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本德
- 作品数:23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HA——微孔钛基涂层种植体的复合强度被引量:1
- 1993年
-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和中性玻璃(G)的混合涂料在TC4多孔钛基体上的界面复合强度。探讨了中性玻璃含量、基体表面状态以及烧结工艺对这种涂层复合种植体的复合强度的影响。指出:复合的实质是中性玻璃与基体的润湿结合,最合适的玻璃含量为50 wt%,提高复合强度的关键,在于基体表面的TiN蒸镀处理,当TiN厚度为2~3 μm时,复合强度可达7.2 MPa。最佳烧结工艺为:900~950℃/30 min。
- 杨华斌庞薇侯雪玲伍本德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
- BMP与骨融合式种植体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BMP与微孔钛种植体、生物陶瓷涂层微孔钛种植体复合后,具有新骨形成早、骨早成熟的特点,加速了种植体—骨融合,缩短了种植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敬才肖光裕唐文杰郭庆科伍本德杨华斌廖际常庞薇
- 关键词:生物陶瓷涂层骨形成蛋白
- 复合多孔钛人工髋关节的研究
- 伍本德郭福合
- 关键词:钛多孔金属人工关节髋关节粒度分析
- 钛系多元储氢合金的研究
- 曾泉浦伍本德毛小南
- 关键词: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氢化吸氢
- 医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三)被引量:1
- 1992年
- 4 金属材料的临床应用金属材料用于人体已有数百年历史,特别是用于硬组织系统。但直到本世纪初医用金属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才得到迅速发展。在应用范围上,金属材料最常用于口腔、矫形外科等硬系统,诸如镶牙、口腔整矫、修补颅骨、人工关节、人工骨。
- 唐农轩邹宏恩伍本德张正德
- 关键词:金属材料生物材料
- 复合牛骨形成蛋白微孔钛种植体与骨界面结合机理的初探
- 1992年
- 本文通过X线衍射、X线能谱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光镜等观察,初步探讨了复合牛骨形成蛋白(bBMP)微孔钛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机理,实验证明界面结合主要依赖于钛种植体表面氧化膜的作用。
- 邹敬才肖光裕唐文杰郭庆科王鸿杨华斌伍本德廖际常庞薇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
- 骨形成蛋白与微孔钛种植体复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实验把牛骨形成蛋白(bBMP)与微孔钛种植体复合,植入狗的下颌前磨牙区,在种植后1、2、4、8、12、24周时处死,经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早期界面成骨量测定,结果证实骨形成蛋白复合的微孔钛种植体具有成骨早、成骨量大、骨成熟早的特点,加速了种植体-骨界面的骨融合,可缩短2次手术时间,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邹敬才肖光裕唐文杰郭庆科王鸿杨华斌伍本德廖际常庞薇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微孔钛种植体骨融合
- 微孔钛种植体生物陶瓷烧结涂层复合骨形成蛋白骨界面扫描电镜观察和成骨量测定被引量:2
- 1993年
- 作者用日立S—520扫描电镜,对微孔钛种植体生物陶瓷烧结涂层复合骨形成蛋白移植于15只成年狗颌骨内2~16周标本进行骨界面观察和成骨量测定.就种植材料,种植体表面形态、结构,种植体与骨组织间隙大小,骨形成蛋白等及成骨时间和量作了分析.实验组2~4周成骨量是对照组的1~2.5倍,成骨时间早,量大,成熟快,骨性结合好.
- 郭庆科肖光裕唐文杰邹敬才王鸿伍本德杨华斌廖际常庞薇
- 关键词:种植体骨形成蛋白骨界面
- 医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一)被引量:12
- 1992年
- 着重介绍了医用(置换、移植、修复、固定体内组织和器官,制药,医疗器械)金属材料的种类、特性、临床应用等问题。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建议。
- 唐农轩邹宏恩伍本德张正德
- 关键词:金属材料生物材料
-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TC4钛合金复合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用中性玻璃与A-W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的混合陶瓷粉涂覆在TC4基体上,经预烧形成过渡层,然后再涂覆A-W陶瓷,经烧结来制备复合试样。研究了过渡层结构、过渡层中的中性玻璃含量、烧结制度、基体表面粗糙度及基体表面氧化膜厚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渡层能大幅度提高结合强度;当中性玻璃含量在0—50%,烧结温度在750—950℃(保温2 h)范围内时,其结合强度随中性玻璃含量的增加、烧结温度的提高、基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和基体表面生成适当厚度的氧化膜而提高;且当中性玻璃含量为50%时,基体经表面喷砂、预氧化膜厚度为4μm时,经950℃/2 h烧结制备的A-W活性玻璃陶瓷-TC4复合体,其结合强度最高,达到16.6 MPa。
- 伍本德侯雪玲庞薇杨华斌孙祥云任晓彧
- 关键词:生物活性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