慧华 庄志强 郑修元 吕晓 吴涛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神经功能损害 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与镜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半影区与镜区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MCAO造模步骤结束后,在大鼠偏瘫侧上肢埋置金属导线连接FES治疗仪。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似手术组、安慰电刺激组和FES组,每组又分为0d、3d、7d、14d 4个亚组,每亚组6只。FES在术后3d开始,使大鼠偏瘫上肢产生伸腕和伸指动作,每天1次,每次10min。在FES刺激前后的各个时间点进行网屏实验以观察各组的运动功能变化;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蛋白表达。结果:FES组在刺激7d和14d后运动功能较安慰电刺激组明显改善(P<0.05)。脑缺血半影区在刺激3d、7d、14d后、镜区存刺激7d、14d后,FES刺激组较安慰电刺激组SYN蛋白表达水平叫显增高(P<0.05)。结论:FES可以改善急性腑梗死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增强恼梗死周围缺血半影区和镜区SYN的蛋白表达,即增强脑的可塑性,但半影区的可塑性出现早于镜区,且表达强于镜区。 金冬梅 庄志强 燕铁斌 向云 彭源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 脑梗死 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bFGF、EGF表达和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LFE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探讨LFES治疗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FES治疗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又根据观察时间点分为治疗第3,7,14天3个亚组.LFES治疗组和安慰刺激组大鼠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术后第3天,LFES治疗组开始接受LFES治疗(频率30 Hz,脉宽250μs,强度为3 mA,每次10 min),观察在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大鼠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NSC巢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梗死侧脑组织bFGF、EGF总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同时采用网屏试验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结果 LFES治疗组大鼠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在治疗第7天、第14天明显高于安慰刺激组(P<0.05);梗死侧脑组织bFGF、EGF总蛋白和mRNA表达量在治疗第7天、第14天明显高于安慰刺激组(P<0.05);LFES治疗组网屏试验评分在治疗第14天明显高于安慰刺激组(P<0.05).结论 LFES能促进急性脑梗死大鼠脑部内源性NSC的增殖和bFGF、EGF的表达,并改善大鼠运动功能,增强脑的可塑性. 向云 燕铁斌 金冬梅 庄志强 彭源关键词:低频电刺激 8Hz/130dB次声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次声对大鼠心肌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8Hz/130dB的次声分别作用大鼠1,7,14,21和28d,每日2h,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心肌的凋亡情况以及次声引起的心肌氧化损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次声暴露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出现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增加(P<0.01);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P<0.01),SOD含量降低(P<0.01),心肌出现氧化损伤。这些损伤性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心肌损伤,损伤程度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裴兆辉 陈景藻 朱妙章 李玲 庄志强关键词:次声 心肌损伤 8 Hz、90 dB次声引起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相关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次声多次暴露后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用8Hz、9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d,每天2h,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次声暴露期间,与对照组比较,1d无显著变化,7d开始出现少数线粒体肿胀,14d开始出现较多线粒体肿胀,21d肌浆网扩张,28d有血栓形成。结论:8Hz、90dB次声可引起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轻微变化,这些变化和次声暴露时间和量有关。 裴兆辉 陈景藻 朱妙章 裴建明 庄志强 刘静关键词:次声 超微结构 心肌细胞 次声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实验观察 2005年 目的 :观察 8Hz、13 0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方法 :用 8Hz、13 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 1d、7d、14d ,每天 2h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VEGF表达的改变。结果 :在次声暴露期间 ,与对照组比较 ,7d时内皮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 ,14d时出现内皮细胞脱落 ;VEGF表达随时间较对照组增强。结论 :次声可引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与VEGF表达的变化 ,这些变化和次声暴露的时间有关。 裴兆辉 陈景藻 朱妙章 庄志强关键词:次声 超微结构 内皮生长因子 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国内康复从业人员对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信行现状,推动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调查对象为参加2021年~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团体标准编制4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通过问卷星线上调查,限时提交。共有441名学员参加了4期培训班培训,其中387名学员完成了问卷,54人(占总培训人数的12.2%)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剔除2份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85份(占提交问卷的99.48%)。采用非参数Kruskal Wallis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Spearman分析,对有效问卷的的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职称等级的知识总分、行为总分、问卷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知识总分分别与行为总分、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值分别为0.276、0.541,P值均<0.01),信念总分与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0.682,P<0.01),行为总分分别与知识总分、问卷总分呈正相关(ρ值分别为0.276、0.586,均P<0.01)。结论:康复从业人员对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团体标准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且缺少参与团体标准编制相关行为。应加强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识普及与相关的培训,提高康复医学团体标准的知信行水平。 丁丽娟 吴伟 廖美新 李敏 燕铁斌 燕铁斌关键词:知信行 康复医学 次声对大鼠心率与血压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暴露于8Hz,130dB及90dB次声不同时间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方法:将90只雄性大鼠随机为对照组、90dB暴露组及130dB组各5组(n=6),在1,7,14,21和28d暴露期间施以次声,2h/d,采用颈动脉插管法记录大鼠血压与心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90dB1d组及130dB1d组大鼠心率均加快(P<0.01),7,14,21,28d组无显著变化(P>0.05);130dB1d组心率快于90dB1d组(P<0.05)。90dB及130dB的1,14,21,28d组左室收缩压增加(P<0.01),90dB7d组无显著变化,而130dB7d组较90dB7d组增加(P<0.05)。90dB及130dB的1,7,14d组大鼠左室舒张压无显著变化(P>0.05),而21,28d组增加(90dB组P<0.05;130dB组P<0.01),130dB组增加较90dB组快。结论:次声对大鼠血压及心率有一定影响,与次声作用时间和声压级水平有关。 裴兆辉 丁红新 陈景藻 朱妙章 庄志强 裴建明关键词:次声 心率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