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学萍
- 作品数:35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西藏高等工科教育发展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文中分析了西藏工科人才的供应状况,对西藏高等工科教育的职能、工科专业的设置与完善、培养人才层次与模式以及西藏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曹志翔师学萍
- 关键词:高等工科教育
- 米林县羌渡岗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
- 2016年
- 本文以西藏米林县的一个行政村—羌渡岗村为基本单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人力资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接受较高水平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很少,适龄劳动人口外出打工比例较高。本文还就基于羌渡岗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就业成本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包括羌渡岗村在内的米林县人力资源开发建议:全面规划、完善农村教体系、优化就业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多措并举快速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合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姚学林师学萍朱俊贤
- 关键词:人力资源就业成本就业体系剩余劳动力教育体系
- 基于SLA分析框架的西藏农户生计资本分析——以尼洋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建立尼洋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根据对农户生计资本的调查数据,进行指标赋值和归一化计算,旨在分析比较尼洋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尼洋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既存在结构差异又存在区域差异。从结构差异看,农户物质资本指数高于其他生计资本指数;从区域差异看,林芝县农户生计资本指数高于工布江达县农户生计资本指数。研究结果说明,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框架下物质资本优势为尼洋河流域农户(尤其是林芝县农户)由传统生计向现代生计转型提供了物质条件。
- 师学萍郝文渊何竹
- 关键词:生计资本农户生计可持续生计
- 西藏非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破解对策—以林芝市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非公经济在西藏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林芝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吸纳就业不断增强,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但是由于非公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生产要素短缺,外部环境制约,特别是旅游支柱产业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补贴政策不公、酒店设施过剩以及门票经济的制约等原因,要求林芝市要从观念转变、政策倾斜、优化营商环境和做好产业引导等方面继续做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
- 师学萍尼玛次仁李睿豪李媛
- 关键词:非公经济民营企业旅游产业营商环境
- 推进西藏高职高专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以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校企合作日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追捧的一种教育模式,且已趋于成熟。而西藏高职高专校企合作还停在初级阶段,深入推进还面临一些困难。本文以乡企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西藏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困难产生的原因,从政府、企业、学校三层面为推进西藏校企合作教育提出对策。
- 师学萍龚红梅朱桂丽何燕
-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高专
- 西藏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 2009年
- 西藏高校已全面告别计划分配时代,与全国趋同,走双选选择、自主择业道路。而由于西藏独特的区情因素,致使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西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从主客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
- 师学萍曹志翔
-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
- 浅析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被引量:4
- 2009年
- 2007年西藏高校全面告别计划分配,与全国趋同,走双选选择、自主择业道路。而由于西藏市场经济不完善,经济欠发达,企业数量少,机关事业单位职位少,因此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值得关注。
- 师学萍曹志翔
-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 西藏“冬游”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08年
- 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对西藏新开展的冬游品牌在西藏收入、就业、产业以及西藏扶贫等方面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后,结合西藏实际提出了在旅游宣传、人才建设、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快西藏冬游建设对西藏经济影响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 师学萍曹志翔
- 关键词:冬游经济效应
-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文章对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从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的必要性;参与式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实践的效果;以及在农业经济学中丰富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 师学萍毛国斌
- 关键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农业经济学
- 移动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由于农村地域分布广阔、农业生产双重风险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出现供求失衡,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金融可以有效克服地域限制、降低服务成本,将金融服务惠及到广大偏远贫困地区。农村移动金融在国内移动金融基础上得以发展并推广,但发展过程中发展速度、发展模式、资金安全、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农村移动金融的发展。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移动金融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本研究从发展模式、宣传认知、发展对象等方面提出建议。
- 曾维莲李莹星师学萍顿珠罗布
- 关键词:移动金融农村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