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豆伟

作品数:32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虎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康复
  • 8篇外伤
  • 7篇关节
  • 4篇伤患者
  • 4篇手外伤
  • 4篇疼痛
  • 4篇疗效
  • 4篇康复治疗
  • 4篇僵硬
  • 3篇指关节
  • 3篇上肢
  • 3篇手部
  • 3篇综合康复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教学
  • 3篇创伤
  • 2篇带教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早期康复

机构

  • 26篇东莞市虎门医...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9篇豆伟
  • 8篇张光正
  • 7篇刘小亚
  • 4篇赵涛
  • 3篇欧耀芬
  • 3篇李忠辉
  • 2篇李义
  • 2篇汪元军
  • 2篇肖功莲
  • 2篇李培
  • 2篇彭扬国
  • 1篇李仕学
  • 1篇程巍
  • 1篇宋卫
  • 1篇黄启锐
  • 1篇杨宇
  • 1篇翁阳华
  • 1篇高青
  • 1篇黄文飞
  • 1篇朱铭

传媒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科技经济...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World ...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莞市工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与危机干预被引量:3
2012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延迟、延长的反应。其特征性症状为反复重现精神创伤事件,回避行为,觉醒程度增高,情感、思维、行为和生理反应等症状贯穿于其中。
肖功莲张超元郑海蓉豆伟刘小亚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伤残患者危机干预工伤康复期特征性症状
手术治疗手外伤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2022年
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手术治疗手外伤患者临床干预作用。方法:2020年6月初至2022年5月末在本院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患者240例,随机数字表方式进行组别分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病几率等,观察组具备优势(P<0.05),生活质量、患者情绪状态、手部功能、护理满意度等,以观察组在组别间更为良好(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干预手术治疗手外伤患者,有助于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极佳。
陈剑芳豆伟唐强
关键词:手术手外伤精细化护理
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梅花针疗法辨证治疗斑秃三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梅花针治疗斑秃现代作用机理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方法:依斑秃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以及诱因,将56例斑秃(活动期)患者按中医辨证施治分...
豆伟
关键词:斑秃叩刺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观察分析手外伤以后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手外伤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康复治疗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30例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前后指关节总活动度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指关节总活动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指关节总活动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96.67%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的优良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外伤后,针对指关节僵硬情况采取系统化康复措施,有利于增加僵硬指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手部功能恢复速度,获取良好的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豆伟薛春花何恽晔刘小亚马艳妮
关键词:手外伤常规康复治疗系统康复治疗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2023年
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疾病时中西医结合及综合康复疗法联合方案的效果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从2022.1-2023.1阶段抽选研究样本,总计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系统抽样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参比组和探讨组,40例/组,组间患者均实施综合康复疗法,以此为基础,参比组实施常规西医疗法,探讨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讨论发现,探讨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比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下肢肢体活动功能评分较参比组评分优,组间对比P<0.05,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较常使用,对患者的病情有改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联合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促进临床疗效,减轻疾病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在患者膝关节功能、肢体活动功能改善方面有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豆伟张光正马艳妮袁惠佳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炎症因子综合康复疗法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部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评价
2023年
分析手部外伤术后肌腱粘连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时间为2021.1-2021.12,研究对象为手部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纳入总数为56例,分组为随机抽签,组别名称和例数为对照组28例、分析组28例,前者用西医治疗;后者用中西医治疗,对照疗效。结果 分析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收治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总疗效相比对照组均更高,P<0.05;疼痛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手部外伤术后肌腱粘连患者的预后效果,总体疗效突出,值得普及。
豆伟张光正马艳妮袁惠佳
关键词:肌腱粘连手部外伤中西医结合
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等事业的迅速发展,意外事故绝对发生数增加,以及自然灾害等致伤因素的存在,致使脑外伤发生率呈持续增高趋势;而脑外伤后引起的患者上肢痉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正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近两年我们对脑外伤后上肢痉挛患者经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故行此次分析.
何恽晔豆伟马燕妮
关键词:肉毒毒素注射A型肉毒毒素脑外伤后上肢痉挛康复训练肌电引导
微型手部治疗带的研制及在手外伤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微型手部治疗带的研制及在手外伤后关节僵硬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2月手外伤后关节僵硬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B组(n=60)、C组(n=60)、D组(n=60)。A组采用微型手部治疗带治疗联合其他综合康复,B组采用经典手法治疗联合其他综合康复,C组采用微型手部治疗带辅助下自主锻炼联合其他综合康复,D组采用传统自主锻炼联合其他综合康复。对比4组康复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指关节活动度、手指综合功能、上肢功能DASH评分。结果:A组优良率为90.00%(54/60),较B组的71.67%(43/60)、C组的75.00%(45/60)、D组的70.00%(42/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A组VAS评分低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手指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主动伸直受限、主动屈曲受限评分低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DASH评分较B组、C组、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手部治疗带应用于手外伤后关节僵硬治疗中,可减轻疼痛,增加手指关节活动度,改善主动伸直、屈曲受限,提高手指综合功能和康复效果。
豆伟唐强陈剑芳
关键词:手外伤关节僵硬视觉模拟评分法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世界医学的难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尽管在脊髓的再生、移植、基因治疗等方面有所发展,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也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正确而及时地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彭扬国欧耀芬李培豆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基因治疗
小针刀结合中药热敷对腰腿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年
探讨治疗腰腿痛患者过程中中药热敷结合小针刀疗法的效果,及对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抽取100例腰腿痛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研究,通过系统抽样形式将纳入患者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50例/组,以常规方案治疗两组腰腿痛患者,以此为基础,经中药热敷疗法干预对照组,以小针刀与中药热敷结合方案干预研究组,对两组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腰椎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研究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治疗4周的疼痛程度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总有效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的预后恢复效果,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以常规方案治疗腰腿痛患者时,再结合小针刀疗法和中药热敷疗法,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疾病疼痛,促进临床疗效,继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
豆伟张光正马艳妮梁兆杰梁子威
关键词:疼痛程度小针刀腰椎功能腰腿痛中药热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