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项目宁夏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文学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4篇屠格涅夫
  • 4篇五四文学
  • 4篇小说
  • 4篇俄国文学
  • 3篇人格
  • 3篇文学传统
  • 3篇五四文学传统
  • 2篇代文
  • 2篇新青年
  • 2篇学分
  • 2篇学分制
  • 2篇图书
  • 2篇图书馆
  • 2篇托尔斯泰
  • 2篇青年
  • 2篇情怀
  • 2篇文学革命

机构

  • 20篇宁夏大学

作者

  • 20篇赵明
  • 1篇冯月梅
  • 1篇陈晓波
  • 1篇才波
  • 1篇卫传荣
  • 1篇杨一江
  • 1篇马占俊
  • 1篇董湧
  • 1篇张红燕

传媒

  • 7篇宁夏大学学报...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锦州师范学院...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图书馆学研究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分制条件下大学文科类课程考试改革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学分制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传统学年制的影响,许多教学管理环节仍留有学年制的痕迹,尤其体现在考试环节,命题要求、考试方法等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既不利于学分制的实行,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考试方法势在必行。
赵明
关键词:大学文科学分制考试
论“五四”文学传统的内质与张力兼论鲁迅传统的断裂
1996年
“五四”是中国新文学走向自觉而独立的时期.在“五四”文学传统中,文学成为超越一切价值形态的存在。因而解决文学的归属问题和发展方向及描写内容成为这一传统的基本内核。而且某种重理论设计,重译介而轻创作,重写实主义等传统不仅制约了当时的创作,而且影响着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表现出极强功利性,而忽视审美功能。在这种氛围中,鲁迅传统的独特价值和其最终断裂,为中国文学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赵明
关键词:鲁迅传统俄国文学文以载道
宁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宁夏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处于落后位置。因此,缩小宁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巩...
赵明
关键词:区域经济竞争力
文献传递
角色转换中的期望与恐惧——自然在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中的本体论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自然与风景描写在屠格涅夫小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辅助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奠定作品的基本氛围 ,烘托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而且在屠格涅夫的人格意识中具有某种命定或先在的蕴涵 :它们引发的不仅仅是美好与和谐 ,还有冥想、恐惧、灵魂的颤抖和对永恒与死亡的思索。它们并非只是作为文学创作的技术手段而存在 ,而是具有某种哲学层面的形而上思考和本体论意义。这其中既蕴涵了作者的人格之谜 ,也显示出屠格涅夫欲通过自身生活和文学创作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价值思考和本体追问的可贵勇气。
赵明
关键词:屠格涅夫角色转换恐惧人类生存状态风景描写人格意识
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评析被引量:4
2012年
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是使得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成为图书馆学在研究视角、理论发展、研究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获得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在学科细化、学科融合的学术背景下,图书馆学既要维护自身的独立学科地位、立足于图书馆学本位,又要主动迎接社会变革引发的学科融合的挑战,走出其封闭的区间,与社会相融合。学科交流与图书馆学自身地位的巩固与发展,这二者间的互动共存是图书馆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赵明
关键词: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学科融合
从《新青年》的特性看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和运作模式被引量:1
2002年
《新青年》同人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也催生了文学革命的诞生。但《新青年》的特性也直接影响了文学革命的诞生方式和运作模式 ,使中国新文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的个性、功利的色彩以及借文学变革行社会变革的思路。
赵明
关键词:文学革命
近代小说观念与“他者”视野
2002年
当近代中国社会的外部情状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 ,中国文学也随之发生了某种局部的意识分野 ,即由原来的崇尚诗赋传统变为对小说功能的片面强调。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对域外小说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 ,同时也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学“位移”有关。由此 ,“他者”视野和“改良群治”的目标使得中国近代文学的生长环境变得既单一又复杂 。
赵明
关键词:近代文学小说观念
语言方式能否摆脱生命的沉思?——屠格涅夫的人格状态与其思想、创作的互动关系
2001年
屠格涅夫所构筑的艺术世界充满了优美、宁静、和谐与精致 ,但他的人格意识和情感特征却远比他的艺术世界复杂。在作品世界里 ,他追寻自觉的英雄性格和堂吉诃德精神 ,而他本人的性格则被软弱、怀疑、悲观和优柔寡断所困扰 ,具有浓厚的哈姆莱特气质。这种矛盾、分离、纠葛、互动的关系 ,不仅导致他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品尝痛苦、领受忧伤 ,而且影响他的思想构成形态。
赵明
关键词:屠格涅夫人格互动关系语言方式文学评论
网络环境下地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2
2005年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具有特色馆藏的农业信息资源,才能为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冯月梅卫传荣才波杨一江赵明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农业信息资源管理
爱情能否承载生命之舟——爱情在屠格涅夫思想和创作中的本体论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在屠格涅夫小说中,爱情被当作特别展示的对象,并经常在不同层面上扮演着不同角色:它不仅辅助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奠定作品的基本氛围;不仅用于表现人物性格,考验他们行动的能力,而且成为某种理想的象征,传达出不同的人生意蕴。更为重要的是,爱情在屠格涅夫的人格意识中具有某种命定或先在的意蕴:它引发的不仅仅是美好与和谐,还有冥想、恐惧、灵魂的颤抖和对永恒与死亡的思索;它并非只是作为文学创作的技术手段存在,而是具有某种哲学层面的形而上思考和本体论意义。
赵明
关键词:屠格涅夫爱情人格本体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