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梅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城市化和耕地保护——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3
- 2004年
-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不断减少。作者以广东省为例,从耕地转换系数、人口与耕地协调系数、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等五个方面分析城市化与耕地数量二者关系,认为城市化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是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并建立城市化与耕地数量二者的对数模型,实证的研究不同城市化阶段耕地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吴丽梅谭荣
-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土地管理人口膨胀经济发展
- 江苏省农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核算
- 由于公共决策中忽视了农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大量农业资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合理全面地对农业资源生态价值进行核算,是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在借鉴Costanza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
- 王舒曼吴丽梅谭荣
- 关键词:农业资源
- 土地利用规划的两难与双赢被引量:1
- 2004年
-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耕地数量的急剧减少,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矛盾,使我们处于两难的境地。通过研究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经历,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与修编过程中,把双赢的思想溶入战略思路以及规划内容中,以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两难问题的双赢。
- 谭荣吴丽梅
-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
- 广东省耕地数量影响因素分析
- 2003年
- 广东省是全国改革开放走得最快的省区,耕地所受到的冲击和压力极大。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耕地的急剧减少是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本文通过回归建立数学模型,更深入的研究广东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数量关系,寻求现阶段协调广东省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
- 吴丽梅谭荣
-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耕地保护
- 城市房地产价格与环境质量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影响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中观和微观因素包括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状况等因素。其中,环境质量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环境和自然景观等要素的质量。本文在分析环境质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以分析环境质量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环境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 谭荣吴丽梅曲福田
-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环境质量
- 江苏省农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核算
- 由于公共决策中忽视了农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大量农业资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合理全面地对农业资源生态价值进行核算,是农业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在借鉴Costanza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农...
- 王舒曼吴丽梅谭荣
- 关键词:农业资源
- 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被引量:5
- 2005年
-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耕地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收益分配是农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农地非农化的社会福利分配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农地非农化市场均衡基础上,对市场中供求双方的福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通过调整供求曲线弹性可以调整供求双方福利。然后引入该模型对我国的农地征用的社会福利进行分析,并对现行的农地征用过程中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政府收取费用比例及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提出政策建议。
- 谭荣曲福田吴丽梅
- 关键词:农地征用农地征用制度经济学分析保障农民利益土地收益分配农地非农化
- 江苏省农业资源生态价值核算
- 本文认为农业资源被大量、快速消耗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利用决策中只考虑了资源的部分经济价值,忽视了农业资源很多没有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要改变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现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赋予其完全的价值,通过价格机制的作...
- 吴丽梅
-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护
- 农业资源环境价值与评估方法被引量:6
- 2007年
- 农业资源环境价值,尤其是对农业资源环境非市场价值的认识,是农业资源核算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在分析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认为只有从可持续发展出发认识自然资源价值,才能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核算价值理论。对农业资源价值给予全面、准确的评估并将其纳入资源价格体系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为此,经济学家创建了一系列的价值评估方法。
- 王舒曼诸培新吴丽梅谭荣
- 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价值
-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被引量:231
- 2004年
-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可能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该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力图揭示我国经济增长中耕地非农化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经济增长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型关系,并通过对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6个典型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损失的分析,验证了这个假说。基于此认识,作者提出现阶段协调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调整方向:提高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进一步明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等,为耕地非农化的公共政策调控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曲福田吴丽梅
- 关键词: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耕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