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2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磁化水对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对H型强磁场磁化水降低大白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磁化水一个月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及脂质过氧化物开始下降;随着饮用时间延长,下降更加明显,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该磁化水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似不明显。文章讨论了磁化水与抗衰老的关系及对血脂的影响。 蒋雁 邵玉芬 姚国英关键词:磁化水 大白鼠 血脂 过氧化脂质 三种食用变性淀粉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研究 1989年 食用变性淀粉是普通淀粉经化学或酶处理而成,原有性状,如水溶性、粘度及流变性等均发生变化,更适应食品工业不同工艺需要。变性淀粉不仅具有营养价值,可提供热能,还可作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加入罐头、糕点与糖果中。 邵玉芬 孙纪东 蒋雁 赵国旗 姚国英关键词:食用变性淀粉 毒性 致突变 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追踪调查了900余名孕妇在妊娠早、晚期维生素A、E、B1、B2及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并对其中400余例孕妇孕中、晚期血清和新生儿脐血清维生素A、E、C含量、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AC)、全血红细胞转酮醇酶效应值(TPP%)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维生素的摄入量于孕中期,除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分别为RDA的60%和64.8%外,其余均达RDA的80%以上;孕晚期除维生素B1仍为RDA的64%外,其余均达RDA的90%以上。血液测定结果,维生素A、E的量随孕期延续而上升,有95%以上孕妇在参考标准范围以上。脐血中的维生素A、E均比孕晚期含量低,分别为11.25±0.62和(12.64±6.04)μmol/L;血清维生素C均超过85μmol/L,孕中、晚期和脐血含量分别为125.03±38.81、107.91±35.77和(105.41±43.95)μmol/L;AC值均低于1.3,孕中、晚期及脐血分别为1.14±0.15、1.14±0.12和1.13±0.43;TPP值均高于25%,孕中、晚期及脐血分别为36.82±31.21、29.29±25.28和(38.55±38.22)%。提示,孕妇维生素A、E、B2? 邵玉芬 赵峰 姚国英 朱喜勤 潘季芬 苏琦凤关键词:孕妇 维生素 营养分析 有机锗(Ge-132)慢性毒理试验 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解有机锗Ge-132的慢性毒理作用,以Ge-1322,10,50mg/kgBW的剂量喂养雌雄大鼠2年,观测体重、血细胞、生化、病理等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的差别,推荐ADI至少为0.5mg/kg。 邵玉芬 姚国英 徐勋 陈风麟关键词:锗 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 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的研究 本文追踪研究了900余名孕妇,妊娠早、晚期,维生素A、E、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并对其中400余例孕妇中、晚期血清和新生儿脐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AC)、全血... 邵玉芬 赵峰 姚国英 潘季芬 苏琦凤关键词:维生素 TPP 文献传递 三种食用变性淀粉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研究 1989年 本研究系采用大白鼠和小白鼠对三种食用淀粉-羟丙基磷酸交联双淀粉、磷酸酯磷酸双淀粉和己酰化磷酸双淀粉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未发现有明显急性毒作用,三种样品的 LD_(50)值均大于15g/kg。用鼠伤寒沙门氏 TA_(98)、TA_(100)、TA_(97)、TA_(102)菌对三种淀粉进行直接不加 S 和间接加 S 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测得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自发回复数接近(P>0.05),无剂量——反应关系。用昆明种小鼠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三种样品实验组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接近(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有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 邵玉芬 孙纪东 蒋雁 赵国旗 姚国英关键词:变性淀粉 毒性 致突变 强化面粉生物效应研究 1990年 随着小麦的产量及其进口量不断增加,估计全国将有1/3以上的人口以面粉为主食。根据我国的国情,一时还不可能有更多的动物蛋白供应,因此提高植物蛋白的质量是改善我国膳食结构的重要方面。 邵玉芬 姚国英 程蓓 蒋吟珠 孙平 贡照明关键词:强化面粉 营养素 生物效应 孕妇不同孕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20 1990年 本文对79名孕妇在不同孕期进行了追踪膳食调查、产前体检和血液生化检验。膳食调查结果为:孕中期的营养素摄入量除VB、VPP、视黄醇当量、VC和铁外,其余营养素都显示不足。孕晚期的营养素摄入量,除铁的摄入量达到RDA外,其余的均未达到RDA90%的水平。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与正常值相比较,孕中期除TPP值增高外,其余均属正常范围。孕晚期,血清白蛋白量偏低、球蛋白偏高,TPP%值增高,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均高于正常范围。孕中、晚期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血总蛋白含量、AC值无明显变化(P>0.05),孕晚期血清白蛋白含量及TPP%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项指标孕晚期均明显高于孕中期(P<0.05)。 邵玉芬 董武敏 孙纪东 姚国英 庄依亮 王采玉 许嘉芳关键词:孕妇 孕期 营养素 生化指标 不同奶量乳母营养状况的分析 本文对上海市1135名奶量充足及562名奶量不足的乳母进行了膳食调查(三天膳食记录法),血液生化测定(包括: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葡萄糖、全血血红蛋白、血清碱性磷酸酶)。结果发现:奶量充足组乳母各种营... 朱喜勤 邵玉芬 姚国英 潘季芬 刘晓辉关键词:奶量 乳母 甘油 多元醇 文献传递 强化维生素B_1大米的动物和人体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996年 维生素B_1(以下简称V_B_1)又称抗神经炎因子,抗脚气病因子,与人体代谢有密切关系,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_1时出现体弱、疲倦、食欲不振和心动过速等症状,在严重缺乏时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脚气病等。粮谷类食品是人体V_B_1的主要来源,大米加工精度越高时V_B_1的损失率就越高,目前市售精白米、面的V_B_1含量均较低。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较多的食用精白米、面,V_B_1不足或缺乏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孕妇乳母缺乏V_B_1,或使婴儿也有V_B_1缺乏症,甚至婴儿患先天性的脚气病,严重危害婴儿健康。欧洲、日本、菲律宾等一些国家就在粮食中早有强化V_B_1的报导,对补偿食品食用后V_B_1体内水平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邵玉芬 徐勤 沈新南 陈风麟 姚国英关键词:大米 维生素B1 生物效应 营养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