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德海

作品数:2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外科
  • 4篇缺损
  • 4篇骨折
  • 3篇异体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缺损
  • 3篇同种异体
  • 3篇足踝
  • 3篇足踝外科
  • 3篇门诊
  • 3篇跟骨
  • 3篇骨缺损
  • 3篇骨软骨
  • 3篇骨软骨缺损
  • 3篇关节
  • 3篇干细胞
  • 2篇医师
  • 2篇医学教育
  • 2篇手术

机构

  • 23篇滨州医学院附...
  • 5篇滨州医学院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5篇孔德海
  • 11篇冯德香
  • 8篇尹刚
  • 7篇孙广超
  • 7篇付炳金
  • 5篇朱晓东
  • 5篇杜瑞
  • 3篇刘颖
  • 3篇刘万军
  • 2篇栾顺莲
  • 1篇袁艳荣
  • 1篇魏秀红
  • 1篇江燕君
  • 1篇刘焕焕
  • 1篇齐雪莲
  • 1篇李娜
  • 1篇鞠丽丽

传媒

  • 5篇滨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 4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三维空心钉与开放钢板固定跟骨骨折比较
2025年
[目的]探讨经皮三维空心钉与开放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99例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51例采用闭合复位埋头钉三维立体髓内固定治疗(经皮组);48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50.2±1.8)min vs(87.6±1.8)min,P<0.001]、切口长度[(3.1±0.5)cm vs(14.3±0.4)cm,P<0.001]、术中出血量[(15.0±1.8)mL vs(164.9±1.8)mL,P<0.001]、住院时间[(4.0±0.2)d vs(9.9±0.2)d,P<0.001]均显著少于开放组,但经皮组术中透视次数[(17.1±1.9)次vs(4.9±1.8)次,P<0.001]显著多于开放组。经皮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AOFAS评分和足内-外翻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经皮组VAS[(2.9±0.8)vs(5.8±1.1),P<0.001;(0.9±1.0)vs(2.0±1.0),P<0.001]、AOFAS踝-后足评分[(63.4±2.9)vs(60.6±2.6),P<0.001;(94.9±2.2)vs(91.1±2.5),P<0.001]和足内-外翻ROM[(15.4±0.6)°vs(11.7±0.7)°,P<0.001;(54.6±1.8)°vs(51.5±1.6)°,P<0.001]均显著优于开放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软骨面塌陷、跟骨长度、跟骨宽度以及跟骨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跟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皮组其他影像指标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皮三维空心钉髓内固定为髓内多维固定,根据跟骨应力分布设计置钉方向,更加符合跟骨的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固定术后跟骨的位置和正常形态,安全性更高。
张洋孔德海赵永杰刘颖孙广超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内固定经皮空心螺钉锁定钢板
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严重Pilon骨折患者29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20~54岁,平均38.4岁。骨折按AO/OTA分型均为43C3。入院后给予牵引,二期行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分2组,跟骨牵引组(15例)行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双反牵引组(14例)行双反牵引,牵引过程中给予调节牵引长度及角度。比较2组Pilon骨折的牵引后消肿时间以及跟骨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牵引后即刻和牵引7天后骨折断端重叠程度及内外侧成角程度改善情况。结果牵引后至软组织消肿时间:跟骨牵引组11.20±2.426 d,双反牵引组9.07±2.303 d。牵引后24 h、3 d、7 d的VAS评分:跟骨牵引组分别为6.00±1.069、3.40±0.986、2.80±0.676,双反牵引组分别为4.36±1.008、2.71±0.611、1.57±0.756,双反牵引组明显优于跟骨牵引组,且随着牵引的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重叠长度为1.94±0.415 cm,双反牵引组为1.84±0.401 cm;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重叠长度为1.54±0.35 cm,双反牵引组为1.25±0.308 cm。牵引后即刻跟骨牵引组骨折断端成角角度为19.80±6.753°,双反牵引组为18.57±5.388°;牵引7天后跟骨牵引组成角角度为15.13±4.155°,双反牵引组为10.64±3.478°。两种方法改善Pilon骨折后断端重叠长度和成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lon骨折围手术期采用骨牵引作为临时固定,稳定可调的双反牵引能加快患肢消肿,减轻疼痛,改善患肢力线长度,为简化手术做准备。
孔德海冯德香赵永杰关国锋尹刚
关键词:PILON骨折跟骨牵引围手术期
3D打印联合PBL与CBL教学法在足踝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足踝外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进修4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名)、试验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试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进行教学。足踝外科培训结束前通过问卷调查表和教学效果考核对两组医生测评,并对成绩分析比较。结果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教学法,进修医生教学方法选择认可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可能有效性及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PBL与CBL教学法能够将复杂解剖与真实案例相结合,显著激发进修医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自学、思维、总结等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临床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适应足踝外科临床治疗的要求。
尹刚孔德海邓明明付炳金赵永杰
关键词:3D打印PBLCBL足踝外科进修医生教学
造口护肤粉在小儿腹泻红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以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对婴幼儿娇嫩皮肤造成一定损害。当婴儿腹泻时,稀薄粪便多次浸泡皮肤,同时粪便中的尿素在产氨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对皮肤进一步刺激,加之尿不湿不透气及更换不及时,使肛周皮肤发红,严重者出现表皮脱落或糜烂口0。患儿的肛周症状及不适感加重了家属的担忧。为了更好的减少患儿的不适,自2009年5月~2012年7月,本研究使用造口护肤粉治疗腹泻所致小儿的红臀,观察其在红臀中的应用疗效。
冯德香孔德海刘焕焕江燕君
关键词:婴儿腹泻病红臀护理
