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俊

作品数:46 被引量:2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胆囊
  • 12篇胆管
  • 12篇结石
  • 11篇内镜
  • 10篇造影
  • 9篇胆管造影
  • 9篇胰胆管
  • 9篇胰胆管造影
  • 9篇逆行
  • 7篇胆管造影术
  • 7篇胰胆管造影术
  • 7篇造影术
  • 7篇逆行胰胆管
  • 7篇逆行胰胆管造...
  • 6篇胆道
  • 6篇胆总管
  • 6篇胆总管结石
  • 6篇切除
  • 6篇疗效
  • 6篇ERCP

机构

  • 2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海军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42篇丁俊
  • 25篇张晞文
  • 18篇李甫
  • 16篇李可为
  • 13篇施维锦
  • 12篇黄金鑫
  • 10篇季福
  • 8篇唐睿
  • 6篇王坚
  • 5篇陈涛
  • 2篇唐坚
  • 2篇朱宏毅
  • 2篇何敏
  • 2篇耿智敏
  • 2篇汤朝晖
  • 2篇李敬东
  • 2篇程张军
  • 2篇蔡淦
  • 2篇陈萌
  • 1篇姜皓

传媒

  • 11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R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清胰通腑汤治疗),各39例。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ISAP)、血清淀粉酶(AMS)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ALP)及总胆红素(TBIL)、炎症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随访1年,统计2组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BISA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MS、ALT、AST、ALP、TBI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1β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时小口径胰管支架置入联合清胰通腑汤治疗胆源性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和胰腺损伤,改善AMS和肝功能指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并可降低复发率。
郝余庆蒋徐维丁俊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早期经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可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困难插管操作中早期经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方法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胰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10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插管中导丝第2次进入胰管后立即行沿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42例)与多次尝试插管以至于导丝反复进入胰管(2次以上)后选择性插管成功或不成功再行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对照组,61例)间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胰腺炎发生率。结果: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与对照组最终均完成选择性胆道插管,但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59±1.54)min比(13.33±2.09)min,P=0.022]。早期经胰管预切开组有3例ERCP术后胰腺炎,少于对照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所有病例均为轻型胰腺炎,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均无术后胆道感染,无术后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插管时间>10 min,导丝进入胰管>2次是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ERCP插管时导丝进入胰管的病人尽早(≤2次)行经胰管方向Oddi括约肌预切开是安全的,并有助于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唐睿丁俊李甫黄金鑫张晞文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
肾衰竭伴自发性双侧股四头肌腱断裂1例报道
2023年
双侧股四头肌腱断裂临床上较为少见,多见于各种慢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病、结核病、强直性脊柱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1-2])。慢性肾脏病患者多伴随全身多系统功能障碍,其中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特有的并发症^([3-4]),肾脏无法排除多余的磷及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钙化异常、骨质疏松、骨折等。2022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1例肾衰竭伴自发性双侧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现报告如下。
位锋丁俊贺健祥陈琦祝涛许文捷张超峰程仁强熊普熹邓琳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脏病强直性脊柱炎股四头肌腱断裂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
P27、CyclinD1、CyclinE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P27、CyclinD1和CyclinE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CyclinD1和CyclinE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与同期手术的胆囊良性肿瘤和胆囊炎性疾病组织作对照。结果①P27在胆囊炎性组织中的高表达阳性率为80%(16/20),在胆囊良性肿瘤组织中为75%(15/20),两者均明显高于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37.3%(28/75),P<0.01];CyclinD1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8.7%(44/75),显著高于在胆囊良性肿瘤[15%(3/20)]和胆囊炎性疾病[10%(2/20)]中的表达(P<0.01)。Cy-clinE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0%(45/75),显著高于在胆囊良性肿瘤[15%(3/20)]和胆囊炎性疾病[10%(2/20)]中的表达(P<0.01)。②P27、CyclinD1和CyclinE的表达与胆囊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1)并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P<0.01)。③P27和CyclinD1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864,P<0.01),P27和CyclinE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685,P<0.01),CyclinD1和CyclinE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724,P<0.01)。结论P27表达下降,CyclinD1和CyclinE阳性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的调控异常,该机制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丁俊李可为王坚季福施维锦张晞文
