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海辉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肺癌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
  • 3篇影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斑块
  • 3篇64层螺旋
  • 3篇CT诊断
  • 3篇成像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22篇惠州市第一人...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22篇赖海辉
  • 11篇黄旭东
  • 8篇程传虎
  • 8篇林强
  • 5篇肖俊强
  • 4篇黄明志
  • 3篇陈新坚
  • 2篇黄柏锋
  • 2篇李新春
  • 2篇钟柳城
  • 2篇汪欣
  • 2篇雷强
  • 1篇邓卓娟
  • 1篇钟兰生
  • 1篇周玉祥
  • 1篇万齐
  • 1篇廖俊杰
  • 1篇李王安
  • 1篇钟选芳
  • 1篇邹乔

传媒

  • 8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CT和M...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4例采用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89例),研究组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斑块数量、形态、CT值及正向重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检测出375个斑块,对照组检出180个斑块,研究组检出195个斑块;研究组Ⅰ型斑块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Ⅱ型、Ⅲ型斑块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致病斑块CT值为(67.9±28.7)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4±22.5)HU,研究组患者的正向重构率为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致病斑块数量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CT扫描识别斑块形态和测量斑块密度,能有效鉴别斑块的稳定性,有助于为临床提供诊疗的依据。
林强赖海辉
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
不典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周围炎7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疑诊急性阑尾炎1例;22例CT诊断结果和手术所见一致,符合率为95.6%。结论:在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赖海辉林强程传虎曾燕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
小细胞肺癌的CT影像特征及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CT影像特征和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小细胞肺癌病患42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属小细胞肺癌)作研究对象,对其CT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患中,属于周围性小细胞肺癌的有12例,占比28.57%,属于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有30例,占比71.43%。其中,有19例病患并发纵隔和肺门淋巴转移,占比为45.24%,30例病患有大血管侵袭,占比为71.43%,6例病患存在上腔静脉侵袭,占比为14.29%,有1例病患属主动脉侵袭,占比为2.38%,有20例病患属于肺动脉侵袭,占比为47.62%。所有病患中,有10例病患涉及主支气管(23.81%),有30例病患涉及叶支气管(71.43%),有12例病患涉及段支气管(28.57%)。结论:对小细胞肺癌病患实施CT检查,可将其具体情况显示出来,且具有一定特点,分析CT影像特征,对诊断小细胞肺癌有积极作用。
廖燕庭赖海辉黄明志黄旭东程传虎邓卓娟
关键词:CT检查影像特征
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我院纳入确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MSCT组和普通CT组。两组均采用MSCT及普通CT检查。并对两种方法检出的支气管扩张肺段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厚度重建图像时检出的支扩肺段数。结果 90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219个。MSCT检出支扩肺段156个(71.23%),普通CT检查共68个支扩肺段(31.05%)。1~2 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全部支扩肺段,而8~10 m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54个(83.11%)。结论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上较普通CT有更多优越性,以1~2 mm薄层图像的诊断价值更大。对临床疑似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将多层螺旋CT首选检查方法,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黄旭东赖海辉林强钟柳城朱秋苑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支气管扩张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并在一周内实施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回顾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结果:98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发现490支冠状动脉中,191支显示病变,病变检出率为38.98%,经64层螺旋CT诊断发现195支显示病变,检出率为39.80%,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182支被证实,13例为假阳性,9例为假阴性,64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29%(182/191)、95.65%(286/299)、93.33%(182/195)、96.95%(286/295)、95.51%(468/490)。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能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赖海辉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
