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德林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振动焊接技术在大型焊接构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在高炉用钢厚板电渣焊中应用振动调制工艺。接头金相组织显示,附加振动后,焊接接头晶粒细化明显。研究三种振动加速度(0,3,6 m/s2)下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和侧弯性能。焊接变形是H型钢焊接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埋弧振动焊接可明显减小H型钢的焊接变形。结果表明,合理的振动调制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小残余应力并改善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控制变形,保证生产质量。
- 卢庆华陈立功倪纯珍饶德林
- 关键词:侧弯H型钢
- 5083铝合金力学性能的球压痕法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介绍了微压痕法在航空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研究。采用球形压头通过多级循环加载方法得到了5083铝合金材料压痕深度与载荷的关系,将微压痕数据输入经过充分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对压痕法测量得到的材料真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饶德林
- 关键词:铝合金人工神经网络
- 振动调制工艺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在高炉用钢厚板电渣焊中应用振动调制工艺。接头金相显示,附加振动后,焊接接头晶粒细化明显。研究三种振动加速度(0g、0.3g和0.6g)下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拉伸性能、侧弯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合理的振动调制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残余应力并改善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其中,0.6g振动下的侧弯性能合格率达到 100%。通过对两种振动加速度(0.3g和0.6g)下焊缝冲击性能的对比,讨论了冲击性能变化的机理,并用内耗试验说明焊缝金属内耗的SKK(Snoek-Ke-Koster)峰值与焊缝冲击韧度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 卢庆华饶德林朱政强陈立功倪纯珍
- 关键词:侧弯冲击值内耗
- 一种可变码率视频流实时查询方案的实现被引量:1
- 2004年
- 在一种基于H.263协议的以太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为实现实时视频查询,设计了一套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数据包格式,保证了上层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实现一个支持可变码率视频的缓冲区,分析了其内部实现机制.建立视频的秒级索引,实现了实时视频流的秒级查询和回放.分析了实时视频查询误差产生的原因.经过长时间测试,证明系统稳定可靠,缓冲区参数选择正确,设计方案合理.
- 葛景国陈立功倪纯珍饶德林朱政强
- 关键词:可变码率视频监控
- 电机转子换向器专用电阻焊机的研制
- 1994年
- 电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而电机中的一个主要部件就是转子,它是由一系列线圈绕组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绕组安放在电枢铁心槽内,所有的线圈绕组端部都与换向片连接。过去常用的联结方法是钎焊,由于绕组用的是漆包线,因此钎焊之前要用手工将漆皮刮净,然后用烙铁进行焊接。采用这种方法焊前工序繁多,劳动强度较大,速度极慢,而且由于全部是手工操作,所以联结的可靠性不高。
- 陈益平饶德林
- 关键词:电机转子换向器电阻焊机
- 超声冲击对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影响被引量:69
- 2005年
- 以Q345钢结构箱型柱为对象,研究了超声冲击工艺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对电渣焊和埋弧焊两种焊缝进行了超声冲击试验,其中埋弧焊焊缝采用了全覆盖冲击和焊趾冲击两种冲击工艺.残余应力测量表明,采用冲击工艺,可以在焊缝表面一定深度(小于3mm)下产生压应力,最高测得-134MPa;焊趾冲击不但使焊趾表面产生压应力,也降低了焊缝的残余应力.对非熔透埋弧焊和熔透埋弧焊焊缝的测量结果显示,在盲孔法测量的深度范围内,超声冲击可降低焊缝最大主应力约34%~55%.
- 饶德林陈立功倪纯珍朱政强
- 关键词:超声冲击残余应力
- 铝合金点焊质量的神经网络估测
- 针对铝合金的电阻点焊,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点焊质量估测中的应用。以LD10CS为例,分析了铝合金焊接时动态电极电压的变化,提出了以每周波动态电极电压为输入参数,以焊点强度和熔核直径为输出参数的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对点焊质量...
- 饶德林齐志扬陈立功
- 关键词:铝合金点焊人工神经网络
- 文献传递
- 一体式动态感应焊接预热装置
- 一种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的一体式动态感应焊接预热装置,包括:感应加热控制器、电缆、感应加热头和焊炬,其中:感应加热头与感应加热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感应加热头和焊炬前后设置且为刚性连接;所述的感应加热头包括:感应加热变压器和与...
- 饶德林
- 文献传递
- 304L超低碳不锈钢板的振动时效被引量:2
- 2005年
- 针对304L不锈钢底板的焊后残余应力,采用振动时效(VSR)的方法进行消除。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应用JB/T 5926-91标准对振动时效工艺进行了定性评价。采用盲孔法测定了焊后和振动时效后底板焊缝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残余应力下降了30%以上。试验结果显示振动时效工艺可以替代热处理时效,明显消除304不锈钢焊接构件的残余应力。
- 罗凡饶德林
- 关键词:振动时效残余应力
- 不锈钢振动时效过程的循环蠕变机理被引量:7
- 2005年
- 采用疲劳试验机研究了不锈钢焊接试件在循环载荷下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采用拉-压疲劳模拟实际焊接构件的振动时效过程。结果显示动态应变呈循环蠕变状态,蠕变的大小、速度与循环应力幅值有关。循环应力越大,最终蠕变也越大,应变达到稳定所需要的循环周次越多。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不同循环载荷作用下,焊趾位置的纵向残余应力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振动时效过程的循环蠕变机理。
- 饶德林陈立功倪纯珍朱政强
- 关键词:振动时效不锈钢蠕变循环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