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 作品数:35 被引量:4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钾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4
- 2006年
- 本文对近些年来有关钾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钾对酚代谢、碳、氮代谢及其活性氧代谢调控的角度,评述钾素营养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理;同时讨论了钾肥的施用方式、钾肥形态、施用量、土壤本身钾素状况等共同影响钾素对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可能机理。最后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
- 刘晓燕何萍金继运
- 关键词:植物病害抗病机理施用方式施用量
- 高被引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可持续性研究——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20年来被引频次前百篇论文为例
- 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20年(1994—2014年)前100篇高被引论文为对象,阐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可持续性。依据CNKI学术文献总库提取这些高被引论文的期刊总被引频次及历年的期刊被引频次,应用数理统计方...
- 徐晓芹刘晓燕李春花
- 关键词:科技论文
- 文献传递
- 加强责任编辑的初审退修工作
- 初审是提高期刊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稿件的外审压力,很多优秀期刊纷纷加大初审退稿率,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对于学科范围较小、稿源相对稳定的期刊而言,过高的退稿率并不适合.一些稿件虽然选题和数据较好,但写作方面存在很多问...
- 刘晓燕徐晓芹李春花
- 关键词:科技期刊
- 一种玉米用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用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玉米用控释肥料包括控释尿素、尿素和15‑15‑15通用型复合肥。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用控释肥料只需进行一次施肥,减少了劳动成本,同时玉米产量高,并能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情况及时调整...
- 杨相东孙明雪李娟刘晓燕李春花
- 文献传递
- 期刊高被引论文学术特征分析及其启示——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为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给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编辑选题、组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在近5年(2005~2009)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并对高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发现,高被引论文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由权威专家或其带领的团队撰写的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综述和专题评述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土壤肥力"、"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品质"和"肥料利用率提高途径"等的研究上。因此,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期刊编辑应紧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制订组稿、约稿策略及稿件取舍标准,进一步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 刘晓燕张成娥徐晓芹金继运
-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学术特征
- 一种新型奶牛全肠道健康调控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饲用微生态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奶牛全肠道健康调控微生态制剂及应用。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凝结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复合璧材和壳聚糖经过包埋技术制成微胶囊,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而成。本发明的微胶囊微生态制剂中...
- 武俊瑞刘慧燕刘晓燕乌日娜方海田赵春光张燚张英赵鹏飞常诗晗王硕
- 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 2024年
- 【目的】比较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两种典型土壤(黑土和棕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探究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缓解土壤结构退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依托34年黑土和45年棕壤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两定位点共有的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以及黑土特有的化肥配施秸秆(NPKS)处理、棕壤特有的有机肥——猪厩肥(M)处理,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化学性质,采用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结果】相比于CK,NPK处理下黑土和棕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显著降低8.6%和11.3%,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别显著减少18.6%和10.7%,说明单施化肥导致黑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NPKM和M处理下棕壤的MWD分别显著增加44.2%和17.9%,而NPKM处理下黑土MWD未发生显著变化,但NPKS处理下黑土MWD显著提高11.8%,说明在棕壤中施用猪厩肥,黑土中秸秆还田是提高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主要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长期施用化肥(NPK)导致黑土和棕壤的pH和交换性钙、镁离子(Ca^(2+)、Mg^(2+))降低,阻碍了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施用有机物料(M、NPKM、NPKS)抑制了土壤pH的降低,提高土壤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含量,促进有机碳与铁铝氧化物、钙镁离子的结合,推动了黑土和棕壤颗粒的团聚过程,进而维持和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综合分析表明,影响黑土团聚体稳定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络合态氧化铝(Al_(p))、Ca^(2+)、POC、pH、MAOC,其中黑土团聚体稳定性与Al_(p)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素显著正相关。影响棕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POC、络合态氧化铁(Fe_(p))、pH、Mg^(2+)、Ca^(2+)、无定形态氧化铝(Al_(o))、Al_(p)、无定形态氧化铁(Fe_(o)),其中棕壤团聚体稳定性与Al_(o)和Fe_(o)显著负相关,与
- 李天娇张乃于申文艳宋天昊刘红芳刘晓燕张秀芝彭畅杨劲峰张淑香
-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棕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组分
- 国内外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领域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
- 我国期刊的论文发表时滞普遍较长。本文以国内外优秀的土壤和植物营养学领域的相关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上半年(部分期刊为2008下半年至2009上半年)发表的所有稿件的发表时滞、定稿时滞、待发时滞,比较了国内外相...
- 刘晓燕张成娥徐晓芹金继运
-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出版时滞
- 文献传递
- 优化施肥下长江流域冬小麦产量及肥料增产效应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冬小麦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探讨冬小麦产量分布特征及施用氮、磷和钾肥料的增产效应,为长江流域冬小麦肥料减施增效和优化养分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于2000—2018年在我国长江流域开展的田间试验,以及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通过检索字段或字段组合(冬小麦、冬小麦+产量及冬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等)得到的此期间关于长江流域冬小麦田间试验的论文,共1732个田间试验。试验处理包括:优化施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以及在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的不施氮肥、不施磷肥和不施钾肥处理,以探究长江流域各省(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冬小麦在优化施肥下的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特征。【结果】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优化施肥处理下的平均产量为6.6 t·hm^-2,其中安徽省平均产量水平最高,为7.3 t·hm^-2,重庆市最低,为3.6 t·hm^-2。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3、0.9和0.6 t·hm^-2,但变异范围较大。氮、磷和钾肥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0.6、0.8和0.9,氮是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2.6、11.6和7.7 kg·kg^-1,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4.0、78.9和73.4 kg·kg^-1。与农民习惯施肥措施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平均增产0.5 t·hm^-2,增幅为8.8%;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41.1%、121.1%和84.6%;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2.4%、23.5%和25.4%。【结论】优化施肥有效提高了长江流域冬小麦的产量和养分利用率,但各省(市)间存在一定差异且省(市)内变异较大。四川、云南、湖北和江苏省的部分地区具有较低的产量反应,说明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供应,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养�
- 黄晓萌刘晓燕串丽敏杨兰芳何萍王秀斌仇少君赵士诚徐新朋
- 关键词:长江流域冬小麦肥料利用率
-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被引量:116
- 2007年
-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下,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数量、来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玉米的供氮特征。【结果】各处理在同一生育期微生物量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所施肥料种类的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个生育期数量与来源不同,施入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贡献大,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贡献较小,土壤氮仍是构成微生物量氮的主要来源。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存在竞争关系,在氮素胁迫条件下,竞争作用突出,其竞争强度取决于氮源和能源的供应强度以及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同一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数量差异很大,当土壤中微生物的碳源(能源)物质与氮源物质充足时微生物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较强,作物的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改变,作物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并显著超过微生物,微生物量氮减少。【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能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与单施有机肥相比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
- 韩晓日郑国砥刘晓燕孙振涛杨劲峰战秀梅
- 关键词:微生物量氮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