CT成像技术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CT成像技术运用于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的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的齐全资料,并选择CT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经CT成像技术检查发现,检出60例小细胞肺癌,检出率85.71%。经CT成像技术显示中央型有43例,周围型有17例;Ⅰ型有25例,Ⅱ型有20例,其中Ⅱa有11例,Ⅱb有9例,Ⅲ型9例,Ⅳ型6例;27例轻度强化,20例中度强化,13例重度强化。结论CT成像技术运用于小细胞肺癌中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经检查能够展现疾病的特征性,可为临床后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利依据。
黄明志赖海辉王萍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CT成像CT强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CT表现以及同肺癌的鉴别诊断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CT表现并探讨其与同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纳入对象为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肺隐球菌病肿块结节型患者,分析其CT表现,找出与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92例患者中52.2%为单发病灶,47.8%为多发病灶,以右肺分布更多;88.0%位于肺外周,12.0%同时分布于肺门与肺外周;共181个病灶,平均长径为(2.9±0.5)cm;结节状病灶多有光滑边缘,且呈现出类圆形改变,28.3%结节周边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影;73.9%病灶密度均匀且较高;31.5%轻度强化,60.9%中度至明显强化;60.9%相贴于胸膜,26.1%邻近胸膜存在粘连增厚征象,9.8%存在胸膜牵拉,10.9%单发肿块相贴于胸膜,7.6%合并肺不张;38.0%病灶引流支气管壁增厚,7.6%支气管截断征象,63.0%肺血管纹理变粗并伸入至病灶。结论肺隐球菌病特征性CT表现为病灶处于胸膜下或肺外周、病灶多发、肺血管伸入病灶且存在晕征,需与肺癌鉴别诊断,最大限度减少误诊。
赖海辉黄旭东黄明志孙晓欢邱文品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肺癌
胸部CT征象对原发性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胸部CT征象与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经病理学确诊的SCLC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胸部CT征象,其中发生脑转移49例和未发生脑转移69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小细胞肺癌的胸部CT征象与脑转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18例原发性SCLC中,男108例(91.5%)和女10例(8.5%),年龄≤60岁52例(44.0%)和>60岁66例(56.0%)。中央型84例(71.1%)和周围型34例(28.9%)。原发肿瘤大小(原发灶最长径)≤3cm为17例(14.4%)、>3cm且≤5cm为44例(37.3%)、>5cm且≤7cm为31例(26.3%)和>7cm为26例(22.0%)。CT-TN分期:CT-T1期15例(12.7%)、T2期18例(15.3%)、T3期11例(9.3%)和T4期74例(62.7%);CT-N0期10例(8.5%)、N1期15例(12.7%)、N2期59例(50.0%)和N3期34例(28.8%)。纵隔大血管受侵犯70例(59.3%),包括上腔静脉和主、叶肺动脉。胸膜受累24例(20.4%):包括胸腔积液和(或)胸膜结节或增厚。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原发性SCLC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部位、大小、CT-T、N分期及纵隔大血管情况是其发生脑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岁)、原发肿瘤部位(中央型)、大小(>7cm)、CT-T4、CT-N3期及大血管侵犯与脑转移的发生有关(P<0.05),均为脑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患者性别、胸膜情况与原发性SCLC脑转移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SCLC的原发肿瘤部位(中央型)、大小(>7cm)、CT-T4、CT-N3期及纵隔大血管侵犯对脑转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赖海辉廖燕庭黄明志黄明志黄旭东李新春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征
2016年
目的: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117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病程差异分为A组(5年之内)和B组(5年以上),分别为61例、56例,对比分析两组CCTA的临床特征。结果:通过对比分析,B组的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8.4%,明显高于A组的23.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累计病变率,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早期采取CT血管造影进行冠心病筛查,可提高检出率,加强预防性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黄柏锋赖海辉林强钟柳城张法宁程传虎肖俊强曾燕文杜玉斌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敏感成像(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DAI患者,均作MRI常规平扫及SWI扫描,入院后所有患者均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SWI对DAI诊断价值,评估其与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AI出血性病灶MR常规序列呈低信号或等信号,SWI低信号;病变附近有环样水肿带,T1WI低信号,T2WI、FLAIR序列、T2-FFE序列高信号,病灶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SWI序列共检出DAI病灶681个,高于MR常规各序列;SWI检出病灶总体积明显大于T2-FFE,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及病灶总体积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23、-0.766,P<0.05)。结论 SWI序列可检出更多DAI病灶,其所见DAI病灶数目、体积与GCS评分呈负相关,与预后密切关联。
陈新坚程传虎肖俊强黄旭东李王安钟兰生汪欣赖海辉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