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霜

作品数:26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康复
  • 11篇卒中
  • 11篇脑卒中
  • 10篇康复治疗
  • 9篇偏瘫
  • 8篇三级康复
  • 6篇偏瘫患者
  • 5篇三级康复治疗
  • 5篇疗效
  • 5篇临床疗效
  • 5篇脑卒中偏瘫
  • 4篇运动训练系
  • 4篇运动训练系统
  • 4篇伤患者
  • 4篇脑卒中偏瘫患...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血管
  • 3篇完全性损伤
  • 3篇疗效研究

机构

  • 25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安庆市第一人...
  • 1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26篇吴霜
  • 21篇张继荣
  • 13篇龙燕
  • 11篇黄宇
  • 10篇马丽
  • 10篇李玫
  • 10篇裴强
  • 10篇郑栋华
  • 10篇冯丽丽
  • 8篇陈庭凤
  • 8篇冯晓敏
  • 7篇李玲
  • 5篇王莲芳
  • 4篇陈景周
  • 4篇王连芳
  • 3篇王朝阳
  • 2篇陈景舟
  • 2篇燕铁斌
  • 2篇许俭兴
  • 2篇石承龙

传媒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现代康复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贵州医药
  • 2篇2007年贵...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外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吴霜李玫马丽
关键词:手损伤关节强直康复
减重步态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长期以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经过常规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但由于下肢的平衡、协调能力降低、姿势的稳定性差、步行速度减慢等因素限制了步行能力及综合功能的提高。近年来减重步态...
王朝阳张继荣吴霜黄宇龙燕郑栋华裴强
关键词:步态训练胸腰段
文献传递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增加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L)和目测类比法(VAS)评定其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肩痛程度。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痛例数降为16例(51.6%),与对照组的22例(7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
张继荣吴霜黄宇郑栋华裴强龙燕冯丽丽陈景舟石承龙
关键词:三级康复偏瘫肩痛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三级康复治疗对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62例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将具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介入规范的三级康复干预.于入选时、治疗6个月末分别采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目测类比评分对2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肩痛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发现康复组肩痛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肩痛VAS、上肢FMA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具有显著疗效,能进一步缓解肩痛、提高上肢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吴霜张继荣郑栋华裴强陈景周石承龙张京
关键词:三级康复治疗偏瘫肩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初发脑梗塞患者步行能力的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预测初发脑梗塞住院患者出院时的步行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1994年住院的初发脑梗塞患者,共360例(14例死亡),204例入院时不能行走,按出院时能否独立行走分为行走组(95例)和非行走组(109例)。对发病时情况,入院后检查结果等参数进行单因素(t检验和x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尿失禁、大片梗塞及住院天数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失语、头晕、住院天数、入院时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灶所在半球、大片、多发梗塞、血尿素氮、尿白细胞等14个因素对步行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1—0.05)。结论:根据初发脑梗塞患者发病及入院时的资料可以预测出院时的步行能力,并为拟定早期康复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吴霜燕铁斌高远许俭兴
关键词:脑梗塞预后早期康复
Biostep运动训练系统对腰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霜张继荣郑栋华裴强陈景舟
Biostep运动训练系统对腰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附46例报告)
2012年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高发于青壮年,是严重的致残性损害。尤其是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双下肢完全性瘫痪,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远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更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吴霜张继荣郑栋华裴强陈景周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青壮年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脑卒中患者,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62.94±8.59)岁。用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1例脑出血伴发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1例脑缺血患者进食时窒息死亡),两组均用相同的内科治疗方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技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标准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和综合功能评定法(FCA)。在入选时(V_0)、发病后1个月末(V_1)、3个月末(V_2)、6个月末(V_3)分别进行评定。所有数据均用((?)±s)表示,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入选时康复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经过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后,各阶段(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阶段各项评分的积分差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阶段综合功能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张继荣吴霜黄宇龙燕冯丽丽陈庭凤李玫马丽王连芳冯晓敏
关键词:三级康复脑卒中偏瘫
Biostep运动训练系统在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ostep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对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46例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Biostep训练组(治疗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iostep运动训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10m步行测试(10MWT)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WISCIⅡ、10MWT和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ASIA下肢运动评分、WISCIⅡ和10MWT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辅以Biostep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提高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有重要意义。
吴霜张继荣郑栋华裴强陈景周
骨折的康复
一、定义: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二、发病原因:病理性创伤性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分类:稳定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闭合性开放性骨折程度、形态:不完全骨折:
吴霜
关键词:髓内钉固定术骨折固定钢板螺丝钉胫骨干骨折骨折线石膏托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