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青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儿童
  • 5篇小儿
  • 2篇独生
  • 2篇独生子
  • 2篇独生子女
  • 2篇厌食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年龄
  • 2篇子女
  • 2篇胃镜
  • 2篇纤维胃镜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小儿消化道出...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螺杆菌
  • 2篇化道
  • 2篇儿科

机构

  • 1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6篇郭青
  • 3篇文川
  • 3篇毛定安
  • 2篇王秀英
  • 1篇何庆南
  • 1篇赵月华
  • 1篇李茗香
  • 1篇易著文
  • 1篇李敏能
  • 1篇秦立新
  • 1篇胡凯
  • 1篇曹闽京
  • 1篇陈松松
  • 1篇刘利群
  • 1篇王成
  • 1篇詹莉
  • 1篇黄丹琳
  • 1篇林萍
  • 1篇谢振武
  • 1篇罗怡军

传媒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2例独生子女厌食症的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研究独生子女厌食的年龄、性别与病因分布。方法对食量减至正常食量的 1/3~ 1/2 ,且持续 2周以上的 30 2例 10个月~ 13岁的独生子女 ,按疾病因素与非疾病因素致病分为 2组 ,按年龄将后者再分为 3组 ,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①非疾病因素致病组 2 67例 ,占88.4%。男 183例 ,女 84例 ,各占 68.5 %和 31.5 % ,男女比例为 2 .18∶1。 <2岁 5 0例 ,2~ 6岁12 5例 ,>6岁 92例 ,分别占 18.7% ,46.8%和34 .5 %。②疾病因素致病组 35例 ,占 11.6%。结核感染 11例 ,占 31.4% ,其中肺结核 5例( 14 .3% ) ;慢性鼻窦炎 8例 ( 2 2 .9% ) ;扁桃体炎 7例 ( 2 0 .0 % ) ;乙肝 5例 ( 14 .3% )。男女性别比为1.19∶1。结论食物结构不合理和喂养行为不当是独生子女厌食的主要致病原因 ;家长非正常心理状态对男性和 2~ 6岁的儿童影响最大。在儿童 2个生长高峰期 ,厌食症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应注意筛查慢性感染性疾病 (如结核 ,肝炎 ,慢性鼻咽部炎症等 )对儿童厌食症的影响。
郭青
关键词:厌食病因学独生子女年龄因素性别因素
门静脉海绵样变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2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多以反复呕血便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症状;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仅表现为白蛋白的轻度降低。21例经超声检查确诊,1例经门静脉造影确诊。4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大多行脾切除,分流术加断流术。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表现以继发性门静脉高压为主,超声检查多能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以分流加断流术为主。
赵月华郭青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
幽门螺杆菌相关小儿疾病被引量:1
2005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相关消化性疾病如腹痛、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然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各异,感染后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菌致病和机体的免疫机制以及治疗等均与成人有不同之处,因而加强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十分重要。
胡凯郭青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疾病致癌原流行病学
107例小儿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合理的胃镜检查时间。方法 :对 10 7例临床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 :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 79例 (十二指肠溃疡 6 1例 ,胃溃疡 7例 ,食道静脉曲张 3例 ,食管炎 1例 ,贲门粘膜撕裂症 3例 ,十二指肠憩室 2例 ,膈疝 2例 ) ,小肠出血 6例 (3例小肠憩室 ,2例克隆氏病 ,1例小肠结核 ) ,咽血综合症 3例 ,未检查出病因 19例。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是年龄较大儿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患儿在出血 48h内纤维胃镜检查阳性率最高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急症胃镜检查是一种快速、准确、较安全的检查方法 。
郭青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纤维胃镜儿童病因
136例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及纤维胃镜诊断前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 1 3 6例临床疑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 ,个别病例经剖腹探查诊断。结果 :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者 1 0 3例、小肠出血7例、咽血综合症 4例、未检查出病因 2 2例。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是年龄较大儿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在消化道出血前 ,部分患儿因腹痛误诊为“蛔虫病”或“肠痉挛”。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患儿应在出血 48h内做纤维胃镜检查以获最高的阳性率。
郭青詹莉
关键词:内镜胃肠道儿童
肠内营养在儿童克罗恩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主要累及末端回肠及近端结肠的目前仍无法治愈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直肠出血、肠瘘、肠梗阻等。儿童患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CD的治疗一直以来是临床医生的讨论热点,其药物治疗有诸多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肠内营养疗法(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患儿经口或通过导管直接到胃或小肠的营养途径。目前研究发现EN可用于CD患儿的诱导缓解,维持缓解,并且可促进生长发育。EN已广泛运用于CD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在儿童CD的治疗。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EN在CD临床治疗中的研究工作,对EN在CD治疗中的重要性、主要作用、作用机制、治疗方法及疗效影响因素等进行总结。
木其尔郭青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内营养
小儿僵人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黄丹琳罗怡军毛定安刘利群何庆南郭青
关键词:僵人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儿童
儿科学临床授课方式现状的调查和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对目前儿科学临床授课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为以后儿科学的临床教学提供方向。
文川郭青王秀英毛定安
关键词:授课方式临床教学儿科学
18例脾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8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中表现为发热14例(占77.7%),腹痛9例(占50.0%),发热病程为1周至12个月,平均热程为2个月。其他较常见症状体征为腹胀4例(占22.2%)、盗汗4例(22.2%)、乏力5例(占27.8%)、纳差7例(38.9%)、贫血7例(38.9%)、脾肿大9例(占50%)。手术及病理诊断12例,1例胃液发现抗酸杆菌确诊,5例经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确诊。18例病人中10例合并脾外结核。确诊前误诊9例(50%)。2例病人死亡,余16例均经手术及或1年以上的抗结核治疗,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脾结核以长程发热和腹痛为突出表现,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靠脾切除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选择性手术治疗及系统性抗结核治疗是脾结核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
陈松松郭青
关键词:脾切除术
中国人心电图QRS波调查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百年,多年来我国临床诊断主要沿用欧美人诊断标准,我国不仅缺乏正常成人心电图资料,尤其缺乏婴幼儿及儿童的正常心电图资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近来对我国从新生儿至80岁以上老年人群心电图QIS波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该研究包括各年龄正常人4322例,其中出生~17岁2830例,18~84岁1492例,各年龄组男女分布基本各半.通过对国人不同年龄和性别QRS波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谢振武王成郭青李茗香林萍曹闽京李敏能毛定安
关键词:中国人心电图QRS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