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夏琼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手性
  • 4篇对映
  • 4篇对映体
  • 4篇对映体分离
  • 3篇三唑类
  • 3篇三唑类杀菌剂
  • 3篇杀菌剂
  • 3篇手性分离
  • 3篇唑类杀菌剂
  • 2篇色谱
  • 2篇手性固定相
  • 2篇固定相
  • 2篇SINO
  • 2篇超临界流体
  • 2篇超临界流体色...
  • 1篇颜料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分离
  • 1篇水资源化
  • 1篇铁黑

机构

  • 6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杭州职业技术...

作者

  • 6篇郑夏琼
  • 5篇林春绵
  • 2篇徐明仙
  • 2篇马斌斌
  • 1篇李雁
  • 1篇杨雪
  • 1篇何卓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药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硫铁矿废水资源化制备纳米铁黑颜料
2011年
硫铁矿废水预处理除铝后作为二价铁源,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高铁作为三价铁源,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铁黑颜料。通过考察nFe3+/nFe2(+1.8~2.1)、反应温度(30~70℃)、反应溶液初始pH值(7.5~12.5)和反应时间(0~60 min),探索了资源化利用硫铁矿废水制备纳米铁黑颜料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Fe3+/nFe2+为1.9、反应温度为50℃、反应溶液初始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能制备得到较高品质的纳米铁黑颜料。经XRD、SEM及铁黑颜料技术指标检测分析,该铁黑颜料粒径在17 nm左右,Fe3O4含量在90%以上,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氧化铁黑颜料行业标准中二级品的要求。
何卓郑夏琼李雁林春绵
关键词:铁黑颜料化学共沉淀纳米级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Sino-Chiral OJ固定相上的超临界色谱手性分离
除草剂的对映异构体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而过多的使用会对生物与环境 产生巨大的风险。采用Sino-Chiral OJ 手性柱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上对10 种手性芳氧羧酸类 除草剂进行对映体分离;探索了改性剂种类及添加量...
郑夏琼马斌斌林春绵
关键词:HERBICIDESSUPERCRITICALENANTIOSEPARATION
四种三唑类杀菌剂的超临界色谱手性分离被引量:2
2013年
单一异构体对于研究手性药物的活性及毒性有着重要意义.以二氧化碳为流动相,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对四种三唑类杀菌剂在Chiralcel OD-H柱上进行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不同改性剂(甲醇、乙醇、异丙醇)种类及浓度对其对映体分离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改性剂条件,且与Chiralpak IB柱上的分离效果做了比较.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加,容量因子逐渐减小,分离度总体上逐渐减小,分离因子的变化较为复杂.改性剂洗脱能力大小顺序为:异丙醇<乙醇<甲醇.硅氟唑、戊菌唑、烯效唑的最佳改性剂条件均为9%乙醇(体积分数),而多效唑则为5%甲醇(体积分数).以Chiralpak IB柱为手性固定相时拆分时间短,但是分离度降低.
林春绵郑夏琼俞游杨雪
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分离
5种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超临界色谱手性分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获得单一的高效异构体对于提高农药药效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Sino-ChiralOJ柱在超临界色谱中以CO2为流动相对5种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进行手性分离。探索了系统温度(25-45℃)、流动相改性剂(甲醇、乙醇或异丙醇)及添加量(5%-15%)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喹禾灵获得了完全分离,其最大分离度分别为11.66、1.48、8.34,而禾草灵酸和吡氟氯禾灵均未获得分离。[结论]随着改性剂添加量的增大,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喹禾灵的容量因子和分离度逐渐减小,而分离因子基本保持不变。在同一改性剂添加量下,容量因子按甲醇-乙醇-异丙醇的顺序基本逐渐增大,而分离因子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容量因子逐渐增大,分离因子和分离度逐渐减小。各物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分离效果不同。
马斌斌徐明仙郑夏琼林春绵
关键词:对映体分离
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对映体分离研究
手性三唑类杀菌剂的对映体拆分不仅为其活性和毒性的研究提供高纯度的单一异构体,同时也为单一或富集型三唑类杀菌剂生产提供指导。本课题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在流动相CO2中添加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为改性剂对14种手性三唑类...
郑夏琼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固定相对映体分离
文献传递
六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作为流动相,研究了6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苄氯三唑醇、联苯三唑醇、叶菌唑、乙环唑、糠菌唑和醚唑)在Chiralcel OD-H手性色谱柱上的对映体分离。考察了不同改性剂种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体积分数(0-15%)以及系统背压(13-17 MPa)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其在Sino-Chiral OJ和Chiralpak IB手性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独以超临界CO2为流动相时,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保留时间均大于60 min,而添加了醇类改性剂后其在40 min内均得到了洗脱。苄氯三唑醇、联苯三唑醇、叶菌唑和糠菌唑在柱温为34℃、系统背压为15 MPa、流动相流速为2 m L/min时,在20 min内均实现了基线分离(Rs≥1.5);优化改性剂(体积分数)分别为3%乙醇、13%乙醇、6%甲醇和7%乙醇。Chiralcel OD-H柱对6种供试杀菌剂的手性识别效果优于Sino-Chiral OJ和Chiralpak IB柱,但对映体分离时间要长10-20 min。
缪叶隆徐明仙郑夏琼林春绵
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分离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固定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