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了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的眼分泌物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以及腺病毒核酸。通过Hep-2细胞分离腺病毒毒株,扩增毒株的Hexon基因,测序并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采集和检测333份样本,有68份样本检出病毒阳性,其中,检出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1份,检出率为0.30%,检出腺病毒67份,检出率为20.12%,未检出肠道病毒70型。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主要集中在6~11月,感染者的年龄以20~39岁为主。分离到腺病毒毒株42株,通过对Hexon基因测序分析,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0%~100%,7个基因型分属于腺病毒血清型的B、D和E3个血清型组。结论腺病毒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致病病原,需要加强对腺病毒的监测,防止因腺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聚集性疫情的暴发和流行。
- 潘丽峰刘辉崔琪奇刘青刘青邹文玮朱林英
-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腺病毒基因型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规律,比较儿童和成人的亚型特点。方法对2012—201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流感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11%,监测峰值是每年的冬春季和夏季,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占62.78%,各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儿童和成人的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3.50%和2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与儿童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而季节性流行规律是一致的。2012年冬春季优势株是B(Victoria)型,夏季是季节性A(H3N2)型。2013年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峰不明显,优势株是季节性A(H3N2)型。2014年春季是B(Yamagata)型、季节性A(H3N2)型、新甲H1N1型交替流行,夏季优势株是季节性A(H3N2)型。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年和2014年流感的流行强度较高,2013年流行强度有所下降,3年中检测出的流感病毒以季节性A(H3N2)型为主,冬春季和夏季阳性率较高。成人流感病毒阳性率高于儿童,成人流感病毒亚型季节性流行规律与儿童一致。
- 陈诹刘青邹文玮王远萍朱渭萍
-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儿童成人
- 2012-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7家哨点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9类呼吸道病毒病原,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7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 987份,共检出病毒病原核酸阳性样本866份,检出率为28.9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808份,双重病毒感染53份,三重病毒感染5份,构成比分别为93.3%、6.12%和0.58%。病原谱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组成。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是检出率最高的3类病毒,分别占总核酸阳性数的49.73%,16.90%和7.10%。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核酸阳性样本656份,检出率为31.16%;痰液标本中检出210份,检出率为23.81%。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30.49±25.407)岁,年龄中位数为24.00岁,男女比为1.16∶1,以40~50岁年龄组感染的检出率最高(33.33%)。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但夏季有一个小高峰。中部区域是3个地区中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34.16%。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在流行期需要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相关病毒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 潘丽峰施建芳傅慧琴刘青朱林英傅益飞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
- 473名民工学校学生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李盛张秀英张文权沈奕峰刘俊刘青丁明沈芸林涛陆志达
-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工作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疫苗
- 2012—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见呼吸道冠状病毒分子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2—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常见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HCoV)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2012年1月—2019年12月,对区内11家医疗机构采集的呼吸道样本使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冠状病毒及其他7种呼吸道病毒,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2—2019年,共采集9 872例呼吸道样本,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4 000例(40.52%),流感病毒(17.27%,1 705/9 872)、鼻病毒(5.69%,562/9 872)和副流感病毒(4.18%,413/9 872)是检出的主要呼吸道病毒。冠状病毒共检出406例(4.11%,406/9 872),4种冠状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32.76%(OC43,133/406)、33.00%(NL63,134/406)、27.34%(229E,111/406)和6.40%(HKU1,26/406)。冠状病毒感染以<10及≥50岁人群为主。冠状病毒检出率随人口密集程度呈沿江、中部和沿海3个片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冠状病毒呈低全年散发状态,春夏出现流行高峰,气温与HCoV的流行呈弱相关(r=0.21,P<0.05)。结论冠状病毒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发热呼吸道感染人群中主要病毒性病原,应强化重点人群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减少人群聚集,避免因冠状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发生。
- 崔琪奇张雪纯袁洋刘青郝莉鹏潘丽峰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流行病学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2013—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其流行趋势,为下一步加强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集2013—2014年浦东新区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手足口病样本823份,其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3.18%,EV71和Cox A16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4.04%和30.19%,Cox A6和Cox A10阳性率分别为26.54%和1.54%,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占17.69%,2013—2014年的主要病原分别为Cox A6和Cox A16。1~12月份均有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核酸阳性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阳性总数的34.62%。结论浦东新区2013—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而Cox A6也已成为浦东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病原,今后应加强多种病原监测,做好防控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 刘丹朱林英邱惠芳潘丽峰刘青傅慧琴傅益飞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实时荧光RT-PCR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3年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了解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与2012年流行情况的差异,为2014年的手足口病预防与监测提供实际依据.方法 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293份.结果 293例病例样本中,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9.39%,明显高于2012年,其中EV 71占21.39%、Cox A16占19.08%、Cox A6占38.73%、Cox A 10占2.31%,其他肠道病毒占18.50%.手足口病全年在本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6月份为流行高峰月,检出率为58.18%.高发年龄为2~5岁儿童,占阳性总数的82.08%,且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60∶1).聚集性暴发病例占50.32%,主要发生在幼托机构,其余均为散居儿童.结论 Cox A6已成为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病原,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对未分型肠道病毒进行检测.
- 邱惠芳潘丽峰汤琰刘青马平朱林英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2010年3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疱疹液和粪便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A16)。结果 2010年3月—2011年6月,共检测样本421份,检出EV71核酸阳性样本148份,CA16核酸阳性样本75份,检出率为52.97%。核酸阳性患者的男女比接近2∶1。2~5岁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每年的4~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患者标本在发病2天内采集检测核酸阳性率最高,超过2周基本不能检出。结论 2010—2011年间,浦东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与其他地区相似,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明显,相关部门可以据此做好手足口病的防病工作。2011年是EV71的流行年,要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 潘丽峰刘丹刘青马平朱林英傅益飞孙乔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PCR手足口病
- 201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成人病毒性腹泻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3年间成人病毒性腹泻感染情况。方法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该区14家监测医院成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扎如病毒和肠腺病毒。结果共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样本3 403份。在1 060份样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毒核酸,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1.15%。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1.28%、7.70%、1.85%、1.55%和0.59%。患者的性别分布不存在差异,性别比为0.95∶1。诺如病毒在各年龄组均有检出。不同病毒病原的感染存在不同的高峰期,但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结论诺如病毒是浦东地区成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预防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
- 潘丽峰陆岚丁明邱惠芳刘青朱林英马平郝莉鹏
- 关键词:成人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2014年诺如病毒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诺如病毒相关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间14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应用real-time RT-PCR法分别检测诺如病毒的GI和GII两个亚型,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6 392份样本中,GⅠ型共检出70例,检出率1.10%,呈低位流行、全年散发状态,无明显的季节分布;GⅡ型共检出962例,检出率15.05%,显著高于GⅠ型,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每年的10月是感染的最高月份,3~4月是另一个感染的小高峰。GⅠ和GⅡ型双重感染共21例,检出率0.33%,多见于中年人群。人口密集的沿江片区,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人口稀疏的沿海片区。结论秋季要密切监测人口密集地区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防止诺如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聚集性事件。
- 潘丽峰刘青刘丹邱慧芳陆岚丁明邹文玮马平朱林英郝莉鹏
-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