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

作品数:70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教学
  • 20篇中医
  • 10篇黄帝
  • 10篇黄帝内经
  • 8篇课程
  • 7篇医经
  • 7篇中医药
  • 7篇《内经》
  • 7篇《黄帝内经》
  • 6篇脾胃
  • 6篇胃病
  • 6篇教学查房
  • 6篇教学改革
  • 6篇《内经选读》
  • 6篇辨证
  • 6篇查房
  • 5篇医案
  • 5篇医药治疗
  • 5篇中医药治
  • 5篇中医药治疗

机构

  • 67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7篇陈正
  • 36篇李海峰
  • 32篇王庆其
  • 29篇薛辉
  • 24篇赵心华
  • 24篇邹纯朴
  • 20篇王丽慧
  • 12篇周国琪
  • 9篇陈晓
  • 6篇费晓燕
  • 5篇王秀薇
  • 4篇王少墨
  • 2篇戴彦成
  • 2篇唐志鹏
  • 2篇沈莲莉
  • 2篇谭翔文
  • 2篇项乐源
  • 2篇周蕾
  • 2篇姚洁敏
  • 2篇宋琦

传媒

  • 6篇中医文献杂志
  • 6篇中医教育
  • 6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5篇中医药管理杂...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浙江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第八次全国中...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10例脾胃病与情志关系调研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研制能够测量情志因素与脾胃病症状、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制定情志与脾胃病关系调查表,收集510例脾胃病患者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研究脾胃病与量表各因子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10例脾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脾胃病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情志因素呈显著性相关,各证型的脾胃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分布权重基本一致。结论:情志与脾胃病有密切关系,治疗当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陈正王庆其
关键词:情志脾胃病SCL-90流行病学调查
王庆其从“半从痢治,半从疡疗”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被引量:9
2023年
总结王庆其教授从“半从痢治,半从疡疗”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血亏虚为本、湿热毒蕴为标。提出“半从痢治,半从疡疗”为治疗总则,并进行分期论治,发作期半从清热利湿解毒以治痢、半从解毒消痈排脓以疗疡,自拟加减清肠汤;缓解期半从补中升阳固脱以治痢、半从健脾托疮生肌以疗疡,自拟加减养膜汤。同时注重随症及辨大便性状进行加减,病情平稳时用膏方补虚扶正、防止复发。
李素素王少墨王秀薇陈正王庆其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疮疡清热利湿消痈排脓名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部疾病概况被引量:11
2008年
陈正王庆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病中医药治疗
《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疫病观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为代表的运气学说,讨论了人体的健康、疾病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古人研究天象、气候、物候和病候之间生态关系的一种学说。文章结合《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对疫病的理论认识,认为疫疠是因升降气化失司而致,治疗重在明六化分治,遣方用药贵在各安其气,人体正气充实与否在疫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结合历代医家的医案,以火热疫、寒湿疫为例,分析《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在疫病防治过程中的的价值,希冀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薛辉陈正胡玉萍王庆其
关键词: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疫病
《内经》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体质论的建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内经》对体质的认识存在多个维度,即从体质的影响因素、体质与寿命的关系、体质与疾病、体质与治疗等多个角度探讨体质现象。在多维度认识的基础上,《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在更高层面上对体质现象加以抽象综合,形成了一种包涵体质、气质等多要素的综合性分类系统。
李海峰陈正赵心华
关键词:体质中医学术发掘
复合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教学查房实录
2015年
[经典提要] 《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王庆其邹纯朴薛辉李海峰王丽慧陈正赵心华费晓燕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教学查房
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情志因素对脾胃病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具体表现,为发展情志致病学说提供临床依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文献研究:采用溯本求源、古今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情志概念、情志致病的条件和特点、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
陈正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脾胃病情志致病流行病学调查
“湿毒疫”命名的探讨
2024年
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疫”“湿毒疫”的命名进行内涵梳理和理论解读,并对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进行病机分析。发现古代“湿疫”多指湿热疫;以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心病机多数仍不离“湿毒”。“湿毒”内涵包括了湿邪炽盛、湿邪郁积和疫疠之邪夹湿三种不同含义,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毒、瘀、闭”的病机特点。我们认为,“湿毒疫”的命名可涵盖寒湿疫、湿热疫、暑湿疫等以湿毒为核心病理因素并且能够引起全球大流行的疫病。
李素素王庆其陈正
古代常见情志与脾胃相关医案赏析被引量:2
2021年
中医学重视形神合一,认为气血津液是产生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情志是机体气血冲和并能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与情志活动尤为密切。本文通过对常见情志与脾胃相关的古代医案的学习分析,以临床常见病证为载体,指出情志异常与脾胃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中常互为因果,提示我们在治疗相关疾病时当以心身综合治疗为原则,但有孰先孰后、孰主孰次之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不仅仅是诊治"病",更是诊治"人"。
陈正谭翔文
关键词:情志脾胃心身疾病医案
优化《内经》课程 建立适应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忽视教学中易感受、体验过程及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未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决策者及主体,因此,发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适应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
邹纯朴周国琪李海峰王丽慧陈正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内经》练习系统PBL名师工作室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