晨间报告会在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晨间报告会在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参加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参加传统常规晨交班,实验组参加常规晨交班联合晨间报告会。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轮转后多站式出科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轮转后多站式出科考核成绩、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间报告会在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助于锻炼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岗位胜任力。
杜瑞邓明明孙广超孔德海付炳金
关键词: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式
喙突骨折的分类与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喙突骨折是较少见的骨折类型,占肩胛骨骨折的3%~13%,占所有骨折的1%和肩部骨折的5%。喙突源于2个恒定、常见的骨化中心:一个在喙突的基底部,关节盂突上缘的1/3也是由其发育而来;另一个主要发育成喙突体。此外,喙突还有至少2个不确定的骨化中心:一处在喙突拐角处即膝部,即喙锁韧带的附丽点;另一处在喙突尖部,即联合腱附丽点。
孔德海冯德香刘万军朱晓东
关键词:喙突骨折骨化中心肩胛骨骨折骨折类型喙锁韧带基底部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
2024年
[目的]介绍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小型创面的手术与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20年12月对26例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患者行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术。修整创面为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肢体的纵轴,在创面的一侧设计拱顶石皮瓣,短底边为创面的弧形边缘,长底边与短底边平行,保持皮瓣宽度与创面最大宽度比例为1∶1~1.5∶1。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边缘,分离皮肤及筋膜组织,推移皮瓣至创面并逐层缝合,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受区与供区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5.3±6.4) d。随访时间平均(22.9±6.3)个月。皮瓣改良Highet感觉评级S0/S1/S2/S3/>S3由出院前的(2/8/10/3/3)例显著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0/2/3/6/15)例(P<0.05)。VAS评分由出院前(4.6±1.9)分显著减少为末次随访时(0.8±0.4)分(P<0.05)。AOFAS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拱顶石穿支皮瓣能够较好地满足外观和功能需求,是小腿与足踝部小型创面的有效修复方式。
付炳金朱晓东杜瑞邓明明孔德海薛阳尹刚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难治性创面创面修复
小切口关节外微创截骨术后[足母]外翻前足宽度变化的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关节外微创截骨术与传统Chevron截骨术后[足母]外翻前足宽度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2022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5例[足母]外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Chevron截骨术23例(传统组)、小切口关节外微创截骨术22例(微创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足母]外翻Mann分型、病程以及术前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骨性前足宽度、软组织前足宽度、骨赘宽度、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截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各影像学指标和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与术前差值(变化值),以及术后1、6、12个月前足骨性及软组织宽度。结果微创组术中1例出现皮肤损伤,传统组术后3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1个月,平均22.5个月。两组截骨均愈合且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IMA、HVA、DMAA、骨赘宽度及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MA变化值、HVA变化值及骨赘宽度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AOFAS评分变化值及DMAA变化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性前足宽度及软组织前足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关节外微创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虽未清理第1跖骨内侧骨赘,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前足宽度及骨赘宽度,在纠正IMA、HVA的同时更有效恢复DMAA,获得更好的AOFAS评分。
张洋袁艳荣孔德海刘颖孙广超
关键词:[足母]外翻
门诊实践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在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门诊实践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在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5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病房实习方式,试验组采取门诊实践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比较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笔试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实践联合反思性教学方式在骨外科实习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临床思维,提高了沟通和表达能力。
邓明明付炳金孔德海刘颖孙广超朱晓东杜瑞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临床教学骨外科医学教育
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肾损伤的预防作用分析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红细胞、尿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参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尿红细胞、尿蛋白指标较治疗均下降,且观察组尿红细胞、尿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 01);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P <0. 01),但2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31%,高于对照组的56. 41%(P <0. 01)。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预防肾脏损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冯德香李娜孔德海鞠丽丽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过敏性紫癜疗效肾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