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福 作品数:14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历史地理 更多>>
浅谈药学监护 被引量:2 1999年 黄德福关键词:药学监护 影响因素 HPLC法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两种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白藜芦醇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25:75,V/V),流... 黄德福 魏文增关键词:绿原酸 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培养专科临床药师的探讨 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分析我国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及解决办法。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精,信心不足,缺乏临床实践技能,是导致临床药学难有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 黄德福 林琴 林秀娥关键词: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专科 HPLC法测定肝甦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2013年 目的 建立测定肝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20:8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绿原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0~126.8μg·mL-1(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0.6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黄德福 黄仁杰 魏文增关键词:HPLC 绿原酸 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该病药学监护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通过参与1例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从驱铜治疗、对症治疗、24 h尿铜监测、患者饮食教育这几方面,探讨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驱铜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选择,开展忌铜饮食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病情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参与临床药疗方案的制定,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确保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胡盈莹 陈明胜 甘巧容 黄德福 俞晓玲 王金叶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肝豆状核变性 维生素K_1注射液与相关药物的配伍禁忌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用药参考,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临床配伍用药中出现而说明书未提及的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与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鸟氨酸、止血敏、庆大霉素、维生素B1、雷尼替丁、硫酸镁、肌苷、氯化钾、磷霉素钠、复合磷酸氢钾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化学性质不稳定,与多数药物不宜配伍使用。 黄德福 刘志芳 魏文增关键词:维生素K1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蛇葡萄素乳凝胶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制备蛇葡萄素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法筛选处方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蛇葡萄素凝胶剂制备可选用3%海藻酸钠溶液与1%无水氯化钙溶液为基质,二甲基亚砜为增溶剂,维生素C为抗氧剂。结论本法制备蛇葡萄素凝胶剂的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黄德福 黄仁杰关键词:蛇葡萄素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性问题 被引量:2 2000年 目前抗HBV药物大多为核苷类似物,它们通过干扰或抑制HBV的复制而起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与贲昔洛韦等是第一代用于抗HBV治疗的核苷类似物,但在体内的抗病毒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拉咪呋啶为代表的第二代核苷类似物显示出其强大的抗HBV活性,但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而不是杀灭HBV, 黄德福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泛昔洛韦 耐药株 核苷 抗病毒作用 2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1—2014年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230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与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0例ADR中,男性163例,女性67例,男女之比为2.43∶1;〉30~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为62.17%(143/230);抗菌药物致ADR例数居首位(78例,占33.91%),其次为消化系统用药(46例,占20.00%)、中药制剂(34例,占14.78%);静脉滴注给药致ADR发生率最高,为71.74%(165/230);用药〉5~30 min发生的ADR病例数居首位(68例,占29.57%);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4例次,占合计320例次的54.38%)。结论:临床应根据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王金叶 黄德福 胡盈莹 俞晓玲 赖延锦 陈少尉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2014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4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00例ADR从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 发生的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等方... 王金叶 黄德福 胡盈莹 俞晓玲 赖延锦 陈少尉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