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原发性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囊肿
  • 2篇关节
  • 2篇DWI
  • 2篇MSCT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信号

机构

  • 13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13篇陈曦
  • 7篇张凤翔
  • 6篇卢东霞
  • 3篇武轶非
  • 3篇李文华
  • 2篇张芳
  • 2篇刘磊
  • 2篇王殿峰
  • 1篇原兰
  • 1篇杨金花
  • 1篇彭澍
  • 1篇刘浩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MRI诊断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MRI在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和窥镜下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痛和无痛性血尿。发病部位为上段3例,中段1例,盆段10例。盆段输尿管易受累,占71.4%(10/14)。MRI轴位像:梗阻端可见结节,不见管壁和可见结节,部分见管壁者为具有特异性,本组占85.7%(12/14)。MRU:以梗阻端呈截头状、杵状、钢笔尖状形态较具有诊断价值,本组占71.4%(10/14)。结论:在非创伤性的诊断方法中,以MR最具优势;对高龄、血尿患者,应行MRI检查,对于肯定和排除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张凤翔张芳卢东霞原兰刘磊陈曦
关键词:输尿管恶性肿瘤MRI
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病因及MRI表现。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36例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表现。结果典型MRI表现为股骨下段或胫骨上段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局限于骨皮质下30例,骨髓腔内弥漫性分布6例,所有病灶在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结论 MRI是目前评价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陈曦卢东霞张凤翔
关键词:膝关节骨髓水肿磁共振成像
左侧髂骨原发性淋巴瘤1例
2010年
卢东霞陈曦张凤翔
关键词:淋巴瘤髂骨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2011年
前列腺疾病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前列腺增生本身对人体并无多大危害,但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增生的腺体增大就引起膀胱颈部梗阻,并继发感染、结石等,危害患者健康。前列腺癌多发于老年男性,在美国发病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0%,仅次于肺癌,
陈曦武轶非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
集成磁共振成像弛豫时间定量对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集成磁共振定量参数对移行带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接受前列腺检查的临床可疑BPH和PCa患者56例,其病变均位于前列腺移行带,其中BPH 36例、PCa 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和集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PCa)、间质增生结节(SH)、腺体增生结节(GH)3种病理组织类型分别测量T1、T2、质子密度(PD)值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事后两两比较应用Bonferroni法。结果移行带PCa病灶、SH结节和GH结节间比较,T1、T2、PD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的三者水平均明显高于PCa和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a和SH的T1、T2、P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1.000、1.000),但PCa的T1值高于SH,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P=0.221)。结论集成磁共振定量参数对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具有鉴别意义。
陈曦武轶非杨金花李春燕刘浩苗田慧
关键词:前列腺移行带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在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讨论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在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3例经手术或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行低张饮水MRCP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梗阻部位的直接及间接征象。结果:低张饮水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CP,胃肠蠕动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壶腹部以外及壶腹部胆总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周围脏器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张饮水后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诊断率明显提高(P<0.01);结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46%(50/69)、95.65%(66/69)。结论:低张饮水MRCP结合LAVA能够全面且直观显示梗阻部位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对明确肿瘤性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浸润程度有重要意义。
李文华卢东霞张芳刘磊陈曦彭澍张凤翔
关键词:肝胰管壶腹十二指肠疾病
DWI、3D-TOF MRA和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TIA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DWI、3D-TOF MRA和3D-ASL扫描,比较3种扫描方法对TIA的诊断价值。结果 74例患者,经DWI序列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现象,均显示为阴性,3D-TOF MR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与3D-ASL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D-TOF MRA扫描诊断准确率与3D-AS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ASL、3D-TOF MRA和DWI检查方法在TIA诊断中各有优点和不足,都能从不同方面反映脑部的特征,从而为临床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卢东霞李文华陈曦王殿峰张凤翔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3D-TOFMRA
结肠气囊肿症的临床特征及MSCT影像表现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结肠气囊肿症(PC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CC患者的MSCT表现和临床资料。PCC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Ⅰ型(浆膜下型)、Ⅱ型(黏膜下型)、Ⅲ型(混合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过往疾病史;影像特征包括PCC分型、病变位置及腹腔游离气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PCC患者中,Ⅰ型7例(58%)、Ⅱ型3例(25%)、Ⅲ型2例(17%)。升结肠受累最多,共7例(58%),结肠肝曲1例(8%),结肠脾曲1例(8%),发生于横结肠及降结肠2例(17%),多节段受累1例(8%)。2例PCC患者合并腹腔游离气体。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受累部位、范围、数量以及肠内外并发症。
陈曦武轶非
关键词:肠气囊肿症
正常女性盆底磁共振成像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利用动态MRI来评估正常女性的盆腔脏器及盆底肌肉在静息状态与盆腔最大用力排便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形态的变化。使其一定程度上为盆底功能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拟定相对正常的影像学标准。方法本研究对20例志愿者进行盆腔动态MRI检查,用于观测前、中、后盆腔脏器的位置、运动范围和盆底肌肉形态及运动程度。结果对本组志愿者以耻尾线(PCL线)为参考线,测量盆腔脏器最大用力排便时平均下降距离,子宫颈为(21.37±5.8)mm,膀胱颈为(9.51±2.6)mm,肛直肠连接为(-14.75±5.73)mm。而肛提肌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MRI是研究女性盆底解剖与形态学的有效方法。正常女性盆腔动态MRI与静息状态相比,力排时盆腔器官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形态学变化不明显。
陈曦
关键词:盆底磁共振成像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MSCT结合MRI对跗骨窦综合征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86例跗骨窦综合征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41例行MSCT检查、45例行MRI检查),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6例中,MSCT显示跗骨骨质异常41例,窦腔容积减小7例,跗骨窦内积气2例,颈韧带增粗模糊或形态异常32例。MRI显示跗骨局部骨髓水肿10例,跗骨关节边缘唇样增生9例,跗骨窦内脂肪信号增高34例,颈韧带信号增高及形态异常42例,跗骨窦周围滑膜增厚3例,关节腔积液5例,合并腱鞘囊肿2例。结论:MSCT及MRI结合,能更好显示跗骨窦骨质结构及其内软组织改变,为临床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信息。
陈曦张凤翔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踝关节跗骨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