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衣原体
  • 7篇沙眼
  • 7篇沙眼衣原体
  • 7篇生殖
  • 7篇生殖道
  • 7篇生殖道沙眼衣...
  • 6篇衣原体感染
  • 6篇沙眼衣原体感...
  • 6篇生殖道沙眼衣...
  • 6篇体感
  • 6篇梅毒
  • 5篇传播疾病
  • 4篇性病
  • 4篇性传播
  • 4篇性传播疾病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妊娠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发病

机构

  • 20篇深圳市宝安区...
  • 7篇深圳市慢性病...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20篇邓宝清
  • 13篇黄志明
  • 7篇梁瑞
  • 5篇周佳慧
  • 4篇陈艳
  • 4篇张荣
  • 4篇樊庆莹
  • 4篇黄燕惠
  • 3篇蔡于茂
  • 3篇黄俊新
  • 3篇罗荣华
  • 3篇袁青
  • 2篇邱勇龙
  • 2篇鲁东平
  • 2篇陈祥生
  • 1篇洪福昌
  • 1篇蓝丽娜
  • 1篇黄少锋
  • 1篇李丽梅
  • 1篇李湘辉

传媒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宝安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认知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梁瑞黄志明邓宝清周佳慧钟慧红陈艳
关键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问卷调查
儿童二期梅毒1例被引量:1
2017年
报道儿童二期梅毒1例。患儿男,2岁9个月,因"掌跖红斑10天,肛周扁平湿疣5天"于2016年4月19日来我科就诊,查TRUST 1∶128,TPPA(+),19s-Ig M-TPPA(+),抗HIV抗体(-),予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65万U,每周1次,连续3周。1年后复查TRUST 1∶2,TPPA 1∶160。母乳传播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感染可能为本例患儿感染梅毒的途径。
邓宝清梁瑞黄志明
关键词:二期梅毒儿童
氨谷乳膏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氨谷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外涂6%氨谷乳膏2次/d,对照组40例外涂3%氢醌霜2次/d。两组患者同时口服维生素E 0. 1g/次,1次/d,维生素C 0. 2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黄褐斑评分和满意度评价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 00%,治疗组为50.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的面积、黄褐斑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 00%,治疗组为67. 50%。结论局部外用氨谷乳膏也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之一。
邓宝清贺弋梁瑞黄志明贾婕
关键词:黄褐斑氨甲环酸还原性谷胱甘肽氢醌霜
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女性健康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健康体检人群女性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7~9月份女性健康体检者人口学特征、性病相关行为特征、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信息,采集女性健康体检者宫颈拭子进行核酸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宝安区女性健康体检者1 265人,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49例(3.87%),具有临床症状和体征487例(38.50%)。有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者感染率为(6.37%)显著高于无临床症状与体征者(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广东省户籍(非深圳户籍)(OR=2.90)、临床症状和体征(OR=2.07)可能与女性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存在关联(P<0.01)。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健康体检人群女性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较为普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
樊庆莹邓宝清温桂春黄李成袁青陈霓璇蔡于茂陈祥生
关键词:女性健康体检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性传播疾病影响因素
妊娠梅毒在孕28周前后治疗对先天梅毒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将464例妊娠梅毒按孕28周前、28周后治疗和未治疗分为A、B、C组。研究3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结果:3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6.83,P〈0.01)。A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与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14,P〈0.05)。A+B组足月产率、早产率与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89,P〈0.01)。A+B组的正常新生儿率高于未治疗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8周前治疗比28周后治疗的效果更好。大多数妊娠梅毒患者为不明病期或晚期潜伏梅毒。
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陈艳邓宝清梁瑞张荣
关键词:妊娠梅毒先天梅毒新生儿
1477例专科门诊患者性病检出情况分析
2009年
黄志明邓宝清姚晓芳梁瑞张荣李海邱勇龙
关键词:门诊患者检出情况分析慢性病防治院传播疾病艾滋病毒
