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兰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甲乳外科手术用患者颈部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乳外科手术用患者颈部固定器,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内部的右侧穿插有T型拖盘,且外侧顶紧有卡固螺栓固定;卡固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座内部的右侧;支撑座内部的左侧开设有滑动槽;支撑座内部左侧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滑动...
- 陈秋兰
- 全胃切除术后2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陈秋兰邱社祥荫江
-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
- 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规律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发生的特点、规律、发生机制及防治的方法。方法观察肠外漏患者54例,收集肠内营养开始前的禁食时间,测定肠内营养实施前、实施后1,3,5,7,9,14天白细胞计数、肝功。结果54例肠漏患者中,发生腹泻26例,发生率为48.1%,多发生肠内营养后一周内,与禁食时间显著相关。结论肠内营养再灌食综合征是长期禁食后肠内营养恢复早期出现的以腹泻、淤胆先重后轻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与长期禁食、肠道缺乏腔内营养刺激有关,早期反复尝试肠内营养是预防和治疗这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陈秋兰
- 关键词:综合病征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泰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LTCBDE)组(26例)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CBDE)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临床指标和术后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TCBDE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LCCBDE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CCBDE组(P值均<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E组术后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总分为(2.65±1.41)分,显著低于LCCBDE组的(4.24±2.06)分(P<0.05)。LTCBDE组食欲差、便秘、硬粪的评分均显著低于LCCBDE组(P值均<0.05),两组间腹泻、脐周痛、下腹胀、排气增多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CCBDE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中转行开腹手术,LTCBDE组有1例患者因取石困难而改行LCCBDE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患者痛苦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且保留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使微创外科的优势最大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周绍荣张鹏焦兰农陈秋兰姚建根江涛
-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管胆总管结石
- CDK4/6抑制剂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着重探讨CDK4/6抑制剂联合依西美坦,应用于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从缓解肿瘤进展、提升生存质量等方面评估疗效,同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考量其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72例(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A(36例,依西美坦治疗)、B(36例,依西美坦+哌柏西利治疗)两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治疗周期:两组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数据(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但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B组较A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但P>0.05。结论 对激素受体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予以CDK4/6抑制剂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暴晓欢王太宇陈秋兰
-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依西美坦
- 复杂纵膈肿瘤的外科诊治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各类复杂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20例复杂纵膈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颈部低位领状(和胸骨半劈开)切口切除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8例;5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分别行纵膈肿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或自体心包修补术;手术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巨大纵膈肿瘤7例。结论一些复杂纵膈肿瘤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术式,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柳荫江邱社祥陈秋兰
- 关键词:胸部手术外科治疗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生物学指标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Clusterin、p-gp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Clusterin、p-gp的表达,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乳腺癌5种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阳性率为43.8%,PR 35.4%,C-erbB-260.4%,Clusterin 62.5%,p-gp 41.7%,Ⅱ期p-gp、Clusterin表达的阳性率低于ⅢA期(P<0.05)。指标聚类分析提示,ER、PR和C-erbB-2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它们与p-gp、Clusterin分别呈较弱的负相关性,而p-gp与Clusterin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二阶段聚类分析结果提示,48例乳腺癌患者的5个分子标记物情况可分为3类:第1类:Clusterin(-)、p-gp(-)、C-erbB-2(+)和ER(+);第2类:Clusterin(+)、p-gp(+)和C-erbB-2(+);第3类:C-erbB-2(-)、ER(-)和PR(-)。结论:Clusterin和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PR和C-erbB-2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相关性弱,有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 陈秋兰俞乔唐金海张彤侯宁
- 关键词:乳腺癌生物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患者免疫炎症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免疫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州市中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8例HT甲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9例)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左甲状腺素钠片+硒酵母片),观察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免疫炎症指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HT甲减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减轻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且未显著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 王太宇陈秋兰
-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免疫炎症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