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春岩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超声检查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弹性
  • 1篇血症
  • 1篇孕三烯酮
  • 1篇脏器
  • 1篇脂血症
  • 1篇上腹
  • 1篇上腹部

机构

  • 5篇上海市中医医...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上海市中医老...

作者

  • 9篇贾春岩
  • 4篇粟文娟
  • 4篇程蓉岐
  • 4篇沈睿
  • 2篇楼丹飞
  • 1篇练锋
  • 1篇陈川
  • 1篇郭英
  • 1篇王建超
  • 1篇王永强
  • 1篇李婷
  • 1篇王坚锋
  • 1篇申定珠
  • 1篇刘永明
  • 1篇李越华
  • 1篇廖英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1例
2011年
患者女,34岁,妊娠38周,孕2产1,在我院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彩色超声检查示:胎儿头位,双顶径89 mm,股骨长67mm,羊水指数及胎盘正常。胎儿骶椎间距稍增宽,略呈"八"字形,骶尾部可见一长条状无回声区,稍隆起,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肤连续性完整(图1)。超声诊断:①宫内单胎头位存活;②胎儿脊柱裂。胎儿足月分娩后证实超声所见。
贾春岩练锋李月河
关键词:超声检查胎儿脊柱裂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联合运用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相关性,综合评价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73例和中药组83例,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治疗,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 PWV与IMT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MT与ba PWV变化。结果: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与ba PWV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73),两组治疗后IMT与ba 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与ba PWV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监测的有效指标,首参颗粒可能通过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ba PWV进而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程蓉岐沈睿陈川申定珠楼丹飞李越华粟文娟贾春岩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IMTPWV
剪切波弹性技术评价高脂血症肾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多项研究证明高脂血症可致不同阶段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损伤,目前除活检外,尚无更好的早期诊断方法,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逐渐应用到肾病的诊断中。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正常肾实质和病变肾实质的对比研究来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waveelastrography,SWE)技术在高脂血症致慢性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沈睿王坚锋程蓉岐王永强王炎培贾春岩粟文娟刘永明张美华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高脂血症剪切肾损伤肾小管损伤
QAS技术对血府逐瘀汤干预早期兔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评价
目的:本研究应用QAS(动脉血管弹性测量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兔在高脂喂养的不同时期及血府逐瘀汤和西药'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前后血管弹性的变化特点,同时进行病理学观察,以期...
程蓉岐沈睿申定珠粟文娟贾春岩楼丹飞王炎培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ACC)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对照分析其相应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选取2003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和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CC的患者3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涎腺超声检查,对肿瘤边界、内部回声、形态、后方回声、囊实性等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同时将超声声像图与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ACC发生于腮腺(含副腮腺)37例(94.9%),2例发生于颌下腺。声像图多数表现为边界清晰(28/39,71.8%),病理对照提示33例(33/39,84.6%)肿瘤有包膜,但包膜多不完整;形态以椭圆形、分叶状较多见(33/39,84.6%);病变以低回声(24/39,61.5%)、混合性回声(14/39,35.9%)为主,多数内部回声不均(25/39,64.1%),82.1%(32/39)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病理对照示27例(27/39,69.2%)细胞间隙内见大量似胶冻样PAS阳性物质;血流信号不丰富20例(20/39,51.3%),病理对照示肿瘤血管密度稀疏者18例(18/39,46.2%)。结论ACC具有一定的超声表现特征及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但其恶性特征不具有典型性,因此超声定性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诊断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贾春岩李月河
关键词:超声检查涎腺腺泡细胞癌病理学
上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外伤螺旋CT增强表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上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上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外伤患者的CT表现,并进行CT分期,与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对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脾损伤33例,其中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19例,Ⅳ级7例;肝损伤10例,其中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肾损伤14例,其中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2例;胰腺损伤4例,其中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0例。结论增强螺旋CT对上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外伤诊断、分级有重要作用。
李月河李钢贾春岩王永斌王学飞夏建兵胡桂明张伟马瑛龙其伟陆建新姜卫黄益希
关键词:闭合性损伤X线计算机
桂枝茯苓丸方对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增效作用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5例AM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对照组50例、中西医结合Ⅰ组51例及中西医结合Ⅱ组52例。中药组予以桂枝茯苓丸方,每日1剂;对照组在月经期的第1-5天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每周一、四或二、五口服1粒,每粒2.5 mg,3个月后开始服用中药安慰剂;中西医结合Ⅰ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开始即服用桂枝茯苓丸方;中西医结合Ⅱ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后开始服用桂枝茯苓丸方。各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子宫体积、血清CA125含量及痛经评分,观察各组治疗中副作用及妊娠结局。结果中药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Ⅰ组、中西医结合Ⅱ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66.0%、92.2%、92.3%,其他3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各组治疗后3个月与本组治疗前子宫体积、CA125、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Ⅰ、Ⅱ组治疗后6个月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无明显副作用,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方治疗AM在缓解疼痛、降低血清CA125、有效控制子宫体积方面疗效确切,对孕三烯酮胶囊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廖英郭英贾春岩王建超李婷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子宫腺肌病孕三烯酮痛经
右侧肺底积液误诊为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出血1例报道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肝脏疾病时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和研究,在明确病因、确定诊断、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疗效等过程中的价值非常重要。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超声实时显像可清楚显示组织结构、穿刺途径、靶目标与毗邻管道的解剖关系,从而避免了盲穿可能导致的Glisson系统内血管和胆管损伤,避免造成导致胆囊、膈肌、肺组织等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袁劼程蓉岐粟文娟沈睿贾春岩
关键词:胸腔积液活组织检查误诊
MRI T2-mapping检查在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MRI T2-mapping检查在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我院53例受检者行常规颈椎MRI及T2-mapping扫描,行颈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及髓核T2值测定,分析髓核T2值与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髓核T2值对Pfirrmann分级的诊断准确度,同时比较不同年龄段、颈椎间盘节段髓核T2值。结果53例受检者共265个颈椎间盘,MRI髓核T2值随Pfirrmann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P<0.01);不同Pfirrmann分级受检者MRI髓核T2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髓核T2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673,P<0.01)。ROC曲线显示,髓核T2值诊断Ⅰ级和Ⅱ级、Ⅱ级和Ⅲ级、Ⅲ级和Ⅳ级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准确度中等,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817及0.784。22~30岁受检者中,不同颈椎间盘节段MRI髓核T2值存在明显差异(P<0.01);31~45岁受检者不同颈椎间盘节段MRI髓核T2值明显小于22~30岁受检者(P<0.01)。结论MRI T2-mapping检查可用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评估,髓核T2值具有定量检测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潜能,在疗效评估、病情监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王仓义李月河钱冬乐程军贾春岩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病病变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