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椎间孔
  • 5篇关节
  • 4篇入路
  • 4篇手术
  • 4篇骨折
  • 3篇腰椎间盘
  • 3篇椎间盘
  • 3篇关节镜
  • 2篇腰椎间盘切除
  • 2篇腰椎间盘切除...
  • 2篇摘除
  • 2篇融合术
  • 2篇突出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椎间盘切除术
  • 2篇髋关节
  • 2篇外侧入路

机构

  • 17篇抚顺矿务局总...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17篇崔波
  • 8篇王自洲
  • 5篇程景春
  • 3篇王喆
  • 3篇王喆
  • 2篇池琦
  • 1篇王洪伟
  • 1篇许春雷
  • 1篇陈骞
  • 1篇朱瑞武
  • 1篇于大中
  • 1篇张立克
  • 1篇王舒
  • 1篇张玲玲
  • 1篇曹文生
  • 1篇李刚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通道在老年髋部骨折诊治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老年髋部骨折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绿色通道)和对照组(常规处理)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33%比较,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肺部感染和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绿色通道有助于老年髋部骨折的快速诊断与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王自洲崔波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
无头加压螺钉在骨折微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报道应用无头加压螺钉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经皮或切开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内外踝骨折、跟骨舌形撕脱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及髌骨骨折36例,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力量、关节活动度、疼痛、恢复工作时间及关节功能。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1~3年随访,平均1.5年;骨折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10周。腕关节平均评分85分:膝关节平均评分95分。本组患者功能优30例,良6例。所有患者均恢复原来的工作或改为较轻的工作。结论经皮或切开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好方法;骨折类型不同。手术方法也需有所变化。Acutrak钉固定效果好于其他空心钉或可吸收钉。
王自洲由学江崔波李刚
关键词:骨折微创
髋关节双杯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告)
1995年
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髋关节双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Ⅳ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双髋关节强直病人2例;共3个髋关节置换,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例1:男、32岁。诊断为左股骨头缺血坏死(Ⅳ期),于1993年7月行左髋双杯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一年随访,见左髋功能良好,屈髋100°<,外展与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活动痛,行走下蹲自如。摄片见双杯位置良好,髋臼与头颈部外露部骨质无疏松和囊性变。 例2:男、27岁。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双髋强直。分别于1993年10月与1994年6月先后行左髋与右髋双杯人工关节置换,并于术后1年及半年随访,摄片见双髋双杯人工关节置换位置良好。
于大中曹文生崔波张立克王舒柯周亮由学江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股骨头缺血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假体
52例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52例PE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病历、定期访问问卷及电话随访收集数据,采用VAS、ODI评分和改良Macnab等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结果。结果 52例患者,L_(3~4)神经根压迫6例(11.5%),L_(4~5)神经根压迫30例(57.7%),L_5~S神经根压迫16例(30.8%)。术后6周、6个月、1年腰痛、腿疼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ODI评分(84.92±6.36)分,术后6周、6个月、1年ODI评分分别为(27.83±7.34)、(18.92±13.33)、(17.54±13.40)分,术后6周、6个月、1年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37例(71.2%)、良12例(23.1%)、一般2例(3.8%)、差1例(1.9%),优良率为94.2%,症状改善率为98.1%。5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术后感觉迟钝,经6个月的反复硬膜外阻滞和药物治疗后得到改善。结论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可获得良好的短期效果,其并发症少,有助于术后即刻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自洲崔波田德宇
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应用全关节镜以及关节镜辅助下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比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对照组)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观察组)的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55例,观察组47例;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47±2.05)天,对照组为(18.73±3.58)天,差异显著(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撕裂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末次随访时的ASES评分、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但后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快,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王喆崔波方子乔池琦
关键词:肩袖撕裂关节镜辅助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崔波许春雷
文献传递
单切口双入路法与后外侧入路法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单切口双入路法与后外侧入路法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全髋关节翻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切口双入路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及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并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和WOMAC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手术治疗中,单切口双入路手术技法术中视野显露更清楚,能有效清除髋关节周围的瘢痕挛缩组织,有利于术后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对患者髋部功能的恢复有极大帮助。
王喆崔波程景春朱瑞武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翻修
一期经后路节段性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NF-1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节段性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NF-1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畸形,术后是否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方法:选取符合NF-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标准,并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行一期经后路节段性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的20例病例,分别给予术前、后,末次随访,立位脊柱X线平片摄影,测出冠、矢状面的Cobb角度,并关注躯干平衡疗效(测量顶椎距骶正中线、躯干偏移、髂棘高度差、双肩高度差),统计学分析冠、矢状面的Cobb角度及躯干平衡疗效的变化规律。结果:所选病例中冠状面、矢状面术后即时疗效及末次随访疗效较好(P<0.001),随访中冠状面发现自发矫正(P<0.01),矢状面未发现自发矫正(P>0.05);躯干平衡疗效:顶椎距骶正中线距离术后即时疗效较好(P<0.001),末次随访疗效较好(P<0.001);躯干偏移术后即时疗效较差(P>0.05),末次随访疗效较好(P<0.01);X线髂棘高度差术后即时疗效较差(P>0.05),末次随访疗效较差(P>0.05);X线双肩高度差术后即时疗效较好(P<0.01),末次随访疗效较好(P<0.01);以上随访中均未发现自发矫正(P>0.05)。结论:一期经后路节段性手术,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NF-1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畸形,术后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王喆崔波方子乔陈骞池琦张玲玲
关键词:脊柱畸形椎弓根螺钉系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抚顺矿务局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通过患者的病历、定期门诊复查、电话随访进行数据收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价临床结果。结果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后6周、6个月、1年的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94.3%取得了优良结果,症状改善率为9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钙化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王自洲崔波田德宇王洪伟
关键词: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钙化
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技术(TLIF)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和治疗体会。方法:2008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手术入路采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相应脊柱阶段,扩大的椎板间开窗法,摘除髓核和彻底减压,椎间隙Cage植骨融合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随访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h;手术出血量平均350ml;随访1~1.5年;融合率100%,融合时间为8个月。患者症状改善优良率为90%。结论:TLIF技术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效果较好等优点。
王自洲由学江程景春崔波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TLIF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