妊娠梅毒TRUST滴度及产前干预对先天梅毒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确诊时TRUST滴度与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梅毒患者按其是否在妊娠期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按确诊时TRUST滴度分层比较2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差异。结果A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95%,B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2.96%,两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4651,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2的孕产妇没有生育先天梅毒儿。A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3.70%(4/108),B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23.70%(32/135),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017,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时,B组出现先天梅毒,且随着滴度的升高发病率大幅上升。结论母亲确诊时TRUST滴度的高低对梅毒垂直传播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可作为妊娠梅毒孕产妇选择妊娠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
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张磊陈艳邓宝清梁瑞张荣黄俊新
关键词:妊娠梅毒先天梅毒发病率
深圳市宝安区重点干预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的现况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重点干预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建立健全的性传播疾病防治管理网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娱乐场所的暗娼、厂区工人和孕妇三类人群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梅毒知晓率的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接受梅毒防治知识培训后总体知晓率为97.8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8.60%(P<0.001),其中孕妇人群知晓率最高(68.67%),外来务工人员最低(50.23%),但经培训后提高到96.22%,培训效果最明显(P<0.001)。培训后各人群每题的正确率都大于90%,都高于培训前(P均<0.05)。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梅毒整体感染率为1.62%,暗娼人群感染率最高2.30%,所有9例都是35岁以下低滴度(<1∶8)的隐性梅毒患者。结论三类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偏低,但是现场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人群的知晓率,应加强对重点干预人群、易感人群进行梅毒知识的宣传工作,并积极开展人群梅毒主动检测工作。
黄燕惠刘开钳黄志明邓宝清晏瑞琳温桂春黄庆鑫黄李成洪福昌蓝丽娜
关键词:梅毒知晓率
深圳市宝安区妊娠梅毒患者性伴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妊娠梅毒患者性伴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确诊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性伴通知,对就诊的性伴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eponema pallidum purtide assay,TPPA)检测,通过问卷收集性伴基本人口学及既往病史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伴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6年间,深圳市宝安区共确诊妊娠梅毒患者1 074例,788例(73.37%)性伴就诊并自愿进行了梅毒血清检测;其中TRUST和TPPA均阳性137例,既往规范治疗后仅TPPA阳性26例,性伴梅毒感染率为2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梅毒患者年龄≥40岁(OR=2.21,95%CI:1.26~3.88,P=0.006)、血清TRUST滴度>1∶8(OR=2.81,95%CI:1.81~4.39,P=0.000)以及性伴为少数民族(OR=3.65,95%CI:1.39~9.60,P=0.009),性伴更趋向于感染梅毒。结论妊娠梅毒患者的性伴具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孕产妇年龄≥40岁、血清TRUST滴度水平≥1∶8、性伴为少数民族是性伴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
邓宝清晏瑞琳黄志明黄李成温桂春邓伟黄燕惠叶云凤蔡日东贺弋
关键词:梅毒孕妇影响因素流行病学
疑似麻风患者体征症状与确诊的相符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麻风可疑症状与确诊麻风的关系,促进麻风病例的早期发现。方法对深圳市2012-2016年报告的271例可疑麻风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病程、麻风可疑临床症状、确诊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对于确诊结果的预测模型。结果皮肤出现红斑白斑、斑块、结节不痒不痛,久治不愈(OR=173.46,95%CI:12.54~2 398.55);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或四肢、躯干出现中央有"免疫区"环状皮损(OR=566.97,95%CI:4.98~64 577.82);酒醉面容,眉毛稀疏脱落(OR=106.85,95%CI:8.74~1 305.80);四肢局部皮肤感觉麻木或麻刺感或皮肤无汗(OR=55.06,95%CI:8.01~379.58),符合以上症状与体征者更倾向被确诊为麻风。回归模型灵敏度76.47%、特异度99.21%、总正确率为97.79%,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医务人员应注重对麻风可疑症状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性地利用回归模型开展疑似麻风病例发现工作,对于麻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黄李成晏瑞琳邓宝清黄志明黄俊新马刚
关键词:临床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