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稻飞虱卵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是调控稻飞虱种群密度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稻虱缨小蜂及其自然寄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产卵的主要因子(温度、光照强度、水稻品种、水稻苗龄、寄主卵龄以及接蜂雌雄比)进行分析和比较,优化带褐飞虱卵苗生产和稻虱缨小蜂生产的方法和条件。生产带卵苗时,25℃强光照条件下用10日龄的黄华占稻苗为佳,扩繁稻虱缨小蜂时,30℃强光照条件下用1日龄的褐飞虱卵接入雌雄比5∶3的蜂为佳,平均产蜂量可达481.3头/盆。以此为基础建立四室繁蜂法进行稻虱缨小蜂规模化饲养,该技术能够进行连续饲养,并提供同一发育阶段产品,稻虱缨小蜂培养与收集室在18 m^(2)的规模下,每批次可以生产约58万头蛹或成蜂,且有提升空间。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控制稻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高温是制约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了解35℃高温驯化获得的稻虱缨小蜂耐热品系(NR品系)的生防潜力,对不同温度下该品系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寄主卵选择、产卵量以及极端高温胁迫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未经高温驯化的稻虱缨小蜂品系(HZ品系)相比,20℃时,NR品系雄蜂的发育速率显著高于HZ品系,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幼虫中期和蛹期的发育时间明显缩短。NR品系在高温下能维持正常的产卵能力,35℃下NR品系产卵量仍能达到18.80粒/雌。NR品系有更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能力,50℃下NR品系雄蜂的热击倒时间为15.19 min,比HZ品系雄蜂长3.03 min。补充不同营养对NR品系的产卵量存在影响,35℃条件下补充10%蔗糖既能延长其寿命,也能提高产卵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驯化得到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在35℃高温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能力,具备适应稻田夏季高温环境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