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炜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肛门
  • 2篇术后
  • 2篇疼痛
  • 2篇内扎
  • 2篇外剥
  • 2篇外剥内扎
  • 2篇混合痔
  • 1篇休克
  • 1篇亚甲蓝
  • 1篇痔上黏膜
  • 1篇痔术后
  • 1篇治疗术
  • 1篇治疗术式
  • 1篇湿敷
  • 1篇湿敷治疗
  • 1篇术后水肿
  • 1篇术后止痛
  • 1篇术式
  • 1篇水肿
  • 1篇脓性分泌物

机构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仁寿县中医院

作者

  • 5篇何炜
  • 4篇李红燕
  • 3篇张晓娇
  • 3篇刘世茹
  • 1篇吴欣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亚甲蓝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肛门病术后止痛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肛管齿线以下皮肤受植物神经支配,痛觉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缺血而使疼痛加重。加之肛门周围静脉血管没有静脉窦,故手术后常常会形成黏膜或者皮下水肿,从而加重肛周的疼痛。
李红燕刘世茹何炜熊伟
关键词:亚甲蓝罗哌卡因肛门病术后
芒硝晶体湿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水肿、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芒硝晶体湿敷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混合痔(痔核数为2-4个)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换药+芒硝晶体湿敷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水肿、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晶体湿敷对于预防、消除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水肿,减轻疼痛有明显效果。
张晓娇刘世茹何炜李红燕
关键词:芒硝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
肛门括约肌侧位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单盲设计,观察侧位切断括约肌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以便为临床治疗慢性肛裂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设计,计划纳入60例病员,随机分为治疗组(侧位切断括约肌术)和...
何炜
关键词:慢性肛裂
肛周低位多间隙脓肿致感染性休克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55岁。因“肛门疼痛1周,加重伴流脓2d”人院。人院前一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坠胀、疼痛,无便血及恶寒发热,因患者素有躯体僵直、疼痛病史,故未予以重视,自行服用止痛药及抗生素(药名及药量不详),但无效。2d前,病患家属帮助其洗浴时发现其肛门周围肿胀并有脓性分泌物才来院就诊。
刘世茹张晓娇何炜李红燕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肛周肛门疼痛脓性分泌物肛门坠胀恶寒发热
外剥内扎加痔上黏膜柱状缝扎点状间断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2014年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痔上黏膜柱状缝扎点状间断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加痔上黏膜柱状缝扎点状间断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便血、肛门坠胀、术前术后便秘症状、直肠肛管压力(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手术安全性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总体疗效、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后72h肛门坠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后痔核脱落期(第7~14天)出血、术后3个月便秘、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肛门坠胀及术后直肠、肛管静息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痔上黏膜柱状缝扎点状间断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相较于单纯外剥内扎术能更有效地降低直肠、肛管静息压,改善混合痔患者的肛门坠胀及便秘症状,并能有效预防痔核脱落期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晓娇吴欣李红燕何炜刘世茹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