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红英
- 作品数:2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脂质浸润,内皮损伤,炎症侵袭,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等众多因素和机制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中血小板活化以后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尤为复杂。可能与血小板对内膜的损伤,释放出的细胞因子,以及相关脂蛋白的调节相关。
- 刘健李群芳匡红英刘斌曹建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RANTES内膜
- 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管理1例
- 2006年
- 匡红英税敏
- 关键词:体外循环管理心脏移植术扩张性心肌病手术成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吲达帕胺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龄(>80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高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53)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Ⅱ组(n=52)给予吲达帕胺2.5 mg/d,观察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降压幅度略优于Ⅱ组,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不良反应少于吲达帕胺片。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的降压一线用药。
- 刘健匡红英
- 关键词:高龄人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吲达帕胺片
- 原位心脏移植中的心肌保护体会
- 2007年
- 目的报道3例体外循环(ECC)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中心肌保护的体会。方法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供心采用HTK保护液灌注、保存。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白蛋白、果糖二磷酸钠和参附注射液减轻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供心热缺血时间5~6min,冷缺血时间200~240min,平均(218.0±20.3)min,手术顺利,2例患者康复出院,心功能Ⅰ级,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和劳动,生活质量良好。1例术后11d死于急性排斥反应。结论缩短供心热冷缺血时间,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脏移植中心肌保护的关镩.
- 匡红英姜鲜谢仕林税敏
- 关键词:心肌保护心脏移植
- 围术期保持体温正常对术后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非心脏全麻患者围术期保持体温正常对术后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60例20-72岁择期行非心脏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体温处理组(N组)和非体温处理组(H组),两组患者均于室温25℃的手术室内完成手术,使用呼吸道湿热交换过滤器防止体温从呼吸道丢失,N组(n=30)采用加温装置处理静脉输入的液体或血液,并根据手术部位予覆盖充气式保温毯,术后覆盖1-2层温棉被。H组(n=30)无需处理输入液体或血液,术中术野覆盖无菌手术单,术后处理同N组。两组分别术前24h动态心电图(Hoher)和术后48hHoher监测,研究术前术后两组不同时相的核心温度和Holter各项指标在不同时相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N组和H组术前的核心温度分别为(36.5±0.3)℃和(36.4±0.5)℃,差异无显著性(P〉0.05);N组患者核心温度在术中、术毕、回病房30min,60min,3h和术后第2天晨8:00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H组核心温度则自麻醉开始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术毕及回病房30min与术前和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N组4例发生心肌缺血,H组11例发生心肌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故术中保持体温正常可以防治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
- 姜鲜匡红英章卓
-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心肌缺血
- 原位心脏移植中的体外循环被引量:1
- 2007年
- 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为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术,现将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 匡红英谢仕林税敏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术体外循环
- 138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总结138例法洛四联症(teiralogyoffallot,TOF)根治术体外循环转流(cardiopulmonarybr-pass,CPB)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通过实施低温,中深度血液稀释,维持合理胶渗压,超滤和药物处理等技术,保护患者心、脑、肺、肾、血液等功能。结果该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气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6例停机后血压难以维持,经超时低流量辅助后顺利脱机。全组死亡6例,死亡率4.3%。3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死于肺部并发症,1例死于术后高热,其余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中深度血液稀释,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良好的心肺和血液保护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 匡红英姜鲜税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低温体外循环
- 羊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麻醉方法及血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制作羊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麻醉方法;观察结扎左冠状动脉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羊共16只,经剑突下入路结扎左冠状动脉。麻醉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内全麻及机械通气。术中连续监测ECG、MAP、CVP等。结扎前、结扎后1、3、6、12、24h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检测脂肪酸结合蛋白、CK-MB浓度。结果麻醉时间76—145(100.83±16.18)min。异丙酚用量9—23(16.79±3.16)mg,Kg,阿曲库铵用量0.8—1.4(1.07±0.39)mg/Kg。拔管时间为12—25(15.63±9.75)min。死亡4只,存活12只,存活率为75%。左冠状动脉结扎后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为主,常伴有MAP下降及CVP升高。术中需用利多卡因的为7例,需用阿托品的5例,需用升压药的6例,使用肾上腺素的5例,心内除颤的4例。存活动物模型中,LAD结扎后1、3、6、12h的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浓度均明显升高。结扎后3、6、12、24h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均明显升高ECG复查结果显示所有存活模型均有心肌缺血及梗死的表现。心导管检查示结扎部位血流完全中断,梗死区心肌运动均明显异常(收缩与舒张运动减弱),3例模型中存在室壁瘤。组织病检示典型心肌坏死表现。结论气管插管及异丙酚,阿曲库铵静脉全麻用于羊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简便、有效、安全。术中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魏继承廖斌王晓斌石恒林匡红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麻醉心肌酶学
- 白藜芦醇对LPS刺激下NF-κB核转位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的NF-κB核转位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脂多糖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κB核转位情况。[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正常组细胞NF-κB荧光标记主要分布于胞浆区,核区很少,LPS刺激后NF-κB荧光标记浓集于核区,胞浆区少见;白藜芦醇预处理后再给予LPS刺激的荧光标记主要位于胞浆区,以100、50μmol.L-1组较明显。[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脂多糖刺激下小鼠RAW264.7细胞的NF-κB核转位。
- 姜鲜李佳匡红英廖常丽欧册华
- 关键词:白藜芦醇脂多糖核因子-ΚB
- 主动脉瘤切除术中的体外循环
- 2004年
- 匡红英税敏
- 关键词:低温体外循环停循环主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