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冰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影响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50-59岁之间者占52.9%,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占72.0%,合并其他肺部疾患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为56.2%。结论陈旧性肺结核可能会加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的转移。
- 云冰
- 关键词:陈旧性肺结核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
- 卷曲霉素在复治肺结核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在复治肺结核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含或不含卷曲霉素的治疗方案,对394例复治肺结核随机分组进行督导化疗,停药后随访观察2年。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2个月末痰菌阴转、细菌学复发及肾损情况。结果:含CPM方案组(A、B组)阴转率分别为82.84%、89.02%,不含CPM组(C组)为72.47%,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肾损发生率:A组3.73%、B组4.88%、C组3.93%,不同组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学复发率:A组4.55%、B组4.05%、C组12.03%,不同组别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含CPM化疗方案,明显提高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同时减少细菌学复发,转变过去不敢用CPM的观念。
- 云冰
- 关键词:卷曲霉素复治肺结核化疗
- 结核化疗中类赫氏反应13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合化疗中的类赫氏反应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初治肺结核病发生类赫氏反应13例。结果其中浸润型肺结核9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原发型肺结核1例。类赫氏反应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胸片示病灶增多、扩大,胸膜炎、淋巴结肿大。13例类赫氏反应均发生于强化治疗期。结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主要发生在初治结核的强化期。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明显。
- 云冰
- 关键词:结核病类赫氏反应
- 肺结核伴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给予肠内、外营养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百分比(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T细胞亚群。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MI、HB、ALB、TLC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结核病的治疗。
- 云冰
- 关键词:肺结核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疗效
- 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102例结核病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核药物治疗,给用链霉素、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52/54),81.3%(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5,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肝肾毒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酮类药物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结核疾病,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作为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 云冰
- 关键词:结核病安全性
- 乳酸环丙沙星致过敏反应2例
- 1997年
- 云冰宋纪政
- 关键词:乳酸环丙沙星过敏反应病例报告
- Ⅱ型肺结核病人的治疗
- 1997年
- 云冰
- 关键词:化疗疗效
- 乌体林斯联用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联用乌体林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有关标准选取复治肺结核病例,按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采用乌体林斯1支每周2次肌肉注射,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抗结核药...
- 云冰
- 关键词:复治肺结核
-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1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分析118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病原学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误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结核病分型、用药时间、初复治结核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认识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抗结核疗程完成,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
- 云冰
- 关键词:结核病药物化疗药物性肝炎
- 结核性胸水432例治疗体会
- 2007年
- 云冰
- 关键词:结核性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