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际型

作品数:5 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钾素
  • 3篇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钾素营养
  • 1篇稻根
  • 1篇营养
  • 1篇杂卤石
  • 1篇施用
  • 1篇水稻根
  • 1篇水稻根系
  • 1篇水稻根系生长
  • 1篇水稻生长
  • 1篇酸性红壤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钾
  • 1篇土壤钾素
  • 1篇钾肥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陈际型
  • 1篇罗家贤
  • 1篇蒋梅茵
  • 1篇谢建昌
  • 1篇宣家祥
  • 1篇杜承林
  • 1篇马茂桐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

年份

  • 1篇2005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盐基土壤K、Ca、Mg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3
1999年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的低盐基土壤施用K、Ca、Mg对水稻生长、养分迁移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盐基土壤NP基础上施K,随K用量增加到一定量,水稻生长受阻,生长量和产量有下降的趋势。NPK肥基础上施Mg生长量随之增加;NPK肥基础上Ca、Mg一起补给,产生协同作用,使水稻生长量明显增加。阳离子交换树脂模拟试验表明,K-Mg、K-Ca和Mg-Ca在养分向根迁移过程中即存在正的交互作用。盆载试验表明,在水稻养分吸收过程中K-Mg和Mg-Ca通常表现为颉颃作用,但K-Ca-Mg的结合施用,增加养分的总吸收量,显示协同作用。这可能是由于K-Ca-Mg的结合促进了稻根生长和养分吸收之故。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利用K-Ca-Mg的三角交互作用减少K的需求量的可能性。
陈际型宣家祥
关键词:水稻生长
我国主要土壤的供钾潜力、需钾前景和钾肥的推广施用
谢建昌罗家贤马茂桐杜承林陈际型蒋梅茵
(1)自1978年始,对中国主要土壤的含钾矿物作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红壤和砖红壤普遍缺钾的主要原因是含钾矿物含量低和不同含钾矿物的特性造成的。(2)对全国土壤钾素的形态、含量和释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速效钾与缓效钾相...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钾素土壤肥力钾肥施用
水稻钾素营养的根际效应被引量:4
1993年
关于淹水条件下根际效应的研究迄今很少。而淹水土壤的根际环境与早作土壤十分不同。土壤淹水后缺氧变为还原状态,但在种植水稻时植株可通过叶片利用大气中的氧向根部运输并部分释放于根外,使根际土壤氧化。故产生了一些与旱作迥异的根际氧化还原过程。这个过程与矿质营养的关系对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都受到人们的注意。为此本文就水稻钾素营养的根际效应进行了研究。
陈际型
关键词:水稻钾素营养根际效应
钾素营养对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65
1997年
本文研究了大田和盆栽试验中钾素营养对水稻根系形态、活力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钾能促进稻根的生长;(2)土壤供钾潜力、钾肥种类和水稻品种的吸K特性均影响根系的生长;(3)在缺钾的酸性土壤上,吸钾强的品种,施钾的促报效应最为明显;(4)施钾能增加小于0.2mm的细根量,提高稻根的再生能力,影响N、P、K、Ca、Mg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在地上和地下部分间的分配;(5)施钾地上部分钾的浓度增加,氮、磷浓度降低。对缺镁土壤,植株镁的浓度降低,根中镁的浓度增加;(6)土壤供钾潜力对植株地上部分和根的含钙量无明显影响;(7)在低钾土壤上施钾,还能提高水稻根系对α—萘胺的氧化力、亚铁离子的氧化力,对稻根的活力也有明显的影响。
陈际型
关键词:钾素营养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水稻
杂卤石在红壤上的肥效被引量:5
1999年
杂卤石是一种盐类矿物,本文研究了它的粉末在酸性红壤中的可扩散性K、Ca、Mg的含量及其对大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卤石中可扩散性K的数量与等当量水溶性K2SO4相当。每kg土壤施2g杂卤石粉时,大麦的干物质重量较对照(NP处理)高出2.1~2.5倍,与等当量的硫酸钾,硫酸钙和硫酸镁相接近。其每盆养分的总吸收量,与上述等当量的水溶性盐相比,K高出1.2~2.1倍,Ca高出1.3~1.5倍,Mg高出1.5~1.7倍,这表明杂卤石粉在酸性红壤上的肥效,不亚于水溶性盐。
陈际型
关键词:杂卤石大麦酸性红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