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

作品数:25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开放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住院
  • 4篇医药
  • 4篇医药分开
  • 4篇手术
  • 4篇病案
  • 3篇药费
  • 3篇影响因素
  • 3篇首页
  • 3篇病案首页
  • 3篇DRGS
  • 2篇医师
  • 2篇医院统计
  • 2篇医院住院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神经外科
  • 2篇住院费用
  • 2篇住院患者
  • 2篇住院医疗
  • 2篇外科
  • 2篇门诊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25篇赵琳
  • 17篇邓应梅
  • 8篇肖蓓
  • 7篇刘春玲
  • 6篇董爱然
  • 5篇黄昊
  • 4篇王玥
  • 3篇王肖然
  • 3篇李小莹
  • 2篇仇叶龙
  • 2篇王力红
  • 2篇李蓓
  • 2篇张丽
  • 2篇张然
  • 2篇赵硕
  • 1篇刘德海
  • 1篇郭萍
  • 1篇王怡
  • 1篇杨洁
  • 1篇张萌

传媒

  • 23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临床科室手术效率评价
2015年
目的通过数据包络分析,了解某院神经外科脑膜瘤手术效率情况,对改善外科手术运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主要诊断为脑膜瘤(ICD-10类目为D32),主要手术编码为01.51的手术,即脑膜病损或组织的切除术,应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投入导向(Input-oriented)的CCR模型测算某院神经外科2013年-2014年24个月脑膜瘤手术综合技术效率。结果 2013年4月的效率得分为1,为相对最优,其他月份的手术效率得分均小于1,为相对次优,2013年8月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差距最大,所需减少的材料费比例最大,为44.70%。结论卫生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细则,提供相应标准,指导手术耗材使用,防止手术材料费用过高,间接避免诱导需求、过度医疗和低值耗材的浪费。
黄昊张然赵硕邓应梅肖蓓赵琳刘春玲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手术
基于DRGs的2019-2023年某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2025年
目的基于DRGs分析住院死亡病例情况,为医院重点专科诊疗和医院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住院死亡患者2042例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DRGs分组信息,回顾性分析住院死亡病例的性别分层、年龄分层以及DRGs分布情况。结果2019-2023年住院死亡患者2042例DRGs入组2014例,住院死亡患者81~90岁组最多560例;2019-2023年住院死亡患者MDC前3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637例)、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552例)和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343例);ADRG组分布结果显示住院死亡患者中内科诊断组最多949例(46.47%);住院死亡患者中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最多1356例(66.41%)。结论男性患者、81~90岁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患者以及伴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患者是住院死亡患者的主要病因,研究结果为住院死亡病例患者的医疗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赵琳
关键词: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某院老年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优化住院费用结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及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住院病案首页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住院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有关调查。利用卡方检验分析2019年1-9月和2021年1-9月老年患者构成比的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住院费用、自付金额、手术费、药费和材料的差异,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结果 老年患者例均住院费用:2021年1-9月33393.91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1610.71元。患者自付例均费用:2021年1-9月12539.88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182.85元;药品例均费用2021年1-9月4189.01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009.98元,材料例均费用:2021年1-9月17355.03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620.74元;检查费例均费用:2021年1-9月4685.94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716.30元;手术例均费用:2021年1-9月2031.60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753.90元。结论 老年患者的总住院费用2021年1-9月份年较2019年同期略有增加,自付费用、手术费用、药费、检查费、材料费等项目是老年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肖然张京华赵琳邓应梅
关键词:老年医疗影响因素
基于DRGs对某院主诊医师组住院医疗绩效服务的评价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利用DRGs方法评价2016年某医院神经内科主诊医师组的住院医疗绩效服务。方法以2016年某医院重点专科神经内科17组主诊医师为对象,通过评价主诊医师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安全,根据德尔菲法制定的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评价住院医疗服务的综合得分,比较17组主诊医师的住院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二八法则’,评价17组主诊医师收治同一DRGs组的例数、医疗服务效率和安全。结果综合得分最高的前3位的主诊医师分别是主诊医师P、F和E;得分最低的后3位的主诊医师组分别是主诊医师M、N和Q。主诊医师C治疗同一DRGs组BR-23患者的医疗服务水平最高。结论基于DRGs方法对该医院主诊医师组住院医疗绩效服务的评价,结果客观、可行和可信。
赵琳郭萍邓应梅刘春玲李小莹仇叶龙董爱然王力红
关键词:DRGS绩效管理