pT3期胆囊癌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pT3期胆囊癌(GBC)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7家肝胆中心接受区域性根治术和扩大性根治术的323例pT3期G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区域性根治术组(A1组)和扩大性根治术组(B1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总体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B1组阳性淋巴结个数[2(0,3)枚]和切除淋巴结总数[3(1,4)枚]均高于A1组[1(0,1)枚,4(2,7)枚](均P<0.05),两组间其他临床及病理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1组,分别为75%、44%、29%和50%、15%、11%(χ^2=11.311,均P<0.001)。扩大性根治术(HR=2.161,95%CI:1.222~3.821)、肝脏侵犯(HR=2.324,95%CI:1.305~4.139)、阳性淋巴结比率≥1/3(HR=2.927,95%CI:1.641~5.220)和ⅢB/ⅣB分期(HR=3.325,95%CI:1.750~6.320)是G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扩大性根治术(HR=1.969,95%CI:1.083~3.58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肿瘤侵及肝脏时B1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1组(均P<0.05)。结论对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或)肿瘤侵及肝脏的pT3期GBC施行扩大根治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扩大性根治术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发才薄志远耿智敏程张军张楷丁俊段安琪沈宁佳易滨张永杰汤朝晖李敬东邱应和
关键词: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从调节Cajal细胞自噬探讨芍药甘草汤改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芍药甘草汤具有显著改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患者腹痛的临床疗效和抑制自噬相关蛋白(GPR78、Beclin1)的工作基础,结合Cajal间质细胞(ICC)过度自噬将引起平滑肌收缩紊乱、进一步导致SOD的研究进展,探讨芍药甘草汤调节ICC自噬水平及治疗SOD的分子药理机制。首先,复制豚鼠SOD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对Oddi括约肌压力、ICC自噬水平的影响;其次,吗啡刺激诱导离体SOD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对Oddi括约肌肌条收缩曲线、自噬通路的影响;最后,分离原代ICC、构建IRE1基因沉默或过表达载体、衣霉素刺激ICC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予不同浓度的芍药甘草汤孵育,观察ICC内质网应激水平、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最终验证“芍药甘草汤抑制IRE1/Beclin1信号通路,减轻ICC内质网应激引起的过度自噬,从而改善SOD平滑肌舒张效应”的科学假说,为推进中医药调节胆道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夯实基础。
李甫陈萌吉建梅张晞文丁俊黄金鑫唐睿蔡淦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CAJAL间质细胞细胞自噬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被引量:14
2009年
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一经诊断明确,往往积极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造口术。但当发病时间比较长或并发症严重时,开腹手术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高,有报道胆囊造口术后病死率高达6%~20%[1],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成功率较低。
丁俊朱宏毅李可为张晞文季福施维锦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
单孔与脐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单孔与脐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6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27)与脐周三孔组(n=35),应用常规器械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情况、近期疗效。结果:脐周三孔组住院费用[(10 552.2±1 260.3)元vs.(15 400.4±1 578.4)元]明显低于单孔组(P<0.05);术后6 h[(2.9±1.3)vs.(4.6±2.0)]、第1天[(1.7±0.9)vs.(3.1±1.6)]疼痛评分均优于单孔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成功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是安全、美观的,具有价格低廉、疼痛轻微、实用性强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李甫黄金鑫张晞文朱洁丁俊
关键词:单孔疗效比较研究
经胰管括约肌切开联合胰管支架植入在ERCP困难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胰管括约肌切开(TPS)联合胰管支架植入(PSO)在ERCP困难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ERCP的224例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4例,女110例;平均年龄(67±9)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不同插管方法将患者分为TPS+PSO组(135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术中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等。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TPS+PSO组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3%(125/1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5/89) (χ~2=15.938,P<0.05),而插管时间(25±1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min(t=-3.927,P<0.05)。TPS+PSO组术后胰腺炎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15/135)、1%(2/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22/89)、7%(6/89) (χ~2=7.203,4.309;P<0.05)。TPS+PSO组和对照组住院费用分别为(2.1±0.5)、(3.2±0.7)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P>0.05)。结论 TPS联合PSO可提高ERCP胆管困难插管成功率,降低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具有操作时间短的优势,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一种安全实用、方便可行的内镜技术。
李甫张晞文唐睿黄金鑫吉建梅龚彪丁俊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两种十二指肠乳头预处理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这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联合内镜下多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不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3月,67例行EST或EPBD联合内镜下多塑料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狭窄消除率、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ST组与EPBD组的狭窄消除率分别为89.3%和94.9%(P>0.05);EST组与EPBD组近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2.8%(P>0.05);出血发生率EST组(10.7%)明显高于EPBD组(0)(P<0.05),3例出血均在内镜下有效止血;远期胆管结石复发合并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EST组(46.4%)明显高于EPBD组(15.4%)(P<0.05)。结论 EPBD联合多塑料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时,近期出血率和远期并发症低于EST,推荐首选EPBD。
李甫黄金鑫张晞文丁俊
关键词:胆管狭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