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继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十二指肠多段分泌物采样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二指肠多段分泌物采样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由隔板分割的多个采样空间;对于每个采样空间,具有:位于外壳上的采样孔,柱形孔塞从内部插入采样孔中,孔塞中部设置有吸附部;固定架内部设置有弹簧以及供孔塞...
- 左继东袁玉杰谭进富
- 文献传递
-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对照研究
- 目的: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症肌无力的内科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胸腺与重症肌无力的...
- 左继东
- 关键词:胸腺扩大切除术胸腔镜治疗重症肌无力禁忌证
- 文献传递
- IL-2基因转染联合CTL杀伤肝癌细胞的体外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染联合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杀伤试验,探讨一种肝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多聚阳离子脂质体作载体,将IL2基因转染至HepG2细胞,通过检测IL2浓度变化,观察转染效率。用MTT法检测其联合特异性CTL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IL2基因至HepG2细胞的体外最佳转染比例为5∶1,其可持续分泌IL230d,分泌高峰在转染后第2~3天。联合特异性CTL细胞,对HepG2细胞显示明显的协同杀伤效应。结论经转染IL2基因后,HepG2细胞分泌IL2可达30d,可以有效地维持特异性CTL细胞的活力,两者联合,对杀伤肝癌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叶小鸣左继东朱易凡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细胞毒T淋巴细胞免疫基因治疗肝癌细胞
-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的7例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0~390 min。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24 h、术后3 d及术后7 d分别为(4. 8±0. 69)分、(4. 1±0. 89)分、(3. 9±1. 10)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 2±0. 95) d,术后住院时间(18. 2±9. 2) d。术后发热3例(42. 9%,3/7),腹腔感染2例(28. 6%,2/7),切口脂肪液化3例(42. 9%,3/7),感染2例(28. 6%,2/7),腹壁血清肿2例(28. 6%,2/7),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28. 6%,2/7),补片下积液2例(28. 6%,2/7),肺部感染1例(14. 3%,1/7)。所有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有腹壁慢性疼痛或不适感2例(28. 6%,2/7),术后24个月复发1例(14. 3%,1/7)。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联合生物补片治疗巨大切口疝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 戴伟钢魏丹袁玉杰谭进富左继东冯伟东赵琼云谭敏
- 关键词:切口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生物补片
-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总结胸腔镜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术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共计16例重症肌无力患儿接受胸腔镜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术;手术采用右侧胸腔入路,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7~30个月,完全缓解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体内无残留金属异物,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疤痕轻微,手术中远期效果良好,适用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 左继东赵振献陈流华余俊峰谭进富陈振光刘卫彬谭敏
- 关键词:胸腺扩大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腔镜儿童围手术期并发症
-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SIS)补片和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中,22例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SIS组;37例采用聚丙烯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PP组。术者依据患者疝环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IS组患者采用开腹腹壁肌肉前补片修补术、开腹腹壁肌肉后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膜腔内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分别为2、3、3、14例,PP组分别为5、26、1、5例。SI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血清肿例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分别为(23± 11)mL、7例、5例,PP组分别为(30±13)mL、3例、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238,P〈0.05)。(2)随访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9.3个月(6.0~66.0个月)和31.0个月(7.0~7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05)。随访期间,SIS组患者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例数分别为6、6例,PP组分别为4、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疝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异物感或疼痛差异无统计学
- 戴伟钢陈志辉谭进富袁玉杰左继东赵琼云谭敏
-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疝修补术生物补片聚丙烯补片
- 气腹与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n=37)与CO2气腹(n=3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ACTH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气腹组手术时间(34.2±7.7)min显著短于非气腹组(46.7±16.8)min(t=-4.160,P=0.000),气腹组术中出血量(10.4±2.0)ml显著少于非气腹组(14.8±7.2)ml(t=-3.627,P=0.000)。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气腹组为(3.7±0.7)d,非气腹组为(3.9±1.2)d,t=0.884,P=0.379)]和术后第1天ACTH(气腹组中位数为5.66pmol/L,非气腹组中位数为5.48pmol/L,Z=0.748,P=0.4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非气腹组37例中有20例出现了右季肋部皮下气肿,气腹组无此并发症出现。结论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安全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可避免气腹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许峰峰赵振献谭进富左继东肖隆斌谭敏
- 关键词:气腹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改良手辅助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
- 目的:探讨改良手辅助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由手术医师带手套的手直接经上腹部小切口进入腹腔进行的改良手辅助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8例相关临床资料,...
- 谭进富左继东马晋平崔冀袁玉杰谭敏何裕隆
- 关键词:胃间质瘤手辅助腹腔镜
- 文献传递
- 活性益生菌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活性益生菌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均分为活性益生菌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与克拉霉素片,活性益生菌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盟谓宝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Hp根除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活性益生菌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活性益生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性益生菌联合治疗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活性益生菌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左继东刘冠环
-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活性益生菌HP疗效生活质量
- 降逆健脾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
- 2006年
- 肖振辉左继东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