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忠

作品数:40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刑事
  • 16篇诉讼
  • 12篇刑事诉讼
  • 5篇侦查
  • 5篇起诉
  • 5篇公诉
  • 4篇刑事诉讼法
  • 4篇审查
  • 4篇诉讼法
  • 4篇检察
  • 4篇法律
  • 3篇侦查程序
  • 3篇上诉
  • 3篇审判
  • 3篇司法
  • 3篇宋代
  • 3篇诉讼模式
  • 3篇公诉案件
  • 3篇法学
  • 3篇被害

机构

  • 34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政法职业...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共保定市委...

作者

  • 34篇陈玉忠
  • 2篇王雷
  • 2篇马丽丽
  • 1篇徐静
  • 1篇郭东旭
  • 1篇闫喜刚
  • 1篇李香敏
  • 1篇胡子君
  • 1篇范云茹
  • 1篇郭奇
  • 1篇赵红星
  • 1篇高炜森
  • 1篇张艳丽
  • 1篇白淑卿
  • 1篇赵艳云
  • 1篇宋鑫
  • 1篇左世元
  • 1篇杨雪莱

传媒

  • 7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监狱学刊
  • 3篇河北大学成人...
  • 2篇日本问题研究
  • 2篇河北建筑科技...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法学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学术界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研究生法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考试与招生
  • 1篇中国法学会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日本刑事诉讼中的起诉便宜主义被引量:2
1997年
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世界各国由于刑事诉讼的方式不同,在起诉时所适用的基本原则有所不同,这方面的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起诉法定主义,即见具有犯罪的客观嫌疑,符合诉讼条件,就必须提起公诉;二是起诉便宜主义,即准许检察官对是否起诉拥有一定的裁量权。日本法学家认为:起诉法定主义可以排除检察官的恣意处分,防止在起诉问题上受政治和党派的左右。但是从刑事政策角度看,在没有必要处罚的情况下,应该用起诉便宜主义加以调整,以纠正法定起诉主义的硬性规定。日本是采用起诉便宜主义的典型国家,本文拟就日本的起诉便宜主义进行一下探讨,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起诉制度有所裨益。
陈玉忠
关键词:起诉便宜主义检察审查会刑事诉讼法典提起公诉刑事起诉制度起诉法定主义
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职权配置的合理性
2010年
基于侦查价值多元化的考量,现代刑事诉讼中的侦查程序并非仅是行使侦查权的载体,而是与侦查活动有关的多种职权相互协调的过程。因此只有对侦查程序中的各种职权予以合理配置,才能达到既保障侦查权的充分行使,又能够对侦查权进行必要制约的目的。
陈玉忠马丽丽
关键词:侦查程序职权配置
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无正当理由上诉的必要抑制被引量:1
2024年
刑事诉讼中只有切实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充分行使,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刑事二审程序的救济和纠错功能,确保刑事诉讼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真正实现。但个别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在本来合意的诉讼“氛围”下却出现了部分“自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当一审法院作出从宽处罚后又提出上诉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会损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体现的诚信价值。尽管检察机关的“报复性抗诉”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无正当理由上诉有一定抑制效果,但“报复性抗诉”明显存在法理依据不足的缺陷,不宜作为抑制无正当理由上诉的长效对策。基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诚信价值的要求与上诉权保障的需要,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增设上诉理由审查程序,达到对无正当理由上诉进行必要抑制的目的,是一种可行的方案选择。
陈润生陈玉忠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上诉权的“去”与“留”——基于二审相关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被告人上诉权的去留问题,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价值分析和对法律文本的梳理与正确解读,更需要司法实践中有效数据的支持和深入的实证分析。取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或对上诉权的行使进行限制,不仅会使认罪认罚程序中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雪上加霜,而且也会损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身的公正性,进而危及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相关实证数据表明,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保留上诉权并未明显造成诉讼效率的减损,同时保留上诉权还有助于通过落实量刑协商、精准量刑、繁简分流、保障机制的健全等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真正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协调统一。
陈玉忠胡子君
关键词:上诉权上诉理由诉讼效率
中国司法的实质公开及其保障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不同的要求和所呈现出的不同状况,司法公开有全面公开、部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形式公开、实质公开之分。尽管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基本实现了由单纯的庭审公开向司法活动的全方位公开的转变以及由以审判程序公开为主向审判程序公开和裁判结果公开并重的转变,使中国司法公开制度初步具有了统一性以及全面性的特点。但也应看到,包括裁判依据、合议庭以及审判委员会的少数不同意见在内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依然不在公开之列。实质公开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公开的效果,制约着司法公开终极目标的实现。实现司法公开尤其是实现司法的实质公开,既需要各级法院各类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更需要不断深化司法制度改革的保障以及不断创新司法工作机制的支撑。从当前来看,应当重点解决司法流程信息还未真正全面公开,裁判依据未能做到详尽公开,合议庭以及审判委员会的少数不同意见不允许公开等问题。
陈玉忠
关键词:司法公开司法公信力
关于确立公诉案件被害人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对象的建议被引量:6
2006年
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律援助对象并不包括被害人,尤其是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这对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非常不利的。无论从刑事诉讼原理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刑事诉讼对被害人保障性权利的重视这一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都应在刑事诉讼中确立公诉案件被害人为法律援助对象。
陈玉忠郭奇
关键词:刑事诉讼公诉案件被害人法律援助
高职刑事诉讼法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法律高职教育主干课程,刑事诉讼法的课程理论、课程设计和建设发展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赵红星陈玉忠
关键词:高职课程刑事诉讼法
论刑事侦查关系
1997年
刑事侦查关系系指在对特定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侦查对象以及侦查手段之间所形成的特定联系。本文对刑事侦查关系的特点、侦查关系三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指出,对于刑事侦查关系的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对刑事侦查内在规律的研究。
陈玉忠
关键词:犯罪侦查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模式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基于诉讼模式进化原理的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尽管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使得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模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问题的存在仍然使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模式具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空间。对我国现行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模式的完善,既不能脱离当下的刑事诉讼模式和司法制度而空谈设计,也不能忽视国情而盲目模仿、照搬他国制度。我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模式应以"准司法审查"为改进与完善方向,这不仅与我国刑事诉讼的法治理念相符合,也和刑事诉讼模式的法律进化原理相一致。
何秉群陈玉忠王雷
关键词:检察机关侦查监督
论宋代刑事审判权的分散行使
2009年
宋代刑事审判制度尽管在一般层面上仍未跳出封建式刑事审判制度的窠臼,但在具体制度的建构上却呈现出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独特风貌。宋代特别强调刑事审判权的分散行使,以此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当然宋代刑事审判权的分散行使也产生了一定弊端。
陈玉忠
关键词:宋代刑事审判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