某三甲医院老年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现状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与治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所有≥65岁的经病理确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分为<70岁组和≥70岁组两组,分析两组老年乳腺癌患者在基本临床情况、生殖风险、病理情况和治疗情况的特点。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高发年龄为70岁,体质指数为24.3,教育程度以高中以下为主。≥70岁组老年患者较<70岁组老年患者活产次数高(P<0.05),但淋巴结转移较低(P <0.05)。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在两组老年患者中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老年患者目前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手术治疗仍存在不规范,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保乳手术治疗开展的仍然不足。结论目前我国老年乳腺癌仍存在不规范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手术治疗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应积极开展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规范化治疗、推进保乳手术、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医师培训,促进规范化治疗,并扩展保乳手术、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
伍江平孙晓彤王京李雨晨赵琳
关键词:老年乳腺癌病理特点
关于手术病人无菌切口分类统计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愈加严重,卫生部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在此项工作中需要掌握手术Ⅰ类切口的用药率、感染率等指标。文章提出信息统计部门必须准确地提取Ⅰ类切口数据,认识Ⅰ类切口数据的定义和范围。但是,现有Ⅰ类切口的统计标准已不能满足当今手术种类多样化而带来的切口分类问题。为了保障统计的准确性,文章建议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分类的标准的更新,对于新技术手术的切口分类提供指导。有利于数据的准确和真实。
邓应梅赵琳李蓓
关键词:无菌切口
探讨促进电子病历按时归档的方法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促进无纸化病案中电子病历及时归档的方法。方法2019年7月起某院通过加强病案按时归档重要性宣教、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归档流程设置、制定病案归档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加强无纸化病案中电子病历按时归档管理。比较2019年6月和2020年1月上述管理前后按时归档变化。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出院按时归档率(97.1%)较管理前(92.3%)提高,出院延迟归档病案的平均延迟由1.74天降至1.53天;返修按时归档率(86.4%)较管理前(44.0%)提高,返修延迟归档病案的平均延迟由4.69天降至2.50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病案按时归档重要性宣教、改进电子病历流程和加强病案归档监管可有效提高电子病历归档及时率。
冀冰心孟岩赵琳邓应梅李小莹
关键词:病案管理无纸化
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特点与新进展被引量:31
2018年
描述国际疾病分类ICD-11创建的目的、基本模型结构和章节的变化,分析其与ICD-10的差异,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目前的进展阶段。ICD-11的修订与现代医学发展更加紧密相关,对于疾病的表达更加精细化,分类工具信息化,将更适用于医疗健康信息大数据的发展和利于全球医疗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应用。
邓应梅赵琳王怡张萌黄锋
关键词: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超30天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超30天的患者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降低研究医院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筛选该研究医院2022年1月1日到2023年6月30日出院患者住院超30天患者891例,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研究,以是否住院超30天为因变量。结果住院超30天患者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31天~40天,排前三位的出院科室分别是神经外科(274例)、普通外科(130例)、神经内科(89例);住院超30天患者主要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169例(18.97%),其中癫痫患者比例最高10.77%;不同年龄分层中,10岁~19岁组内住院超30天出院患者比例最高2.17%;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患者来源、入院途径、是否入ICU和手术与住院是否超30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0~19岁,年龄≥80岁,男性患者、未婚患者、外埠患者、急诊入院患者、入ICU患者、手术患者等均是住院超30天患者的危险因素,OR值均大于1(P<0.05)。结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患者来源、入院途径、是否入ICU和手术是该研究医院住院超30天的影响因素,医疗管理应针对重点年龄层、科室、病种,为降低重点科室和病种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
赵琳
关键词:影响因素
北京市医改前后某院医疗服务质量与费用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医改对医院门诊量、住院医疗质量的影响,以及医改前后住院医疗费用与药费对比情况。方法筛选医改后2017年4月8日-2017年12月31日及医改前2016年4月9日-2017年1月1日的医疗服务质量与费用的部分指标,利用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方法,分析医改前后门诊量、医疗服务质量与费用的差异。结果医改后普通门诊量比例下降,专家门诊量比例上升了1.58%。医改后出院例数增长了7.32%,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了0.47天,病床使用率提高了0.43%。住院患者总手术及介入治疗台次增长了7.64%。住院CT、MRI、PET-CT工作量增长了10.66%。医改前后各科室出院患者的例均费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例均药费医改后比医改前显著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门诊量比例提高,普通门诊量比例降低。医改后住院医疗服务质量各项指标显著提高。费用方面体现医改费用的政策,总费用不变情况下,药费显著降低。
赵琳张丽王颖石斌王玥邓应梅
关键词:医药分开药费医疗服务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